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吉貞


摘 要:近年來,我國雜技將舞蹈、戲劇編創請進界內,借鑒吸取各藝術門類精華,在以技巧為主要表現的基礎上,借助舞蹈、戲劇類創作者的審美視角,獲取豐富的姊妹藝術營養,使當今的雜技舞臺更加好看,將雜技藝術的表現力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關鍵詞:雜技;舞蹈;融合
我團創作的《太陽神鳥——倒立飛磚》《五壯士》《天上街市》《頂燈》《扛定車》就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獲得了成功,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認同(如圖1)。雜技和舞蹈之所以能進行藝術合作,首先是因為二者都是以人的身體為主要“原料”,都是肢體語言,兩種藝術形式非常接近。但是,借鑒舞蹈藝術的目的決不是將雜技變為舞蹈,或接近舞蹈、被舞蹈化。當舞蹈進入雜技節目的時候,我們應研究雜技究竟要從舞蹈那里得到什么?對雜技藝術的特點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力求將二者良好結合,創作出真正多樣化的雜技藝術作品。下面就此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雜技與舞蹈的藝術區別
舞蹈藝術的靈魂是“情感內容”,長于抒情,源于生話而又抽離生活原型。在舞蹈作品中,可以有情感,可以有故事,但一切手段、手法都服從于“情感內容”的需要。而雜技藝術的鮮明特征是:試圖超越人類自身極限.最大程度開發人類高難特技,不斷出新、出奇,制造驚險的動作懸念。雜技不承載人的復雜情感內容,不善于挖掘人心靈深處的細微變化。
如果說“情感”是舞蹈藝術的靈魂,那么雜技藝術的靈魂只能是技巧的表現力,一切手段都為完成“技巧”而有價值。所以,舞蹈藝術思維闖入雜技領域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從這兩者區別中,存雜技藝術的自身限制中探索舞蹈的運用。
二、雜技與舞蹈成功合作創造意境
雜技越來越需要完美的藝術包裝,追求有意味的藝術場面,充滿玄機的道具,富麗堂皇的服飾和布景(如圖2)。“雜”以“技”當頭,“舞”以“藝”為行,高明的舞蹈編導總是非常善于利用人體、空間和時間,利用各種對比手段來完成自己的藝術想象。雜技界正是看中了舞蹈藝術在這方面表現的卓越能力.想盡辦法吸收和運用舞蹈藝術與智慧來豐富雜技節目,舞蹈藝術家適時介入雜技。
雜技與舞蹈往往以“藝”與“技”的完美結合,使雜技節目呈
現前所未有的絢麗,如我團創作的《太陽神鳥——倒立飛磚》《五壯士》《蹬技》和大型雜技舞蹈情景劇《天上街市》,除雜技本身的技巧部分達到無與倫比的制高點外,更重要的是創作了前所未有的意境和神韻。
三、舞蹈藝術服務于雜技藝術的目標
舞蹈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遠離生活原型,但是它追求生活中的情感的真實,追求與觀眾的心靈共識的接近。舞蹈所傳遞的情感離不開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發聲。而雜技的虛幻性使它無需貼近生活,甚至刻意尋求超越現實生活,產生極限的感官刺激。正是由于這一點.使雜技在藝術舞臺上需要舞蹈的介入。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對自己已經擁有的生存空間不滿足,幻想有一種神秘的力最。雜技常常能滿足人們的這種“匪夷所思”,一些生活中本不可能實現的愿望,竟然能夠在雜技節目中體驗和“實現”。
舞蹈介入雜技創作必須面對這一終極目標,無論采用什么花樣絕活,在實施創作之前都要對手中的“材料”有充分了解,最大限度地利用和開發“材料”的能量與潛力.使其成為“特殊材料”,并據此生產“特殊想象”,完成“特殊設計”,最后推出超越常規、不可仿制的雜技藝術精品。如根據男演員這樣的特殊人才編排出《太陽神鳥——倒立飛磚》,加入了得體的舞蹈動作和造型,成功地演繹了太陽神鳥的豐富內涵,使其表演達到夢幻般的境界。又如根據女演員的條件節身打造的《鞭技》,加入了西班牙舞蹈的元索,其表演歡快、活潑、神奇、驚艷,舞臺效果絕佳。
綜上所述,雜技與舞蹈結合的藝術創作,應全力為節日設計一個動人的全新意境,并根據需要將手中的“材料”進行深度開發和再造,向著超越現實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