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滔
摘 要:21世紀,人們生活水平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高品質的生活,而居住環境離不開環境藝術,所以目前我國對于該行業人才也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本文將會針對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構成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室內設計技術專業實驗室建設的措施等內容進行具體的闡述,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借鑒。
關鍵詞:環境藝術;構成教學;改革
設計構成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極其重要的基礎課程,該課程的合理開展與良好學習能為后續的專業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目前國內各高校設計構成課程的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弊端與問題,立足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思考設計構成課程的教學改革,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合理地開展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是改革的重心。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行業現狀
環境藝術設計在我國是一個從模糊逐漸清晰的概念,它的迅速發展受到了眾多人的矚目。環境藝術設計的就業面很廣,原因在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市政建設項目和房地產項目如雨后春筍,無論是室內設計還是景觀設計均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因此,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就業市場一直很廣闊,如建筑裝飾設計、室內外效果圖設計、園林景觀設計、環境工程改造等,而且待遇較高。然而該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不盡相同,有的特別順利,沒費什么周折,有的則一波三折。
二、環境設計專業構成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一)學生缺乏積極性
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是在原有環境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針對不同的情況提出相應的方案,實現環境的二次設計。優秀的設計人員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最快地發現外部環境的不足。部分學生對環境藝術設計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不高,被動接受知識,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難以滿足社會對環境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
(二)環境設計專業教師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的專業水平將會決定學生的專業素質,對于現如今室內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不僅要清楚地意識到室內設計專業的重要性,還應該努力去接受更多的新鮮事物,課上跟上教師的步伐。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很多室內設計專業的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存在著局限性,并不能夠將一些現代化的設計元素充分融入到室內設計中,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室內設計教學的效率。
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學觀念,激發學生靈感
環境藝術是一種追求審美的專業,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緊密聯系時尚的前沿與生態發展。在康定斯基《論藝術的精神》一書中曾講到靈感主要有三個不同的來源,一個是外界環境或者物體留下的直接的印象,即“印象”;二是非物質世界表現出的內在的特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發產生的無意識,即“即興”;三是內在感情的外在體現,這種體現是經過了加工、重組,即“構成”。因此,在設計構成教育中應注重激發學生的靈感,延伸創意思維的廣度和寬度,培養學生個體用獨特的方法和方式去展現有創造力的作品。
(二)豐富教學手法,增強學生興趣
“教條式”教學手法是學生不愿意接受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也影響了幾代人的發展,因此,在現如今的教育過程中,要勇于打破這種束縛,豐富教學手法,以增強學生的興趣。首先,在教師的講課過程中,應擺脫教案束縛,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多渠道獲取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過程的美感,分析生活實際中的空間構成,引發學生思考;其次,采用微課程的方式,利用多媒體片段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這樣學生可以在宿舍或者圖書館內進行個性化學習,學生場合不再限制在課堂上,便于實現學生的自我查漏補缺;最后,創設設計情景。通過實驗性的項目設計,幫助學生進行難點與重點的理解,比如,在結構設計中,可以圍繞常用的軟裝飾畫以及廢棄物品進行分組設計,讓空間結構能夠改頭換面,激發學生潛力,從而讓學生能夠樂在其中。
(三)拓展表達媒介,引導學生創新
在信息化時代發展背景下,表達媒介可以延伸到多種途徑,如資料的收集過程中可以采用手繪、數碼攝影、視覺日志等手法進行積累;分析討論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概念草圖、概念模型、PPT演示等方法展開,實訓作業的表達則可以將概念設計與文字表述相結合,手繪和電腦軟件表現并舉。在具體的實訓項目展開過程中,材料的選擇上可以尋求多樣化,比如各類紙材、布面材料、金屬材料、各類廢棄品的再生運用和日用品的再設計等。
(四)發揮評價作用,激發學習動力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表明客觀的評價對人們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也會對學生造成影響,雖然在現如今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占據主導地位,但是卻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教師評價,發現學生存在的個性化差異,因材施教才是教學之根本,只有在平常積極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才能夠跨過專業課學習的鴻溝。
四、結語
總而言之,藝術設計專業平面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應根據該學科特點,充分利用現代科技基礎,從多途徑著手,用一種“授之以漁”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構成的規律,并將設計更好的服務與生活。希望通過此教學改革探索,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起到橋梁紐帶的作用,使學生在今后的設計創作中具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參考文獻:
[1]黃洋.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構成教學的改革探索[J].明日風尚,2016(12).
[2]張賽娟.環境藝術專業設計構成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科教文匯,2016(1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