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曼
摘要: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轉型期,新的市場經濟運行模式對國有企業工程建設投資管理工作帶來了深刻影響,一些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管理制度和措施還保留著計劃經濟時期的老做法,這造成了權力尋租、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本文就國有企業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展開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對策,為國有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指明發展方向。
關鍵詞:工程造價;造價管理;建設項目
中圖分類號:TU723.3;F2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8-0069-01
引言
建設項目工程造價是指建設項目全部固定資產投資費用,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控制就是通過優化設計方案、在建設各階段采取有效措施將其控制在限額范圍內,從而實現較好的投資收益。
1.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統一定額問題。統一定額是我國長久以來一直沿用的工程造價控制手段,這與我國計劃經濟體制時期高度集權的管理方式是相統一的。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工程造價管理受到了深刻的影響,統一定額工程計價方式逐漸暴露出許多弊端。改革開放以來,建設項目的投資主體趨于多元化,國有資本不再是唯一投資主體,定額方式已變得不適用。同時,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會受市場環境影響出現波動,定額指標含量不含價,無法滿足生產實際需要。
1.2管理體制問題。國有企業建設項目是由政府進行投資的,這導致投資活動缺乏有效的制約,當政府通過行政管制手段干預投資建設活動時容易造成政府職能的越位,給權利尋租預留了空間。同時,在我國項目業主治理結構中,項目代理人不具有剩余索取權,即項目完成后的節約資金對項目法人毫無激勵作用,致使項目法人不愿意追求投資資金的最優配置,反而促使他們通過逆向選擇方式從項目建設過程中尋求經濟利益最大化。
1.3決策階段問題。國有企業建設項目的資金主要由國庫支付,而國庫資金的主要來源是納稅人,這就導致經濟評估不再是投資項目的唯一決策依據,經濟、政治、生態環境等非經濟因素都需要納入項目決策中。而這些非經濟因素給建設項目的分析評估工作帶來了不小的困難,項目投資資金的測算難以做到十分準確。同時,國有企業建設項目涉及面廣、利益格局復雜,這也給建設項目的投資決策造成了困難。
1.4設計階段問題。在建設項目中,經濟技術人員與設計人員的工作職責是相對分離的,這使得項目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管理有所缺失。在進行招投標時,評標工作是對招投標方案進行評價,缺乏對投資估算的綜合考量,容易造成實際造價大幅超出規定限額,亦或者設計單位為了應付限額要求而故意壓低概算,造成實際造價超出概算。此外,現行的收費制度僅考量工程規模和難易程度,設計人員不用為設計的經濟合理性承擔責任,易造成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不高。
1.5施工階段問題。項目施工階段涉及業主、監理、施工等多方主體,因此對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較為困難。例如,施工圖紙設計粗放,不符合建設實際,建設過程中需要對設計方案、工程量進行變更,或造成重復建設使投資成本增加。項目建設周期一般較長,期間工程項目單價與投標時相比或已發生變化,承包商若采用不平衡報價將給投資控制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2.工程造價管理對策
2.1完善管理體制。市場經濟外部環境與當前國有企業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管理體制不相適應問題給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造成了不便,因此完善國有企業建設項目的管理體制十分必要。一是要推行項目法人負責制,該制度將公司企業法人作為項目的投資者,政府不再是單一的投資主體,解除了政府對企業的無限責任,使企業獨立參與市場競爭,有效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二是建立項目法人激勵、約束措施。可以通過從項目結余資金中提取部分用于獎勵項目法人的方式來激勵項目法人對建設項目全過程進行造價控制,同時超出的建設費用風險也由項目法人承擔,約束項目法人行為。三是完善建設監理體制。通過建立和完善監理機制來對各施工階段的造價進行控制和管理,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嚴格控制建設經費,以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優。
2.2決策階段的控制和管理。為了實現市場競爭的公開、公平、公正,推進政府投資項目決策的市場化管理是提高決策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政府部門在進行項目立項前,應當廣泛征求社會意見,由獨立于政府之外的專家對投資項目進行論證和評估,從政治、經濟、社會、生態等多角度對項目的效益和風險進行評估,提升項目決策的科學合理性和效益性。同時,要建立跟蹤評估反饋體系,對因重大決策失誤造成投資損失的咨詢機構給予處罰,促進咨詢評估水平和責任心的提升。
2.3設計階段的控制和管理。在設計階段應當采用招投標制度來提升設計人員的風險意識,最終實現優化設計的目標。同時,在進行設計方案評定時除了要注重構思的巧妙性、工程技術的優劣性,還要對投資估算的經濟性、進度計劃的合理性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以選取最優方案。在設計費用的支付上可以采取分階段計取,因設計造成投資浪費的追究相關設計人員的經濟責任,以促進設計方案的合理優化。此外,還可以通過建立限額設計制度來對設計階段進行有效的控制,確保工程項目在投資限額內進行最優設計,而不是通過降低指標、縮小面積等生硬手段控制投資支出。
2.4施工階段的控制和管理。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和管理主要包括:一是工程量的控制,項目管理人員應當根據項目建設方案對實際完成工程量進行確認,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合同規定標準,避免因工程量不足造成工程返工引起的施工成本的增加。二是工程變更控制,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要盡可能避免項目的隨意變更,必須進行變更的項目必須在變更前進行必要性論證并對變更造價進行確定,以保證投資費用的可控性。三是現場簽證,管理人員應當對施工現場發生的特殊費用以書面形式進行現場簽證,并以此作為索賠費用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