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燕 韓士奇
建設漳州戰役紀念園 傳承紅色文化添新景
郭碧燕 韓士奇
“長眠在這里的1300余名紅軍將士,即將看到在這兒建設漳州戰役紀念園。”在福建省南靖縣龍山鎮南坪村的十字嶺參觀時,不少參觀者感慨不已。
1932年4月,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親率紅軍東路軍(紅一軍團)執行攻占福建龍巖、奪取漳州的戰略決策。在福建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及廣大群眾緊密配合下,毛主席率軍先破龍巖,分兩路進入南靖,集結到南靖龍山鎮南坪村的十字嶺腳下。4月19日拂曉,漳州戰役打響。毛主席、林彪、聶榮臻、羅榮桓等都親臨前線指揮。紅軍從南坪村的內洞自然村山腳下向駐守在十字嶺、風霜嶺一帶的國民黨軍發起猛攻,并出奇兵從五峰山頂上前后夾攻,一舉突破了國民黨軍主陣地十字嶺,擊潰國民黨軍第四十九師張貞部的負隅頑抗,20日攻占漳州。漳州戰役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戰斗,紅軍殲敵四個團,斃敵293團團長陳啟芳及營長游其富等多名,俘敵146旅副旅長魏振南,292團副團長謝玉成以下官兵1674人,繳獲步槍2331支、機關槍9挺、山炮2門、迫擊炮2門、手射炮2門、步槍子彈13.32萬發、炮彈4942發、炸彈242枚、飛機2架及其他軍用物資,并籌得大批經費。這一勝利,對于鞏固閩西蘇區,開展閩南的游擊戰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為紅軍此后的作戰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是,紅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據統計,漳州戰役中,犧牲的紅軍戰士有1305人,其中龍巖籍332人,贛南籍603人,吉安籍368人。此外,還有籍貫湖南郴州、時任團政委的田桂祥,只有連長劉德山烈士籍貫待查,望知情者告知。
100多位參加漳州戰役的紅軍指戰員后來成長為人民共和國黨、政、軍的重要領導人,有“百將之戰”的美譽。
為弘揚紅軍革命精神,激勵后人不忘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南坪村人不忘長眠在家門口的英靈,于2011年自發組織、籌建紅軍進漳紀念碑和烈士陵園。隨即,中央、省委黨史研究室及漳州市、南靖縣老促會等部門先后到過漳州戰役的主戰場內洞十字嶺石鼓侖進行調研,希望認真保護好漳州戰役的主戰場文物遺址。其中,原沈陽軍區政委王輝球之子王涌濤和原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周恩來辦公室主任童小鵬之子童丹寧等將帥后代,不顧年事已高,積極為建設紅軍攻克漳州戰役紀念園而奔走,推動了紀念園進入實施建設階段。
(作者單位:南靖縣老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