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潛
我們有一句老話:“有志者事竟成”。這話說得很好,古今中外在任何方面經過艱苦奮斗的英雄豪杰都可以做例證。志之成就是理想的實現。人為的事實都必基于理想,沒有理想決不能成為人為的事實。譬如登山,先須存念頭去登,然后一步一步地走上去,最后才會達到目的地。如果根本不起登的念頭,登的事實自無從發生。這是淺例。世間許多人行尸走肉浪費了他們的生命,就因為他們對于自己應該做的事不起念頭。……“有志者事竟成”,無志者事不成。
不過,“有志者事竟成”一句話也很容易發生誤解,“志”字有幾種意義:一是念頭或愿望,一是起一個動作時所存的目的,一是達到目的的決心。譬如登山,先起登的念頭,次要一步一步地走,而這走必步步以登為目的,路也許長,障礙也許多,須抱定決心,不達目的不止,然后登的愿望才可以實現,登的目的才可以達到。“有志者事竟成”的“志”,須包含這三種意義在內:第一要起念頭,其次要認清目的和達到目的之方法,第三是抱必達目的之決心。很明顯的,要事之成,其難不在起念頭,而在目的的認識與達到目的之決心。
我在很早的一篇文章里提出我個人做人的信條,現在想起,覺得其中仍有可取之處,現在不妨趁此再提出供讀者參考。我把我的信條叫作“三此主義”,就是此身、此時、此地。一,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起,不推諉給旁人。二,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環境)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這是一個極現實的主義。本分人做本分事,腳踏實地,絲毫不帶一點浪漫隋調。我相信如果我們能夠徹底地照著做,不至于很誤事。西諺說得好:“手中的一只鳥,值得林中的兩只鳥。”許多“有大志”者往往為著覬覦林中的兩只鳥,讓手中的一只鳥安然逃脫。
(有刪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