“等待,永久的等待……”黃綺珊的這首歌告訴我們等待,其實是無休止的。
人的一生充滿了等待。比如:學生等待放學時候,白領等待下班……也有人在等待自己長大的哪一天,和薰衣草一樣在等待愛情的人。等待是漫長的,不免有人會產生抱怨,甚至想放棄。但其實,人生值得等待。
像少年時代的鄭秀研,當練習生的時候訓練了七年零六個月,這么長的時間。她其實也一直在等待,因為她不知道何時才能出道,她只有等,等她出道之后,憑借精湛的舞技和優美的歌喉贏得了那么多人的喜愛。那七年零六個月的等待不全是為了這一刻嗎?那么多人為她歡呼,那么多人為她尖叫,讓她得等了那么長的時間,看到了這一刻,之前的那些等待的時光全部都是值得的。
最近剛舉辦完自己個人演唱會的鹿晗,用了八年的時光走到了今天,那這八年里,他也是在等待。從被星探發掘成為練習生,訓練了一年半的時間后出道;成為超級偶像團體中的一員,再到單飛回國發展,只為了完成個人演唱會,讓這個很簡單的孩子承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但他沒有輕言放棄,一直在用不停歇的腳步樹立著一個偶像的形象。八年的等待,這一刻,值得所有人為他歡呼。
有人說等待可怕。等待,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沒有一顆等待的心,沒有耐心。遇到事情不要輕易放棄,只要你肯努力,只要你肯等待,你一定會有所成就。
【修改建議】
這篇文章采用議論的角度來構思,這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列舉了鄭秀妍和鹿晗兩個熱點人物的相關事例,很有時鮮性,而且,這兩個人物亦是眾多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運用他們說理,也能很好地增加論述的說服力。
只是讀罷全文,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明顯地顯露出來: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是人生值得等待嗎?可因為什么,人生值得等待呢?
顯然,作者在文中的中心論點并不鮮明,其人昏昏又如何能使人昭昭呢?可能嗎?相關的事例與論點之間的聯系也不緊密,論述也自是說服力不強。
修改時,首要的便是明確中心論點,然后在舉例論證時,對事例的敘述與分析也要緊扣中心論點來進行,從而突出中心論點,增加說服力。
另外,部分語句不存在語病,在修改時一并要予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