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案情
郝某于2012年購買了某開發商開發的商品房一套,位于小區的5棟1單元17層。該樓層有一個露臺,屬全體業主所有,與郝某的房屋毗連,出入該露臺需進出郝某居住的房屋。在物業公司接到郝某關于該露臺滲漏水的投訴后,開發商便派人進行了維修,但雙方因維修方案無法達成一致,維修施工中止。郝某的房屋系躍層結構,滲水露臺與其第一層房屋相鄰,不久,郝某家的滲水情況更加嚴重,室內地板也開始受潮變形,臥室墻面下部的涂料層出現起皮脫落現象。后期,物業與郝某多次協商防水維修問題,因郝某對維修方案及施工人員資質問題提出異議,雙方協商無果,維修中止。后郝某訴至法院,要求開發商和物業公司賠償其因漏水造成的損失30000元并承擔相關的全部鑒定費用。
法院審理
審理中,郝某申請對露臺滲水與室內損失是否具有因果關系及造成的室內損失的具體數額進行司法鑒定。鑒定結果表明:露臺滲水與郝某家的室內損失有因果關系,露臺防水層存在缺陷,屬防水層施工質量不到位所致;室內修復費用為14454元。
法院認為,開發商有義務確保房屋能正常使用,由于公共露臺存在防水缺陷,致使郝某家室內的地板受潮變形且墻面涂料起皮脫落,郝某主張該部分損失應由開發商給予相應的賠償,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依法予以支持。郝某要求物業公司賠償無據,依法不予支持。因兩被告在得知該露臺滲水后,隨即便派人進行了維修,維修過程中因與郝某就維修方案不能達成一致意見,致使維修中止,雖然郝某稱系兩被告提供的修復方案不符合標準,但郝某阻止維修的行為客觀上造成了損失的擴大,故對損失的擴大應承擔相應的責任。由于兩被告并未舉證證明損失擴大的程度,故酌情認定擴大部分為室內損失的20%。最后,判決開發商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賠償郝某11563元(14454元*80%);鑒定費1萬元,郝某負擔2000元,開發商負擔8000元。
律師提醒
開發商應當保證其所售房屋質量達到國家相關質量及居住標準,本案中,鑒定單位確認涉案房屋露臺滲水屬防水層施工質量控制不到位所致,與室內損失有因果關系,確定室內修復費用為14454元,開發商應承擔修復費用,但開發商在著手維修時,原告作為被侵權業主,不同意修復方案,但又沒有提供維修方案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相關依據,從而客觀上造成了損失的擴大,故應當承擔相當比例的責任。律師提醒,作為業主,應當對房屋公共部分的維修有配合的義務,本案中的郝某雖不同意修復方案,但未提供修復方案不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證明,并且阻止了維修的進行,造成了房屋受損程度的擴大,最終經法院判決承擔了一定比例的賠償責任,作為業主方應當引以為戒。(供稿沈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