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超凡+張爽爽
摘 要:濕度是影響豬的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當豬處在極其潮濕的環境下,尤其是在同時溫度高的環境中,容易引發感冒、肺炎等豬病。而在濕度很低的環境中,豬的皮膚水分蒸發很快引起皮膚干燥,影響豬的健康以及生產質量。本文通過列舉潮濕環境引發疾病的類型,分析保育豬舍內潮濕產生的原因,并給出了處理空氣濕度的一些措施,有力的闡述了控制濕度的重要性,得出了保持豬舍合理的濕度對于保持豬舍內良好的空氣質量,減少保育豬只死亡率,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濕度控制;豬病;經濟效益
1 潮濕引發的疾病類型
較高的空氣濕度利于各種病原性如真菌、寄生蟲、細菌的滋生,導致豬球蟲病的傳播和廨、濕疹等皮膚病的發生,機體的抵抗力因此減弱、發病率增加,從而導致傳染病的蔓延。低溫高濕下,豬易患各種呼吸道疾病,發生肌肉炎、感冒、神經痛等病。
當室內空氣濕度低于40%的時候,灰塵、細菌等容易附著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發咳嗽,同時容易誘發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流感病毒在干燥的環境中繁殖速度加快,還會引發過敏性皮炎、皮膚瘙癢等癥狀,而在濕度很低的環境中,豬的皮膚水分蒸發很快引起皮膚干燥,影響豬的健康以及生產質量。
2 潮濕的產生原因
潮濕的產生是因為有水,夏季豬場保育舍內空氣潮濕,往往與天熱時保育豬只玩水有關,也與飼養員為降溫沖洗地面過頻有關。因高溫問題一直沒有更好的辦法,所以使保育豬舍內一直處于潮濕環境中。冬季保育舍內濕度大,往往是由于封閉過嚴,舍內水汽無法排出,遇到較冷的墻壁和屋頂,再次結成水流到地面,這樣循環往復,使舍內一直處于潮濕狀態;這種現象在寒冷地區經常出現。另一種原因是目前大多數豬場保育舍普遍采用濕簾——風機送風系統,這種系統雖然可以滿足豬場保育豬只對適宜溫度的需求,但同時也會造成濕簾中的水進入舍內,這是造成豬舍內潮濕的重要原因。對于重視消毒的豬場來說,頻繁的消毒使得豬舍內無法干燥,也是引發潮濕的重要因素。
3 潮濕引發疾病的原因
在一般情況下,細菌中水分的含量為75%~85%。如果缺少水分,細菌就不能正常生長和繁殖,拿微生物環境試驗來說,培養菌類大部分需要水分,細菌主要的身體構成有肽聚糖的外壁,內部多為水分,在水環境下生存,易吸收周遭環境的營養物質等有利于自身發展,水是正常證明形態所必須的潮濕的環境中為細菌的生長和繁殖提供水分.所以容易滋生細菌。[1]
潮濕引發疾病的另一個原因主要還是和溫度有關系,比如夏季保育舍仔豬容易腹瀉,往往是因為豬舍潮濕,這個潮濕不但是空氣潮濕,更嚴重的是地面潮濕。地面潮濕,則在干燥過程中,需要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使周圍環境溫度降低,這樣,看似空氣中溫度不低,但保育仔豬所感受的有效溫度則不足,因溫度不適造成保育仔豬消化機能降低,消化道抗病力減弱,從而引發疾病。
4 對濕度進行控制的方法
目前大多數養豬場對濕度控制的措施很少,所參考的文獻也不足,本文引用工業中的除濕方法應用于豬場保育舍的除濕,大體上分為溴化鋰、氯化鋰、氯化鈣等溶液的吸收除濕,活性炭、硅膠等固體的吸附除濕,以及通過降溫使舍內空氣溫度到達對應的露點溫度進行除濕,主要的實現裝置有表冷器,空氣噴淋室等。[2]
5 結論
為了更經濟的控制保育豬舍的溫度,大多數豬場保育舍采用濕簾降溫以及利用廉價的噴水等方式進行降溫,往往忽略了除濕工作,而這會引發舍內濕度過大,導致細菌滋生,提高了豬只的死亡率,因此,本文通過分析豬舍內濕度的產生原因,濕度帶來的危害列舉,直觀的闡述了控制保育舍內濕度對于使豬只健康的生長具有重要作用,在對豬場建設中除了要考慮布置合理的溫度場的同時也應該考慮一些除濕裝置的建設,以到達溫度、濕度雙重控制,為保育豬只營造一個良好的熱濕環境。
參考文獻
[1]劉凌云等,細胞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連之偉,孫德興.《熱質交換原理與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