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津銚
一
發動機嗡嗡作響,大巴上是霉爛的味道,妮子閉上眼任憑車體顛簸,腦海中浮現出那張臉,不絕如縷。哦,爺爺。那是一張刻滿歲月印痕的臉,褶皺的皮膚,暗黃的膚色,眼中卻總散發著蓬勃如少年的朝氣。
二
在告別廳,遺體蓋著白布被推出,妮子的心沉了一下,緊張得有些窒息。白布掀開,是爺爺。妮子有些承受不住。看著爺爺微閉的雙眼,妮子在心中吶喊:“爺爺你睜開眼再看看我啊,妮子來了,你老孫女來了啊!”決堤的淚沖破矜持的防線,鼻涕眼淚一起從她的臉上止不住地滑下。
當鮮活的回憶如潮水般洶涌而來,你是否招架得住……
從小父母忙,便是你帶我,一有閑暇你就教我背唐詩宋詞,給我講佛印和蘇軾的故事。每個假期,你都會帶我到公園,和幾位老人一起吟詩作對,他們總夸:“老石,你這孫女太厲害了,小丫頭了不起啊!”我至今還記得你臉上溢滿了驕傲。
其實你更是我的驕傲。經常會聽到有鄰居說:“五樓那個老爺子真好,老幫咱樓道修燈,修水管,還幫一樓養花呢……”我總會昂起頭,威風地提上一嘴:“那是我爺爺。”旋即瀟灑地離開,留下一個傲嬌的背影。
你接我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未曾例外。從幼兒園到初一,每天下午放學都會有你的身影,穿著并不顯眼的衣服,推著那輛比我都大的自行車。但我總能一眼找到你,興沖沖地奔向你,迫不及待地講述學校里發生的事情。
記得有一陣我厭倦了吃你做的飯菜,回家后只是象征性地動動碗筷便下桌了,留下一桌你的心血慢慢變涼,被扔掉。可你還是堅持每天做一桌子飯菜,變著樣兒地沖麥片、糨糊,因為你始終相信,我是愛吃的。“妮子最愛吃牛肉汆丸子了,搖頭晃腦的可起勁兒了。”你總是這么說。
爺爺,我后悔了,我不該氣你,不該吼你,不該嫌棄你的手藝。現在我道歉,我懺悔,還來得及嗎?你,能聽到嗎?
三
忽然想起龍應臺的《目送》:“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發,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后一次的目送。”爺爺,你看著我來到這個世界,我目送了你的離開,這便是我們唯有的交集,此生的緣分吧。而如今,我們也只能各自珍重,在兩個世界,天涯各安。
《燈塔》回蕩在耳邊,以驚艷的高音、震懾人心的氣勢填滿心中的縫隙,復活斑斕的記憶。
爺爺,愿你在天堂欣慰地看著妮子長發飄飄的模樣,對你微笑。
彩虹糖摘自《文學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