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瑞紅
摘 要:金融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處于核心地位的內部審計工作,對于干部的監督與金融企業的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夠與新形式的金融企業發展需求相適應,金融企業內部有關部門需要進一步完成并深化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建立并健全責任評價體系,加大任中審計,合理運用審計成果,對內外部審計資源進行科學有效的整合,使金融企業能夠長期健康發展。
關鍵詞:審計工作;經濟責任審計;金融企業
金融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是伴隨著我國受托經濟責任不斷深化、經營權與所有權不斷分離以及經濟體制改革而產生的,經濟責任審計部門也是強化領導干部監督與金融企業管理的重要職能部門之一,是金融企業審計制度的集中體現。金融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制度于我國上世紀九十年年代開始投入應用,日前已經成為一項審計業務廣泛開展于我國各大金融企業,在長期實踐經驗積累的過程中,無論在實踐方面還是在理論方面均取得了十分明顯的進步。在我國國有金融企業體制不斷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內容與要求也出現的比較大的變化,金融企業部門需要對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具體落實方法以及相關的操作規定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一、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金融企業的數量與規模都在不斷擴大,重組并購與投資等方面的事宜不斷增加,一個大型金融企業往往同時管理許多下屬金融企業,地域分布廣泛、管理鏈條拉長,越來越呈現出線長、面廣、點多的發展特點與發展趨勢。因此,為了能夠命名下屬金融企業長期健康發展,保持規范穩定的運營,則需要對下屬金融企業加強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在發展與運營的過程中,金融企業資產是否能夠保值、經營是否順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金融企業領導干部,領導干部的行為道德準則、責任感、能力與水平對于一個金融企業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只有通過經濟審計,才能夠使領導干部對下屬金融企業管理人員的經濟責任與經營業績進行科學有效的界定與評價,將金融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薄弱環節進行調整與修正。
二、當前我國資金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結構失衡
由于資本經濟在我國的發展,人們的信貸融資和其他渠道的借貸比例上升迅猛,這種情況產生的過程中,經濟發展出現了不規范的狀況,逃避金融監管的現象比較嚴重,弱化了宏觀調控的手段,從而導致了個別的區域經濟受到了金融風險的影響。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會從局部的地區蔓延到整個金融市場體系,增加了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不穩定。
(二)金融領域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所謂的流動性風險指的是因為一些金融機構的產品有時會出現期限配錯狀況,導致金融資金不能合理進行配置,導致增加和下降的資產流動性不通,并帶來了連鎖反應,影響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隨著近幾年的利率增長,一些金融經濟的穩定性下降,導致了流動性風險的產生,如果這種風險得不到有效控制就會影響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實體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不平衡的狀態
隨著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加快,一些政府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過于追求政績和生產總值的提升,沒有將工作重點放到對于區域經濟的調整與優化上。導致一些區域的基金流向了融資平臺,而過度的資金流向融資平臺,會出現個別行業資金斷裂的情況,為區域經濟帶來很大的風險。
三、通過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加強任期過程監督
當前我國金融企業廣泛采用事后審計的方式對領導干部的工作績效進行判斷,而這種審計方法所得出的審計結果有著比較嚴重的滯后問題,對于已經發生的問題無法進行及時的整改的糾正,所造成的經過損失往往是無法挽回的。為了代替事后審計,金融企業需要不斷加強事中審計力度。在專項審計或效益審計等方面的審計工作中,審計人員需要對當前金融企業的主要運營狀況進行深入的調查與分析,生成一個專門的金融企業信息庫。采用這種審計方式能夠提升審計工作的科學性與主動性,防止出現重復審計的問題,在縮短審計時間的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審計成本。一旦從審計結果中發現任何形式的問題,可以盡快采取措施,達到一種防患于未然、未雨綢繆的效果。對于審計人員來說,也可以將審計工作的任務量控制在最低限度,為金融企業干部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用事中、事后審計相結合的方式來替代以往單一的事后審計,能夠提高事中審計在所有審計形式的比重,將以往的靜態審計工作思路改變為新型的動態審計工作思路,將審計工作的預防功能與預警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最大程度上提高離任審計工作的效果與效率。
四、落實各項審計工作,充分利用各項審計成果
金融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不僅是要客觀評價金融企業經營者的業績與責任,最主要目的是及時發現和糾正金融企業存在的各種問題,幫助金融企業加強內控,提高管理水平。通過狠抓審計落實,改變“新官不理舊事,問題束之高閣”的局面,形成前期審計與后續整改相銜接的完整閉環,提高金融企業自身的決策能力與決策水平。
通過內容經濟審計機構,能夠幫助總公司對下屬金融企業的經營情況有一個全面且深入的了解,提升各項決策工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下屬金融企業也需要利用各方面的審計數據對自身的經營活動與采購方案進行有效的制定,對各項管理工作進行積極的調整,進而提高金融企業的經營效率與經濟收益。
參考文獻:
[1]周立峰.對金融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的相關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1,06:97-98.
[2]崔國利.關于金融企業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創新的思考[J].煤炭經濟管理新論,2007,00: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