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家樹


“我建立民營眼科醫院的初衷是為百姓健康服務,為黨和政府分憂,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我們將以先進的醫療器械、專業的人才隊伍、貼心的人文關懷,追求最大的百姓滿意度。”
他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民營醫院的管理者;
他有一雙神奇的手,因為這雙手,無數患者明亮了雙眸,重見了光明;
他有一顆感恩的心,因為這顆心,他服務患者、奉獻社會;
他叫楊方列。
就想為老百姓做點實事
楊方列出生于湖北恩施的農村。說起為什么學醫,楊方列告訴記者,他父親常年患有老慢支,加上族中的堂哥也是學醫出身,因為這個原因,年輕的他報考了武漢大學臨床醫療專業。大學畢業后,他在恩施州中心醫院從事眼科臨床工作,這一干,就是13個年頭。在這10余年里,楊方列先后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北京同仁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單位進修,經過不斷學習、實踐,他在眼科臨床治療水平上得到長足進步,成為中心醫院的業務骨干,曾獲得過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獎。10余年里,楊方列初心不改,屏蔽了很多諸如醫藥公司營銷推廣等高薪職位的誘惑,始終在行醫路上愚執前行。楊方列說:“醫生能夠治病救人,我感到很幸福。從醫,值!”
工作多年之后,楊方列發現,在恩施這片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的老少邊窮地區,受經濟、信息、交通等因素制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顯得愈發嚴峻,太多貧困的眼疾患者沒錢治病,常年遭受疾病困擾,楊方列深感自己力有不逮。于是,他抱著“要為老百姓做點實事”的初衷,毅然放棄了公立醫院穩定的工作,自己創業,在社會辦醫這條路上摸爬滾打。2014年9月,他一手創辦的慧益眼科醫院正式營業。辦院伊始,楊方列就在股東會、員工會上反復強調,企業的價值不在于獲取多少回報,而在于能對社會回報多少,回報得越多,價值也就越大,因此,慧益眼科醫院一定要做讓老百姓放心的醫院,消除他們的顧慮。要把每個病人視同父母、兄弟姐妹,在診斷、治療、手術、用藥、檢查等各個環節,不能有半點區別。
采訪中,楊方列動情地說:“我建立民營眼科醫院的初衷是為百姓健康服務,為黨和政府分憂,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我們將以先進的醫療設備、專業的人才隊伍、貼心的人文關懷,追求最大的百姓滿意度。”
楊方列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以醫療收費為例,慧益眼科醫院的整個收費系統,較公立醫院同級別、同環節便宜20%,讓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實惠,也減輕了醫保基金的壓力。同時,醫院率先推行單病種付費改革,眼科30個單病種按臨床路徑付費,這在全國也是一個樣板。目前,慧益眼科醫院已經成為恩施州集醫療、教學、科研、防盲為一體的三級眼科專科醫院。
打造醫療扶貧品牌
2015年9月23日,是楊方列人生中難忘的日子,九三學社中央“亮康行動”湖北推廣基地在恩施慧益眼科醫院揭牌。這充分體現了九三學社中央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關愛、對革命老區群眾的牽掛,以及對慧益眼科醫院醫療水平和服務理念的肯定。
“亮康行動”是由九三學社中央牽頭,通過社地方組織,每年組織社內眼科專家面向農村貧困地區,尤其是革命老區、西部山區、地震災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的公益慈善活動。以“亮康行動”湖北推廣基地為平臺,楊方列不斷摸索,勇于創新,積極打造“亮康行動”的升級版,讓更多的貧困白內障患者享受慧益眼科醫院的治療。考慮到恩施許多地方山大人稀、交通閉塞,患者早上出發,晚上才能進城,為此,慧益眼科醫院與九三學社湖北省委聯合,在恩施州8個市縣各選擇一處人口密集度高的鄉鎮衛生院,定點建設基層眼科基地,在每個基地都做到人才、教材、器材“三配套”,即在每個基地免費培訓1-2名眼科專門人才、免費贈送一套眼科教材、免費配置一套基礎眼科設備,把隊伍前移、醫療前移、服務前移,讓貧困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看好病。
在此之后,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工程·啟明行動”、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糖網篩查等項目紛紛落戶醫院,加上建院之初在州慈善總會設立的“慧益光明公益基金”,4個公益項目全面對接,每年約有1000萬元用于扶貧工程,恩施慧益眼科醫院在醫療扶貧領域已然形成了品牌。
行醫德為先
眾所周知,百姓對醫院的評價,服務是很重要的方面。在采訪中楊方列談到,目前,很多民營醫院管理者只顧短期投資回報率,這就決定了醫院的行為取向。恩施慧益眼科醫院在一個基準的運行階段,不盲目追求利潤,而是注重人文關懷,追求百姓滿意度和醫療品質,以醫療品質的管理為主,兼顧民營醫院的資本管理。
通過深入開展公益,楊方列發現很多貧困患者根本沒有就醫的資金,他看到這些情況心里很難受,于是決定,對家中確實貧困的患者,醫院免費手術、報銷往返路費,還為無人照料的空巢老人免費提供一日三餐和換洗的內衣、內褲、拖鞋、襪子等生活用品。這一系列走心的動作,真正做到了為百姓分憂解難,真正走到老百姓心里。楊方列用心為百姓服務,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因為他堅信,社會的文明程度最終體現在最底層百姓的幸福指數上。
在醫院的日常運行中,楊方列以三級眼科醫院的品質要求每個員工,嚴格按照標準自查自糾、立行立改,嚴格整頓服務流程、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從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每個環節,都按照醫療服務的標準流程進行管理,讓患者有一種回家的感覺,以親人般的關懷,讓病人感受到溫暖。同時,楊方列還要求員工從細微處著手,要保持服務品質的完美,從滴一滴眼藥水,到打一次針,再到貼一個紗布,每一個動作都要深挖標準流程。
美國醫生特魯多有句銘言,“偶爾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撫慰”,楊方列非常贊同這句話。在恩施慧益眼科醫院,楊方列強調人文關懷和醫療技術并重,雙軌并行、密不可分、不可偏廢。他經常說,真正的醫療大家在跟病人溝通時,無論是語言、眼神,還是儀態,都會讓病人舒服很多。楊方列也會在每周例會上,向全體員工講述人文理念,講溝通交流、講換位思考,他教育員工,要做良醫,先學做人,無德不可從醫。
“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優秀技術人才和現代醫療設備可以說是一個醫院的軟實力和硬實力,在這兩方面,恩施慧益眼科醫院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醫院的核心團隊都是原始股東,都是三級甲等醫院、重點專科醫院招聘來的優秀人才,這樣的團隊既有核心技術優勢,又有人才穩定優勢,彼此有著共同的核心價值。在技術團隊上,醫院推行“培訓、培養、考核”三位一體的模式,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和不斷進步的機會,通過股權激勵等措施留住人才、穩定隊伍,讓專業人干專業的事,各司其職,心無旁騖。
眼科屬于技術密集型、設備密集型的學科,需要高精尖設備的支撐。為此,醫院一次性投入近2000萬元,購置國際上最先進的現代化眼科設備,如美國Intralase IFS150飛秒激光、阿瑪士500準分子激光屈光矯治系統,德國Pentacam眼前節圖像分析系統,德國蔡司OPMI Lumera i手術顯微鏡、第四代前后節Cirrus HD-OCT、倍頻532眼底激光、眼前節激光、淚道激光,美國愛爾康Constellation超乳玻切一體機,日本佳能CX-1眼底熒光造影儀,日本TOPCON非接觸式眼壓計、電腦驗光儀、角膜內皮鏡、綜合驗光儀,瑞士BM900裂隙燈顯微鏡、多焦電生理儀、電腦視野計、同視機、眼科專用A/B超等。除了一次性購置,醫院還靈活租賃先進醫療設備,減輕運行成本,從而更好地服務患者。
業務管理兩手抓
在業余時間,楊方列也有著向學的執著。不管多累,他總是在豐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在業務上精益求精,在管理上不斷提升。因為白天工作繁忙,楊方列很看重晚飯后8點到11點的這段時間,他充分利用這段時間,看專業、學管理。
在專業方面,他閱讀文獻,關注前沿動態,關注眼科12個亞專科的進展,了解慧益眼科醫院與世界頂尖醫療機構、中國頂尖醫療機構的差距,對眼科領域的新方向、新技術、新業務做到心中有數。
作為慧益眼科醫院的當家人,楊方列深知醫院要發展,離不開管理。他深入研究有關世界五百強企業的著作,學習管理學知識。在醫院運行的過程中,楊方列深感管理的不易,其中最難的便是解決好員工內心深處的需求,助力其實現個人價值。
“慧益益眼心靈窗,瞎疾重光喜若狂,元化療術回春妙,董奉醫風播杏香。”截至目前,慧益眼科醫院已經為1500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手術,解除了他們的痛苦。如今,恩施慧益眼科醫院的公益活動仍在繼續,楊方列也正沿著“讓患者早日重見光明”的夢想繼續耕耘……
(作者為本刊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