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裕
摘要:隨著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逐步加快,各個城市房地產建設項目也逐步得到廣泛開發,工民建項目管理的質量不僅有助于城市居民整體生活質量的提高,也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發展水平的直接反應。在實際的工民建項目管理和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通常從自身的建筑工程施工經驗出發,結合科學系統的監督工程施工管理策略和方案,以建筑工程施工水平和質量的提高為基礎,開展有效的人員管理,從而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單位獲得最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關鍵詞:人員管理技術;工民建項目;項目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8-0020-02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及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我國工民建行業也隨之逐步而取得了新的發展市場。就近年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情勢來看,建筑施工技術和工藝雖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但是與此同時因此所產生的工民建工程質量隱患也在相應增加。本文主要就此探討了公民建設項目管理中人員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但是隨著市場環境的改變,工民建施工企業人員管理將會產生新的問題,而這也需各位施工項目管理人員的共同努力。
項目管理涉及施工組織管理、建材管理、機械設備管理和人員管理等多個方面,其中,人員管理是最為復雜、難度最大的一項工作,從其本質來看,在于人員管理存在不可控性。本文就對工民建項目管理中人員管理技術的應用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1.工民建項目管理種人員管理常見問題
在工民建施工現場中,參與其中的人員均屬于生產要素,對其進行有效且科學合理的管理是加強項目管理員工隊伍建設、降低素質成本的關鍵。但是在現階段一些工民建施工建設企業顯然忽視了這一點,一些施工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對于工程施工中的人員、機械設備、材料、工期、施工安全及項目質量等進行分體管理,但是實質上上述各者之間存在著緊密聯系,單行管理難免會引起工程管理混亂等問題。一些工民建施工企業雖然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建立項目經理負責制度,但是卻存在約束機制尚不健全的弊病。其一,從項目管理內部分析,項目經理即管理者自身專業素養及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抑或于各種管理、監督工作中存在某些形式主義,財務控制方面不嚴,這便極易引起資金流失等問題。其二,一些項目管理者缺乏經濟觀念,項目技術負責人專職負責施工技術和工程質量方面,而項目施工負責人僅重點關注工程進度,工程建材負責人則專職負責材料的進場點驗工作。從表象來看,項目管理者職責明確,分工細致且互不干擾,實際上這些分工顯然有效規避了工程造價成本管理這一核心,這種所謂的各司其職往往會導致最終的工程建設成本高于工程造價,進而影響企業收益。
第一,專業技術人員相對缺乏。工民建項目管理除了設計新工藝的培訓、技術交底和施工規范,還涉及到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規范化管理。工民建項目施工需要高素質的專業技術管理人才,且其需要掌握整體的施工工藝,并對每個環節的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和驗收。在出現突發情況后,其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方法處理,從而保證施工的質量和進度。經過系統的培訓和技術交底,技術人員能夠掌握各項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方法,并將其落實到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確保工程整體的施工質量。最為核心的是,即便項目管理人員對各個施工環節設定了嚴格的要求,也無法確保最終的施工質量是否符合工民建項目的規范標準和技術要求,還需要設定相應的質量檢查制度,從不同的工藝特點出發進行質量監督。
第二,施工管理人員缺乏管理能力。工民建項目施工存在施工物料投入量大、施工環節多、作業人流密度大等基本特征,這就需要項目管理人員掌握系統、科學的管理技術,以自身專業的管理能力,應對系統的工程管理任務。同時,需要在各個施工環節中設定相應的負責人,并投入大量的管理時間和精力,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的管理人員普遍技能較差、自身素質低下、缺乏管理經驗,因而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終導致工程施工出現質量隱患。
第三,項目管理人員自身責任意識較差。在工民建項目施工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自身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態度會對整個工程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若施工管理人員對于自身的工作責任認識不清,則無法嚴格執行項目施工管理要求和操作規范,導致工民建項目施工質量得不到保障。反之,若施工管理人員能夠主動增強自身的責任意識,不懈怠、不消極,則工民建項目的施工質量就能夠得到保證。
第四,工民建項目設備和材料質量低下。工民建項目工程施工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就在于建筑施工設備和材料的質量。從近年來我國工民建項目施工的整體情況來看,很多施工部門和單位對于建筑設備和原材料的質量不關注,采購質量把關不嚴格,這就導致部分建筑材料質量達不到施工標準,甚至有部分工程管理人員,僅僅從自身利益和節省開支的角度出發,擅自選擇質量差、價格低的建筑材料,最終導致工民建項目施工留下質量隱患。
第五,施工現場存在安全問題。一是現場施工人員缺乏崗前培訓,自身安全意識淡薄,部分工民建項目施工單位為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甚至不會針對施工人員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或是在培訓過程中過于關注施工工藝的應用和提升,沒有強調安全操作,最終形成了施工人員安全意識淡薄的問題;二是施工人員自身缺乏安全意識,隨著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流動速度的加快,農村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并涌入勞動密集型行業,然而,這其中的大部分勞動力缺乏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意識教育和專業技能訓練,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安全意識淡薄問題,在工程施工開展過程中沒有對施工現場情況進行針對性分析,最終為建筑工程留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三是違規操作的處罰方式亟待解決,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終質量會直接決定著施工單位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然而,部分施工單位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亟待解決的違規處罰問題,而這也是解決安全問題的根本所在。
2.工民建項目管理中人員管理的解決策略
第一,加強工民建工程施工人員激勵措施。建立健全工民建工程施工人員的激勵制度,工民建施工單位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就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管理機制,所以,工民建施工單位需要從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兩個角度出發,制定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培養和管理策略。在工民建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對現場管理人員的廉、績、勤、能、德等進行綜合考評,建立人員業績檔案庫,并采取相應的處罰和獎勵措施。政府管理部門也需要建立起工程施工人員的獎勵機制,在工程投標過程中設置明確的規定,并增加相應的承接項目數量。
第二,強化施工人員安全教育。工民建項目管理單位需要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安全施工的基本技能和知識,以及相關的安全法規、操作規范和設備性能信息等。利用安全培訓和安全教育,保證施工人員自我保護技能得以提高,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工程施工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率。另一方面,針對不同的施工類型,還需要采取針對性的安全教育措施,從而保證施工人員形成整體的安全意識,提高綜合安全操作能力。
第三,建立持證上崗管理制度。在工民建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全部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都需要佩戴崗位胸卡,從而明確其崗位職責和管理責任。全部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后,均需要強化自身的安全意識,在實際的施工中遵守相應的安全管理規范。如有可能,施工單位需要定期組織安全施工演練,從而確保施工過程中的安全。
第四,保證勞動用工管理的質量。為了保證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和施工人員的自身利益得到充分保證,最大限度減少用工糾紛的發生數量,施工單位需要以《勞動法》為依據,建立起施工人員招聘管理制度,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加強施工人員信息管理和合同管理。對于現有的非專業施工人員,企業也需要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定期組織其參加安全知識講座和專業技能培訓,從而增強施工人員的專業操作技能,增強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另一方面,還應針對不同的崗位設定崗位技能方面的要求,并組織現有的崗位工作人員接受培訓,使其盡快獲得相應資格。
第五,優化配置施工現場人員。施工單位需要實現工民建項目現場施工人員的優化配置,根據工民建項目施工崗位和工作類別的不同,配置相應的人員,從而保證施工管理人員的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在現場管理隊伍配置過程中,需要注意專業技能、決策能力和實踐經驗的相互結合,從而提高管理人員隊伍配置的合理性與科學性,促進施工人員管理能力的逐步提升。
3.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逐步發展完善,以及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工民建項目施工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從我國近年來建筑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工民建項目的施工工藝和技術都在不斷的進步和發展。然而,相應的工民建項目施工安全和質量問題也在逐步凸顯。本文針對工民建項目管理中心的人員管理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實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突破現有的人員管理技術問題,保證工民建項目施工質量和效率得以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