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要:針對建筑樁基施工,首先對樁基施工中混凝土具有的主要作用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實踐經驗,深入探討混凝土及其工藝技術在建筑樁基施工中的具體應用,為發揮混凝土的預期應用效果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建筑樁基;混凝土;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5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024(2017)08-0106-01
引言
樁基是建筑工程常用基礎形式,與建筑穩定性與安全性有著密切的聯系,同時也是建筑施工首要環節,如果樁基存在質量問題,出現裂縫、斷樁等問題,必然會影響建筑穩定性,甚至引發災難性事故。混凝土作為建筑樁基主要施工材料,其施工質量對確保樁基,乃至建筑整體質量均有重要意義。
1.建筑樁基中混凝土主要作用分析
建筑工程樁基施工過程中,需使用大量混凝土材料,正因如此樁基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混凝土的材料質量與施工質量。如今,混凝土依然在建筑樁基施工中占主導地位,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混凝土主要由水、骨料、膠結材料與集料構成,實際應用中還會根據需要加入外加劑。配制混凝土時,為使其滿足設計與施工要求,需確保配比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在科學合理的配比條件下,使用特定攪拌裝置按比例依次加入原材料,然后振搗成型,在標準溫濕度狀態下進行澆筑與養護,最終形成性能優異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造價低廉、原材料種類豐富、生產方法漸變、適用面廣等特征,在當前的建筑樁基施工時,更為頻繁的應用混凝土,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具備上述特征,而是考慮到它具備良好的抗壓性、強度與耐久性,適宜建筑樁基的施工和使用需求。
2.混凝土在建筑樁基施工的具體應用
在進行建筑樁基施工以前,首先需要嚴格檢驗混凝土各項配料的質量,同時根據樁基施工要求提出多套配比方案,通過試驗與對比,確定最佳的配比方案,并按這一配比方案進行操作,配制混凝土。建筑樁基施工時,樁基的護壁需要高出地面不少于50cm。樁基本身所用混凝土的實際強度要和護壁所用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保持一致,同時對護壁施以有效的防水處理。在整個建筑樁基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就是澆筑施工,除了要避免在樁基的底部產生滲水現象與沉渣現象,還要對混凝土澆筑高度進行嚴格把控,這是為后續的振搗成型提供良好基礎的關鍵。
2.1在縮孔控制中的應用。從建筑樁基施工工藝角度分析,縮孔控制過程中混凝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部分易出現縮孔問題的地段,為防止這種問題的發生,可減少用于成孔、清孔及鋼筋籠加工制備的時間,合理縮減成孔的時間是有效控制縮孔的重要舉措。此外,為減少鋼筋焊接所用時間,可在施工中延長其節段長度,但不能對鋼筋籠綁扎質量造成影響。
(2)施工于不同地層時,鉆孔參數必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此時應圍繞地層等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對于鉆孔作業而言,其孔徑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否則會對后續施工造成極大的不便,同時鉆進速度和掃孔頻率也要符合相應的標準。
2.2樁基聲測管布置。在樁基內布置聲測管時,應注意以下要點:
(1)在固定鋼筋籠內側的聲測管時,同一水平面上的聲測管必須保持平行狀態,并采用“等邊三角形”的布置形式。
(2)可使用焊接圓環與綁扎粗鉛絲等方法對聲測管進行加固,加固時要注意不能損壞聲測管,以免影響測量精度。
(3)向鉆孔內部下方鋼筋籠時,聲測管必須緊貼于籠身的內側,同時要確保加固牢靠,避免出現滑脫等現象。
(4)聲測管頂部標高需高出樁頂不少于50cm,注滿清水以后使用封蓋進行封閉處理。
2.3在沉淀層控制中的應用。孔底沉淀層會對樁基整體承載力造成直接影響,所以在進行澆筑施工以前,需確保孔底沉淀層實際厚度滿足樁基設計要求。此時還應注意,若泥漿性能不符合施工標準,則會使實際的孔底沉淀層厚度和標準有較大偏差,最終影響樁基整體承載力。除此之外,在對樁基進行澆筑時,泥漿含砂率、比重等指標需根據場地地質條件適當調整。
2.4導管埋深控制。導管埋深是衡量樁基成樁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對成樁質量是否合格進行判斷的依據。在埋設導管時,必須確保導管底端深入混凝土層下部一定深度,否則將不利于澆筑施工。混凝土澆筑時,為了防止導管底端未能達到指定深度而產生的反混漿等問題,需在一次下料時,將實際下料量提高到1m導管對應的初灌量。
2.5保證混凝土澆筑連續性。在對建筑樁基進行澆筑施工時,必須確保相關機械設備具備實現連續澆筑的能力。此外,還要對澆筑過程中,混凝土的各項性能予以嚴格的檢查,重點檢查坍落度。通過小范圍試驗明確混凝土坍落度指標能否滿足施工要求,若通過實驗發現存在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同時上報相關管理部門和監理工程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6混凝土養護。建筑樁基工程的混凝土養護主要有自然養護與加熱養護兩種方法。其中,加熱養護僅在特殊情況下使用,常用建筑樁基使用自然養護即可。針對完成澆筑的混凝土,需在其終凝前的8-12h時間段內進行養護。具體的養護時間因不同水泥類型和抗滲要求而有一定差別,比如以灑水覆蓋養護為例,若混凝土拌和時運用硅酸鹽水泥,則有效養護時間應在7d以上;若混凝土具有較高的抗滲要求,則有效養護時間應在14d以上。養護期間做好現場管理,當混凝土實際強度低于.1.2N/mm2時,嚴禁施加荷載和人員踩踏。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是建筑樁基施工的主要材料,而且混凝土材料質量與施工質量決定了樁基工程整體質量。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做好配比設計、澆筑、振搗和養護工作,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操作,并輔以有效的施工管理,層層落實責任,進而從根本上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