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曉松
摘 要:區域物流是區域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對區域經濟增長有著顯著的拉動作用。文章以遼寧省物流發展能力和經濟發展為研究對象,通過對遼寧省1990年以來相關數據的分析研究,探討了遼寧省物流發展能力與經濟發展的相互作用與關系。為了促進遼寧省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的良性互動狀態,遼寧省必須大力加強其物流系統的建設和物流一體化建設,著重提高區域物流發展能力,提升遼寧省區域物流發展水平。
關鍵詞:區域物流;區域經濟;發展能力;物流彈性
中圖分類號:F259.27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regional logistics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has a significant role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data since 1990 in Liaoning province research, discusses the ability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 interac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virtuous interaction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regional logistics status in Liaoning province, Liaoning province must vigorously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and logistics integration, focus on improving the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ability, enhance the level of regional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Liaoning province.
Key words: regional logistics; logistics development; ability of regional economy; logistics elastic
1 區域物流相關理論
1.1 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的關系。區域物流在廣義上是指一個國家之內的一定地理區域內所發生的物流,如東北區域物流、長江三角洲區域物流、東部或西部物流等。狹義上的區域物流是指區域范圍內的物流功能和作業,物流運作里各環節的物資流動,如:包裝、保管、運輸、流通加工、裝卸、配送及信息處理等作業的實體性流動。區域物流其目的是采用區域理念和策略的方法解決物流作業的各種相關問題,是指一個區域內部及各個區域之間的物流運作,著重于城市與城市之間、城鄉與城鄉之間的從供應地到需求地的貨物運作的一體化過程,可以實現優化區域物流。區域物流是可以根據區域環境特點、提供區域物流功效,滿足區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的物流活動系統,可以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目標。
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是相互依存的統一體。區域經濟是按照經濟聯系、自然狀況、文體傳統、民族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所形成的經濟體,是空間上的社會經濟活動專業化協作與分工的表現。區域物流的發展會給區域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實體移動平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沒有區域經濟也就沒有區域物流,區域物流是區域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區域物流的存在和發展以區域經濟為前提,區域經濟對于區域物流的作用就好像生物體對于其他器官的功效。
1.2 區域物流能力與區域物流通量
1.2.1 區域物流能力。物流能力是在物流成本、訂單交付可靠性和訂單完成準時性、響應速度等方面的綜合反映,是在特定的物流系統內,處理訂單、接受客戶需求、分揀貨物、運輸到交付給客戶的整個過程。物流能力包括輸送貨物與物品的能力,同時也包括執行物流運作的管理和組織能力。在區域范圍內,衡量物流能力的指標應包括運輸能力、倉儲能力、裝卸搬運能力、包裝能力、配送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等,物流運輸是物流的核心環節,在眾多的物流作業中,運輸能力的大小會影響區域物流能力的有效發展,其中客流量與貨流量是衡量物流運輸能力的核心指標。本文把客流量和貨流量作為衡量區域物流發展能力的主要關鍵指標。
1.2.2 物流通量。物流通量是客流量與貨流量的當量相加求和。本文把客流量、貨流量合二為一為一個指標,取名為物流通量,這個指標可以較為客觀地反映區域物流的發展能力。
1.2.3 區域物流彈性。區域物流是區域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對生產方式轉變、區域生產力布局和區域經濟增長具有一定的拉動作用;區域經濟決定了區域物流的需求結構和區域物流發展水平,是區域物流發展的基礎,其對區域物流發展能力有著有力地推動作用;拉動效應是區域物流發展能力的提升促進區域經濟上漲;推動效應是區域經濟增長推動區域物流能力的有效增長。在區域經濟發展里,拉動與推動效應二者為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所以,拉動與推動效應共同組成了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的相互互動的作用。本文用區域經濟和物流彈性來體現拉動效應和推動效應的作用關系。
2 建立模型及相關分析
2.1 遼寧省區域物流通量。想要求得遼寧省的物流通量這個數值,首先要求得遼寧省客流量和貨流量的相互之間的聯系。因此,結合統計年鑒中遼寧省1990~2014年25年的客流量和貨流量的數據(如表1所示,客流量用L表示,貨流量用G表示),進行回歸分析(如圖1所示),得到的回歸方程如下所示:
G=123 159LnL-1 000 000 R■=0.8597 (1)
把遼寧省25年來的客流量L代入回歸方程(1)中,得到一個新的量——貨流當量,用y■表示,并將貨流當量y■列入表1的第五列中;令H=y+y■,列入表1的第六列內,其中H為區域物流通量,H可以表示區域的物流能力。
2.2 遼寧省物流能力變化分析。把物流通量H定義為被解釋變量,把時間t定義為解釋變量,把遼寧省1990~2014年,25年的物流能力(物流通量)隨時間的變化進行回歸分析(如圖2所示,令1990年為t=1),得到相關關系如下所示:
H=0.0054t■-0.1403t■+1.1688t+38.848 R■=0.9785 (2)
2.3 遼寧省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的互動效應。區域經濟物流彈性指的是區域經濟增長率與區域物流能力(物流通量H)增長率之比,(其中區域經濟以GDP為指標,用字母Y來表示),用公式表達為:E=dY/dH×H/Y,這個公式的意義為遼寧省區域物流能力每增長1%,其拉動的區域經濟增長率的多少(其中區域經濟以GDP為指標,用Y表示)。E的值分為如下三種情況:當E>1時,表示區域經濟的增長高于區域物流能力的增長,這時拉動效應就會高于推動效應,即區域物流的需求大于區域物流的供給;當E<1時,表示區域經濟的增長低于區域物流能力的增長,這種情況下的拉動效應就會低于推動效應,即區域物流的需求小于物流的供給;當E=1時,表示區域經濟和區域物流能力相輔相成地同步增長,這種情況下的拉動效應就會等于推動效應,即區域物流的供給等于區域物流的需求,達到一種平衡,值得指出的是區域物流達到供需平衡(當E=1時),區域經濟與區域物流達到了一種良性的互動狀態,這是區域物流能力建設所要追尋的有效目標。
2.4 遼寧省GDP與物流通量H(物流能力)相關性。根據表2的數據,對遼寧省的GDP值(用變量Y來表示)和物流通量物流能力(用字母H來表示)進行相關分析(如圖3所示),得到回歸模型如下所示:
Y=1.197H■+183.03H■+10 184H-190 172 R■=0.19517 (3)
2.5 遼寧省GDP物流彈性。為了研究遼寧省GDP物流彈性的變化趨勢,根據模型(2),即H=0.0054t■-0.1403t■+1.1688t
+38.848,對遼寧省1990~2014年的物流通量進行追溯預測(定義1990年為t=1),同時對遼寧省2015~2017年的物流通量進行有效預測,其結果列入表3的第三列中。根據模型(3),即Y=1.197H■+183.03H■+10 184H-190 172,用表3中的第三列對H形成的預測結果,對遼寧省1990~2014年的GDP值做追溯預測(令1990年為t=1),同時對遼寧省2015~2017年的GDP值做預測,其結果列入表3的第四列中。根據模型(3)可得下式:dY/dH=3.591H■+366.06H-10 184。根據此式,在表3中,用第三列對H的預測結果,來計算dY/dH的值,將其列入表3中的第五列。根據公式E=dY/dH×H/Y,用表3第三至第五列數據計算得到1990~2017年遼寧省GDP物流彈性值,將其列入表3中的第六列,將彈性E畫在圖4中,能夠清楚地觀察出E隨時間的變化規律。
3 研究結論
通過以上的建模與計算分析得到如下結論:遼寧省物流能力(物流通量H)隨時間t變化,并以三次多項式的形式進行增長。遼寧省GDP值與物流能力(物流通量H)可以用三次多項式的關系來表述。1990年以來,遼寧省經濟物流彈性E值一直大于1,說明遼寧省的區域經濟增長速度比遼寧省的區域物流能力增長速度要快,此時的拉動效應大于推動效應。也就是說,遼寧省的區域物流需求要高于其物流供給,其中1990年,E=65.01>1,達到了近25年以來的遼寧省區域經濟物流彈性的最大值,說明遼寧省的經濟增長對物流能力起推動作用,同時也說明,遼寧省的物流能力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不足;1991
~2015年,E>1且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說明這25年以來,遼寧省的物流能力與經濟增長在不斷地向經濟與物流的良性互動方向發展。通過預測,到2016年遼寧省的經濟物流彈性將會達到的數值為4.44。這說明:物流能力每增長1%,遼寧省的GDP值將會增長4.44%,換句話說,物流能力對經濟增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遼寧省區域物流的供給明顯小于其物流需求。物流作為服務業主要為遼寧的經濟建設服務,物流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遼寧的經濟建設水平,物流涉及廣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4 遼寧省發展區域物流的建議
4.1 要調整遼寧省區域物流發展觀念。遼寧省要重視其物流業的發展,著重研究遼寧區域物流,全面提高遼寧省的區域物流能力,同時,遼寧省還要不斷改變物流理念,加深對現代物流觀念的認識。
4.2 要進一步優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遼寧省應在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中提升物流的基礎設施水平,不斷加大資金投入的力度,從整體上來提高遼寧省的物流基礎設施水平。要按照現代物流發展的要求,加大對基本運輸方式和城市的建設力度,加大建設大連港、營口港、錦州港的力度,全面優化基礎設施。遼寧省要以區域經濟發展為起點,合理確定道路的功能,切實解決區域物流中的交通問題,做到快慢分流與人車分流。從未來發展來看,遼寧省還要盡快規劃與建設城市快速道路,與城市對外交通相銜接,形成快速有效的城市內(間)的交通要道。
4.3 要做好區域物流發展規劃。遼寧省要打破區域物流體制,加快區域物流專業化的建設,促進各區域的優勢互補與分工協作,使區域物流呈現一體化狀態,進而全面提升遼寧省區域物流的效率與整體功能。遼寧省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區域物流的行業標準與產業政策,統一與規劃省的物流布局網絡。遼寧省區域的物流規劃要制定區域物流基礎平臺,其中主要包括公路與鐵路在內的干線運輸網絡,尤其是區域節點的位置,與此同時,還要建設信息平臺。物流規劃要著眼于物流發展順序與規劃布局,支持融資、土地與管理等。
4.4 要推行物流信息化。物流配送作業的信息化體現在信息收集的數據化、物流信息化傳遞的標準化與準時化、信息化處理的電子化與效率化、信息化存儲的數字化。遼寧省應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提升遼寧省的物流信息化作業水準,實現應用的信息共享。與此同時,遼寧省還應綜合運用信息控制系統、衛星導航與定位(GPS)、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移動通信和電子地圖等,制定具有區域發展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統,從而統一各地獨立的物流信息,改變以往的弊端,構建牢固的物流服務平臺。物流信息化是管理手段與現代技術的發展基礎。所以,要實現物流配送作業的信息化水平,擔負起物流配送的歷史任務。
4.5 要培養具有現代物流技術的人才。為了推動區域物流的快速發展,遼寧省政府各部門要大力支持與鼓勵研究和應用物流技術。首先,要鼓勵相應的企業根據實際需要建立起物流作業的專業研究場所,鼓勵運作企業和本地大學與研究所的聯合,開發和應用先進的物流技術。鼓勵企業工作人員進入到高校進一步做知識的更新與學習,將高校物流實驗室的培訓服務功能發揮到極致;其次,大力資助與支持遼寧省內大學院校和科研組織物流研究與創新,使物流理論分析的整體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同時,鼓勵遼寧省高校的在讀學生走進企業現場,建立高校教學所需的實習與實踐基地,進行產學研結合。積極促進領頭企業與高校的聯合,有效形成符合企業發展戰略需求的人才培養搖籃。遼寧省物流企業需要緊密聯系高校,打造企業的優秀物流管理人才。遼寧省要在物流人才培養上,制定中長期人力培養計劃,使遼寧省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得到有效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 賈鳳和,唐杰,雷鳴山. 區域經濟理論與模型[M]. 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9.
[2] 袁衛,等. 新編統計學教程[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 James F. Robeson & Willian. The Logistics Handbook[M]. Free Press, New York, 1994.
[4] 遼寧省統計局. 遼寧省統計年鑒—2015[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5.
[5] 譚清美,王子龍. 城市物流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研究——以江蘇南京為例[J]. 工業技術經濟,2004(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