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軼+邱中原
摘 要:一項優質工程不僅設計優秀,而且施工也要規范、標準,才能在 確保質量和結構安全的同時,體現使用功能。本文根據筆者實踐工作經驗,結合東山隧道實際施工管理工作,就標準化施工管理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東山隧道;規范;質量;標準化施工
中圖分類號:U455 文獻標識碼:A
東山隧道出口于2015年5月開始施工,工區經理邱中原,洞口主管主要負責。承擔K08+400(ZK08+400)-K09+755(ZK09+725)施工任務。東山隧道為分離式隧道。左右線都是單線全長2680m,最大埋深190m,東山隧道出口左洞承擔1325m,右洞承擔1355m;隧道處于滇南腹地,遠離縣道,僅有土路通過,極度缺水,材料運輸困難,但是在各級領導的關懷和指導下,東山隧道出口在標準化建設上已經探索出一條具有一航特色的標準化建設道路,并已經形成多項實體成果。
1.扎實基礎,實事求是,強力貫徹項目各項制度,讓標準化找到發芽的種子
項目制度作為一種文化是公司的寶貴財富,標準化的實施是項目財富增值的最有效手段,項目制度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和通用性。
東山隧洞出口建設伊始,就確定了以落實項目制度為手段,強力推進標準化建設,以一航局局雙標和公司各種制度為依據,結合現場實際進行標準化管理。
1.1 對隊部管理人員進行專項技術輔導
以圖紙會審、技術交底、培訓、考試、交流會等形式全方面地對所有的隊部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要求隊部管理人員熟悉圖紙、規范、局雙標、局標準化管理手冊、云南省標準化管理措施、熟悉業主文件。
通過精確培養,為標準化實施,打造隊伍。
1.2 強調標桿作用
做好首件制工作,高標準,嚴要求,隧道的第一個導向墻、第一榀拱架、第一次初支、第一模仰拱、第一模二襯,項目部人員與部隊人員全程不間斷監控指導,將工序細化到每一個動作,每一種成品狀態,每一套資源配置。不論是仰拱的14小時,還是二襯的26小時,堅守一線,全程無死角監控才能保證了解作業隊伍水平,第一時間對問題進行糾偏落實,消除由于既往經驗造成的損失。
嚴格的首件制為標準化建設埋下第一粒高品質的種子。
1.3 根據首件制以及糾偏處理結合現場實際,制定標準工時和物料損耗系數
不要讓標準化管理僅僅體現在文明施工方面和設施的標準化上,我們認為的標準化應該是全局的,一體的。目的是成本的落實上,一切不以成本控制的標準化,我們是懷疑的。
東山隧道出口為了加強成本控制,嚴格把控工效損耗和物料損耗,不以成本為核心的標準化不會持久,只以物料損耗控制的標準化往往滋生問題。控制每一道工序的作業時間,每一次噴漿回彈,定期進行成本分析,召開專項成本分析會。
不考慮成本的標準化是形象工程,殺雞取卵的標準化只會讓現場管理流于形式,造成的管理混亂,標準偏移。
2.首抓安全標準化,讓安全標準化引領其他模塊升級
沒有安全就沒有質量進度的前提,施工安全作為重中之重也是培養工人標準化素養的最重要手段,推廣施工的標準化,就要從安全管理的標準化開始。
為了讓安全管理全方位、高標準,東山隧道出口確立了安全日巡視制度,項目部人員每天8∶00同協作隊伍安全員、電工進行例行安全排查,對工人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施工用電,機械設備進行例行檢查,一旦發現問題,根據項目部安全技術交底和獎罰標準嚴格執行,對不配合的工人,不姑息,不妥協,不認錯就撤場,制度不容踐踏,堅守底線,底線就是交底。截至今日東出累計清場工人22人,其中副隊長兩人,值班兩人。
截止至2016年6月15日,東山隧道出口累計排查線路147000m,排除問題漏保78個,清場問題電焊機12臺,排除重大安全隱患7處。
標準一旦確立,只有提升,才能進步。安全常態化管理還包括旬度用電排查,每日安全管理日碰頭會,每周安全例會,每月安全評比。
3.讓標準可視化,消弭不確定性因素,讓標準在共識下成為素養
東山隧道出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作了《東山隧道出口標準化管理手冊》。及時地進行標準的定型,讓優秀的習慣可視化。隧道作業人員流動大,不斷的培訓,不斷的教育,不斷的流失,這是一個不可見的損失,如何在高速的工程代謝中將一個好的習慣變為標準,讓一個亮點照亮一片,這是我們制作標準化手冊的原始初衷。
利用標準化手冊,強調已有制度的落實,強調過程管控,讓每一個腳印都有清晰的足跡和標準,落實標準化管理,執行列表化要求,“精細”“敬畏”,利用標準化手冊要做到標準化的發現問題,公式化的解決問題,靈活的思考問題,創造性的升華問題,讓分包一體化不只是口號,言必信,行必果,超越隊伍水平,引領隊伍前進。
為了更好地進行質量標準化管理,加強現場溝通,做到各工序間的無縫對接:我們要求初支報驗和二襯報驗需要洞內值班人員及時通知現場施工員或者施工助理。報驗時值班人員必須首先自檢在自檢合格的情況下向現場施工員或者施工助理報驗。報驗時值班人員必須跟隨,以便現場指導和解決問題。
落實質量標準化管理不僅沒有耽誤進度施工,更因為各工序間的無縫對接實現了質量進度兩不誤的良好態勢。
4.強力貫徹落實分包一體化建設和精細化管理,為標準化推行注入長久動力
標準化是一種結果,不是項目部一廂情愿就可以達成的結果,落實踐行標準化,只有前期的交底和首件教育以及后期項目部的人員管控是不可持續的。
東山隧道出口為了落實分包一體化,思考落實介入式管理,介入式管理在工區經理的指導支持下,在項目部領導的啟發下,現場技術人員發現的一種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開發閑置人力資源,加強過程管控,加強雙方融合的一種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法,模糊某些方面相關方界限,強調被動服務相關方的界限,把現場和項目部按職能劃分為功能組,通過細節的介入利用項目部的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對隊伍進行引領和提升。同時,介入式管理是項目部方面主動管理,主動糾偏,表達項目部優勢管理的一個途徑。該管理思路為東山隧道出口節省了項目部的精力投入,并且在這個過程中落實了質量的精細化管理和安全常態化管理、材料預警制管理,使生產管理實效得到大幅提升。
結語
總之,在今后的施工管理工作過程中,我們應踐行落實標準化管理,讓標準成為一種素養,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的最有效有段就是技術標準的可視化,讓標準化擺脫對技術的依賴,擺脫對人才的依賴,成為一種制度,一種文化,讓工作標準化切實轉化為生產力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紹寬,劉智華,宋龍.淺埋暗挖地鐵區間隧道綠色施工生產設施標準化配套研究[J].隧道建設,2012(S2):13-17.
[2]湯憲高,陳文義.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標準化管理手段探討[J].鐵路工程造價管理,2011(3):1-5.
[3]郭鵬.淺談隧道仰拱標準化施工工藝[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4):213-214.
[4]利奕年,王國斌.對隧道施工地質預報標準化問題的探討[J].交通科技,2009(6):36-38.
[5]趙啟龍.標準化建設在隧道施工中的重要性[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4(9):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