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小雨+駱清國+桂勇+周亮+劉紅彬+孫志新



摘 要:為計算沙塵對圓管散熱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根據(jù)其幾何參數(shù)建立了計算域物理模型,然后基于Fluent數(shù)值仿真軟件,采用離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和相間耦合的SIMPLE算法,對圓管氣側和水側流場進行三維數(shù)值仿真計算,研究結果表明:沙塵顆粒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散熱效果,同時氣側換熱系數(shù)隨沙塵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隨粒徑的增大而減小。
關鍵詞:圓管;氣固兩相流;離散相模型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2.236
裝甲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極易誘發(fā)沙塵環(huán)境,將會對散熱器性能發(fā)揮產(chǎn)生重要影響[1],因此研究沙塵對散熱器散熱性能的影響規(guī)律具有重要意義。
由于沙塵在散熱器內流動形式主要是沖刷管束,因此本文以圓管為研究對象,采用歐拉-拉格朗日法[2],利用離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和相間耦合的SIMPLE算法,對圓管氣側和水側流場進行三維數(shù)值仿真計算,研究了沙塵對散熱器散熱性能影響規(guī)律,為散熱器優(yōu)化設計提供理論依據(jù)。
1 物理模型及網(wǎng)格劃分
根據(jù)圓管幾何參數(shù),利用Pro/E軟件建立三維實體模型和氣、水兩側計算域,然后利用Mesh網(wǎng)格劃分工具對計算域進行網(wǎng)格劃分,得到網(wǎng)格總數(shù)323266個,節(jié)點數(shù)189684個,三維實體模型及網(wǎng)格劃分如圖1所示。
2 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
數(shù)值模擬中,邊界條件的準確性對計算結果產(chǎn)生重要影響,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類邊界條件:
(1)入口邊界條件:入口均采取速度邊界條件,速度方向與入口平面垂直,速度和溫度根據(jù)實際工況設定。
(2)出口邊界條件:出口邊界均采用壓力出口邊界條件,相對大氣壓力的值為0Pa。
(3)固體壁面邊界條件:除了入口、出口和內部邊界條件以外,其他的都默認為壁面邊界,熱輻射較小,忽略不計。
(4)離散相邊界條件:采用隨機軌道模型,入口和出口設置為逃逸條件,壁面處設置為反射條件。
鄧鶴鳴[3]等人在研究沙塵天氣中沙粒對放點的影響時,測得沙塵顆粒的物理性質如表1所示:
根據(jù)Geldart[4]顆粒分類法的適用條件,本文在模擬時選取0.12mm、0.42mm、0.78mm三種顆粒進行研究。
3 結果分析
將劃好的網(wǎng)格導入Fluent軟件,對求解器和邊界條件進行設置,對整個區(qū)域進行初始化,采用穩(wěn)態(tài)方式進行模擬。
3.1 沙塵顆粒粒徑對散熱的影響
通過圖2可以看出,氣側換熱系數(shù)隨著顆粒粒徑的增大而減小。這是由于隨著顆粒粒徑的增大,單位時間內與換熱面碰撞的顆粒數(shù)量減少,對換熱面邊界層的破壞效果減弱,降低了散熱效果。
3.2 沙塵顆粒體積分數(shù)對散熱的影響
通過圖3可以看出,氣側換熱系數(shù)隨著沙塵顆粒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這是由于隨著沙塵顆粒體積分數(shù)的增大,增加了顆粒與換熱面碰撞的概率,增強了對換熱面邊界層的破壞效果,提高了散熱效果。
4 結論
本文考慮了氣固兩相及風側和水側間的耦合作用,采用Fluent軟件對沙塵掠過圓管氣固兩相流進行仿真計算,較好地模擬了沙塵的運動軌跡及對散熱的影響,通過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1)顆粒粒徑增大,降低了顆粒與壁面的碰撞頻率,減弱了對換熱面邊界層的破壞效果,降低了散熱效果。
(2)沙塵顆粒體積分數(shù)增大提高,增加了顆粒與換熱面接觸與碰撞的概率,增強了對換熱面邊界層的破壞效果,提高了散熱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鈞享.高機動性運載車輛動力系統(tǒng)[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Gidaspow D. Multiphase Flows and Fluidization[J].San Diego:Academic Press Inc,1994:86-119.
[3]鄧鶴鳴,何正浩,馬軍,許宇航,朱路,郭潤凱.沙塵天氣下大沙粒對放點發(fā)展的影響[J].高電壓技術,2010,36(05):1246-1252.
[4]漆海峰.煤粉的流動性對比研究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廣東: 華南理工大學,2012.
作者簡介:司小雨(1986-),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裝甲車輛動力系統(tǒng)總體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