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在1956年麥卡錫提出人工制造的智能化系統。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減少人力,提高效率,實現電氣工程領域的自動化控制,人工智能概念的引入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自人工智能概念引入電氣工程之后,電氣工程自動化發展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人工智能將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提升到了一種新的水平,所以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就人工智能內涵和優勢具體分析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運用。
關鍵詞:人工智能;電氣工程;自動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2.139
0 引言
與傳統相比,人們開始關注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電氣工程正在擺脫傳統技術的束縛,相比較傳統技術而言人工智能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人工智能應用的廣泛性以及在各學科之間的相容性,幫助人們解決了很多現實的困難。人工智能雖然是一門新興的學科,但是已經廣泛的應用到交通信號控制、航空國防領域等等。人工智能對人腦的一種模擬再將模擬復制到機器中,實現機器代替人的工作,將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人的工作負擔 ,所以下一階段的研究重點將是電氣自動化控制領域的應用研究。
1 人工智能的概念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簡寫是 AI,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新興的一門科學技術,是二十一世紀三大尖端技術之一。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廣泛,設計到神經生理學、哲學、計算機科學、數學等多種學科,不同學科交叉滲透最終形成一門綜合性的學科[1]。1956年麥卡錫首次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在美國的達特茅斯大學的一次研討會上提出,這標志人工智能技術概念的誕生。
人工智能通過對傳統人工操作技術的創新延展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對人的大腦進行模擬,總結人智能活動的規律,然后通過計算機賦予它人的思維行動能力。人工智能逐漸形成了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綜合性科學。人工智能包括了操縱物體的能力、有感知學習規劃、推理的能力,人工智能目前是電氣智能化工程領域的長遠目標。人工智能模擬人腦的思維來處理事務,就人工智能技術的本質而言,人工智能是科學研究用于模擬延伸擴展人的智能理論方式技術。
2 人工智能的優勢
(1)人工智能有效的節省人力物力。傳統的電氣設備進行電器操作時往往會出現設備擺放的雜亂無章,諸如變壓器、線路、各種電線等設備的分類是一項長期繁瑣的工作。在這個層面講傳統的電器設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人工智能的引入可以減少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2]。人工智能控制比傳統的控制更加方便快捷,也更加容易調節,只要調制好,再輸入實際的數據、語言信息等就能快捷操作,比人工操作節省了一半以上的時間,節省下的人力資源就可以減少企業的人力投資。
(2)人工智能技術方便操作、線路高。人工智能可以通過對相關數據的采集,實現電氣工程自動化的應用。電氣自動化的應用又是對開關量和模擬量的控制和專家系統的控制以及神經網絡控制來實現的,還需要精良的設備作為輔助,才能幫助我們了解設備的運行整體狀態。人工智能又一優勢便是能夠進行預警,對數據進行設定保護定值,當出現數據故障時我們的人工智能的優勢將會顯現,自動警報響起,這樣能夠便于保護電氣設備以及周圍設施的安全。
3 人工智能的實際應用
(1)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和保護功能中的應用。 人工智能技術具有自動警報功能,人工智能通過對開關量和數據搜集處理,自動生成一種真實的畫面,對實際操作設備進行畫面監控。人工智能技術在操縱控制電氣設備,一般是操作人員通過鼠標遠程操作斷路器。人工智能還可以有效的監控數據值,及時發現設備故障,進行維修[3]。在自動化過程中人工智能具有動態監控機制,通過網絡系統的監測各種數據,在報警系統中設置聲音監測、色彩監測、電話語音監測等,實現了多種方式的監測,突顯人工智能的顯著性優勢,人工智能技術的合理運用提高了電氣設備的運行效,輔助應用到各種電氣產品中,可以有效的減少產品開發的周期。
(2)人工智能系統中的人工神經網絡電力系統的應用。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人工神經網絡電力系統的運用也非常普遍,其結合了大量的經驗和知識,模擬專家系統有效的解決相關問題,人工智能化是對各種問題分析評判之后解決問題的數據。人工智能系統本身的靈活性以及人工智能對數據分析的系統化處理,有效的提升了整個系統的有效性和科學性。人工智能技術是對人類智能的一種模擬,這種技術的優勢在于將不確定的各種因素進行科學的推理,從而有利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人工智能技術通過網絡傳達指令使得機器達到一種智能化的控制。人工智能系統的自動化控制不僅改善了電子自動化的性能,還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速度,人工智能自動化控制的準確性,可以降低勞動力物力的投入,減少產品開發周期,提高人工智能技術的開發和應用。
(3)人工智能技術的信息的自動化搜集。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智能控制中能夠實現有效的調節,這種調節控制是通過響應時間系統完成的,如此不僅能夠改善電氣自動化控制的性能,還能不在需要技術人員進行現場的監測,而是通過網絡系統遠程檢測。這種遠程監測是通過開關量等我監測以及模擬數據的處理,生成一種真實的畫面,圖像生成軟件的應用自動還原這種實際場景中的電氣設備車間[4]。這種數據信息等我自動搜集處理,包括電流電壓電氣設備的自動化信息數據搜集,這種數據反映的是一種比較直觀的圖表信息,相關的工作人員通過這種信息圖表分析設備的安全與否。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研究成果和技術軟件逐步升級廣泛應用到了人民的生產生活中,極大地促進了人工智能軟件設施得到明顯的發展,同時也提升了電力企業的發展效率和發展水平,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運用也將為我國的電力事業增添強大助力。
參考文獻:
[1]李鴻濤.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運用實踐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2):38.
[2]趙鵬華,付國良.芻議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08):231.
[3]張桂昌.試分析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22):260.
[4]陳薇.人工智能在電氣工程自動化中的應用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4(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