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課堂教學已經完成從“板書時代”到“多媒體課件時代”的跨越,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APP教學輔助軟件在課堂教學中的關注和應用,將促使課堂教學全面邁入“APP時代”。因此,設計、開發適用于Android系統和IOS系統,能夠在手機、平板電腦上運行的APP軟件,并將其成功運用到課堂教學,不僅是教學方法的變革,更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移動互聯和APP教學輔助也會對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產生進一步的作用和影響。
關鍵詞:智能移動終端 APP教學軟件 可行性
基金項目:河北省教育廳“2015年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規劃項目”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SQ151060。
我國的教育事業多年來一直深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發展的影響,課堂教學講究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媒介將復雜、抽象的事務展示給學生,以幫助學生去理解和記憶。近年來,移動化聯網技術日趨成熟,以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智能移動終端設備廣泛普及,移動上網已經深入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不久的將來,移動上網和APP教學軟件也必將推動課堂教學手段產生革命性的變革。
1 新技術對課堂教學手段影響
近三十年來,課堂教學一直在追求和應用各種多媒體技術,試圖將抽象、復雜的知識直觀、形象、生動的展示給學生。根據課堂教學應用的多媒體技術手段不同,我們可以將課堂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板書+幻燈片階段,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后期,伴隨著我國學校里電教室的配備和發展,開始鼓勵教師手工制作各種幻燈片,利用老式的投影設備將實現準備好的教學內容投影到幕布或教室的墻壁上,此時的投影設備是利用燈光根據光學反射原理制作,對課堂教學的需求滿足有限。第二,計算機多媒體階段,從上世紀90年代末至今,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我國絕大多數學校都配備和普及了多媒體教室,教師可以提前制作和準備PPT、Word、視頻影視資料等,綜合運用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媒介將抽象的知識直觀的展現出來,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單位時間的知識傳授效率。第三,智能APP應用階段,隨著智能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APP應用在便攜性、互動性、及時性、親和性等各種方面都優于普通計算機多媒體,可以預見,從現在開始到未來十年,將是智能APP應用進入課堂教學的一個逐步普及時期,越來越多的教師會采用APP應用的形式進行多媒體教學,各級各類學校也將逐漸在校園內普及無線互聯網,并逐步取代多媒體教室的建設。
2 智能移動終端和APP應用
(1)智能移動終端的種類
所謂智能移動終端是指能夠接入互聯網,搭載某種操作系統,并能夠根據用戶的特定需求定制某種服務或軟件的設備,是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便攜化、簡單化、智能化發展的產物。現階段,根據智能移動終端應用的途徑不同,可以分為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PAD智能終端、平板電腦、車載智能移動系統、智能穿戴系統等6大種類,筆者認為除了應用在工業和消費領域的PAD智能終端和車載智能移動系統外,其他4大類智能移動終端設備都可以在課堂教學當中進行應用。
(2)常見APP應用軟件的開發手段
為了區分在計算機上運行的軟件,人們將運行在智能終端設備上的應用程序稱為“APP”或“APP應用”,其本質就是運行在智能移動設備上的一種軟件,是是Application的縮寫。在學校當中,絕大多數的計算機都采用微軟公司Windows操作系統,但在智能移動設備上曾經流行過Windows mobile、Symbian、bada、Android、IOS等十余個操作系統,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目前幾乎所有的智能移動終端設備所使用的操作系統都是基于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
IOS系統為美國蘋果公司開發,并且僅應用在蘋果公司生產的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智能設備上,對第三方開發APP應用軟件要求和管理非常嚴格,所有APP應用都需要進入其系統自帶的APP商店進行購買下載;Android系統是美國谷歌公司開發,并授權給廣泛的第三方進行應用,是一款開放式的操作系統,允許第三方公司系統源代碼進行更改和設計,對APP應用軟件的開發也持非常開放的態度,相對來講在此系統上開發APP教學軟件成本更加低廉。
(3)常見APP應用開發手段
編寫程序軟件在人們的印象當中都是極其專業和復雜的一項工程,開發APP應用也存在原生態開發和在線制作兩種途徑,所謂原生態開發就是利用Java、Objective-C或C++等編程語言針對不同操作系統進行軟件開發。顯然,這種APP應用開發的方式更加適用于專業人員,對于很多沒有計算機編程背景的學校教師來講,我們的重點在于便捷、快速的開發一款教學輔助APP應用軟件,而不是重新學習各種編程語言,因此,選擇操作簡單、一鍵式的APP在線制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網絡上可以免費通過在線制作APP的網站主要有AppMakr、TheAppBuilder、叮當、簡網APP等,在他們的網站平臺上開發APP應用非常的方便和便捷,對于生成的APP應用,平臺提供二維碼供使用者下載和傳播,也可以在平臺的管理界面對自己制作的APP應用進行維護和內容更新,比較適合沒有專業背景的普通教師使用。
3 高職院校學生的基本特征分析
關于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基本特征的研究和分析,在我國教育界已經進行多年。隨著適齡人口的下降,我國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都面臨著生源不足、學生基本素質下降等特點,高職院校的學生大多數在學習成績上不盡如人意,普遍存在邏輯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學習意愿、學習主動性等方面的不足,但在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高職院校的學生又普遍存在一定優勢。高職院校的學生,不愿意坐在課堂上聽老師講那些深奧的理論,喜歡直觀、生動的教學方式和簡單、實用的教學內容,這就給APP教學軟件的推廣和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可以用APP教學軟件的一些優勢來彌補課堂教學枯燥、抽象的特點。
4 APP應用在課堂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
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APP應用軟件,在目前還是一個新生事物,有一些教師對APP教學輔助軟件的使用還存在一些疑慮和障礙,但筆者認為APP應用有其自身的一些優勢是傳統的多媒體教學無法比擬的,在課堂中使用APP應用進行輔助教學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開發簡單,維護方便
之前提到,APP應用的開發和維護并沒有大多數人想像的那么困難,開發一款輔助教學的APP應用軟件,其成本主要來自于時間和精力,對于金錢的投入并不十分巨大。教師只需要將其PPT課件上的教學內容重新進行整合,以文章的形式上傳到在線制作APP的網站平臺上,即可一鍵式生成對應的APP教學輔助軟件,只需要在課堂上向學生們出示對應的二維碼,學生即可當場下載安裝APP軟件;教師可以在電腦或手機端隨時添加、更改教學內容。
(2)課堂學習的延伸性
傳統的課堂教學,要在規定時間、地點完成規定的學習內容,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帶給人們隨時隨地上網獲取知識的便利,同樣,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APP教學應用軟件,允許學生在任何時間、地點查閱課堂教學內容,完成課堂作業,并與同學、老師進行互動,是非常理想的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彌補了上課時間不足帶來的一系列弊端。
(3)良好的互動性
課堂教學,教師高高在上,容易導致學生與教師產生距離。教師威嚴有余,親切不足,很多學生不敢在眾人面前與老師交談,也不敢當面向老師提出問題,這是很多班級“后進生”普遍存在的現象,APP教學軟件很好的解決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性問題,雙方以文字的方式,類似QQ聊天的形式,可以幫助很多不敢或不愿當面交流的學生與老師進行互動,教師可以在APP應用當中回答學生的提問,并將代表性的問題發布給全體學生。
(4)學習的主動性
APP應用最大的一個特性,就是賦予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學習完全可以做到學生自主決定,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掌握自主權,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提高學習興趣,學習效率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計算機、互聯網多媒體技術的發展,一直對我國教育事業和課堂教學手段產生影響,隨著智能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基于智能移動終端的APP教學軟件也將逐步取代現有多媒體教學手段,這不僅是教學方法的變革,更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移動互聯和APP教學輔助將會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產生進一步的作用和影響。
參考文獻
[1]李玲,等.教育型移動APP的教學應用模式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2)
[2]郝瑞雪,試分析教育性移動 APP 的教學應用模式[J].新聞研究導刊,2015(11)
作者簡介
劉玉(1981-),男,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學歷,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現代服務管理系副書記、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