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實回放
白某于2004年入住某單元402室,2014年發現家中廚房煙道及周邊頂板出現漏水現象。白某留意到,漏水情況多出現在樓上洗衣服時。與樓上業主溝通后,白某了解到樓上曾于2012年對房屋進行了裝修,在衛生間與廚房夾道處安裝了洗臉池,在廚房靠近夾道處安放了洗衣機,穿透煙道處安裝了洗衣機上下水管道。為弄清滲漏原因,雙方共同請物業人員排查,物業人員排查后認為樓上地面防水有問題,隨后樓上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但白某家仍然漏水。白某要求樓上繼續修復并賠償其家中裝修損失,但樓上稱已前后修過了三次,其中有一次還專門請人把衛生間的防水重新做了,并重新修復了管道,所以樓下現有漏水問題與自家沒有關系。
因雙方就修復與賠償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于是白某將樓上業主訴至法庭。
司法鑒定
案件審理過程中,為證明漏水原因,白某向法院申請對其房屋漏水與樓上房屋用水有無因果關系進行鑒定。法院委托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建設工程質量司法鑒定中心對白某申請的鑒定事項進行鑒定。
鑒定中心先對樓下進行勘驗:拆卸廚房吊頂,拆卸后可見頂板及煙道根部為潮濕狀態,手觸摸潮濕位置,無水洇出;對衛生間吊頂進行拆卸,拆卸后可見頂板為干燥狀態,存在滲漏水痕跡。
鑒定中心又對樓上進行勘驗:現場可見煙道西側安裝有洗手池;經現場勘查與樓上陳述,原洗衣機及洗手池是共用一根暗敷排水橫管,樓下出現漏水情況后,樓上將洗手池和洗衣機的原排水管截斷,然后對洗手池位置的地面做防水,在防水層上部做墊層,原暗敷排水管位于防水層上部(圖1)。
對樓上廚房內的洗衣機蓄水,洗衣機內的水經過現排水管排至衛生間地漏處,排水后觀察到樓下煙道根部位置有水流下,且手觸摸廚房頂板潮濕位置后有水洇出。分析原因是衛生間與廚房夾道處原排水管及該處的防水存在缺陷。原排水管被截斷后,新排水管排出的水還是會從原排水管回流至夾道處,并進而滲漏至樓下。由此鑒定中心給出鑒定意見:樓下房頂漏水與樓上房屋用水存在因果關系。
鑒定中心出具鑒定意見后,樓上對漏水對應部位全部予以拆除并重新施做了防水層進行修復,同時與白某達成和解,賠償白某4000元以修復受損設施。
法院判決
對于其他費用,法院判決如下:
樓上業主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賠付白某鑒定費。
案件受理費五十元,由樓上業主負擔,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交納。
(供稿魯巧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