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的旅游工作也開始進入到了新的歷史階段。在新的旅游快速發展時期,景點的導游講解工作在博物館中占據著較為重要的地位。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導游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扎實的導游基礎知識和專業能力,只有具備以上條件,才能保證旅游景點導游講解工作得到正常開展的首要前提,而在這個過程中更高的語言技巧和導游講解方式則是工作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環節。基于此,本文就將對文物景點導游的講解工作展開研究,希望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更大的幫助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文物景點;導游講解;工作
在旅游學中通常將博物館資源劃分為人文旅游資源。隨著現代我國旅游行業的大力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對博物館的認識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其不僅記載著歷史人文的歷史發展情況,同時還將歷史遺物、名人紀念等在建筑類型的博物館中,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對歷史和旅游有了興趣。并且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這種類型的博物館逐漸成為了旅游者喜聞樂見的重要參觀景點之一。本文將對現階段的文物景點導游講解工作展開詳細研究,以期對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大的幫助。
1 文物景點導游講解工作開展的必要性
對人類的發展過程來說,雖然旅游工作給我們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同樣也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在這個歷史階段,博物館將自身工作逐漸面向人民群眾進行開放,因此對這些景點導游工作的講解也開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在就一定意義上講,參觀者對景點的印象和認知情況除了借助景點自身的內涵,導游的講解也將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導游不僅能幫助群眾對景點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同時還能幫助其掌握重點環節,將那些沒有目的進行參觀的人通過導游的講解更好的被吸引,從而享受自然,收獲更多的人文和歷史文化知識。
2 導游的定義
廣義的導游是為旅游者或者團體安排的旅行,提供向導講解或是旅途服務的的一項綜合性旅游服務活動[1] 。在狹義上對導游進行講解就是指在實際進行游覽的過程中,導游對景點中的事物進行講解,通過對游客的引導和幫助,對景點進行更全面的講解。換句話來說,導游就是對景點進行講解的主要職能,也就是引導參觀和游覽者在對景點進行參觀的過程中提升其審美能力,并且將其求知欲望進行滿足,通過這種更為生動和趣味的講解,進一步激發游客的興趣,最終幫助其收獲更多景點知識,民俗、歷史文化知識,達到愉悅身心,進而提高廣大游客對景區服務的滿意度,達到旅游的真正目的。
3 文物景點導游講解工作的意義
在對各地景物的風光產生了解的時候,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才能有更為深刻的感悟,并且在我國的很多園林建筑或是文化古跡中更是和很多歷史事件或是人物事跡有著直接性的聯系,因此在這項工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導游對該地區的歷史、藝術、民俗等方面進行講解,參觀者或是旅游者直接借助自身了解對其進行了解,將很難真正認識到其中的文化內涵,更無法真正深入的對相關的文化知識進行掌握[2] 。
比如在對孔廟進行參觀的過程中,通常游客只知道孔子對我國有著十分重大的貢獻,但是對孔子一生的情況卻沒有全面的認識。由于孔子在我國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同時將儒學發展的十分鼎盛,這對后期中國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孔廟建筑在我國的建筑群中風格較為獨特,但是人們對其的了解卻知之甚少。基于此,可以看出景點導游工作在景點開放工作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說導游是旅游的靈魂。怎樣將這項工作做好,是現階段景點導游工作中專業工作人員們需要引起關注的問題之一[3] 。
蓬萊閣景區一直非常重視導游講解工作,在這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各景區的前列,并形成了一整套好的管理培訓機制。較深厚的知識儲備也決定了講解工作的質量情況。在同樣的景點中或是同一件文物中,不同的講解員也將講解出截然不同的效果,一般說來,文物講解更注重知識性,景點導游更注重趣味性。要將二者很好結合。一個專業導游或講解員也應該根據不同群體,年齡段,或知識層次做出隨機應變的調整,特別是景點導游過程中,靈活性更大。所以要做一名優秀的導游員或講解員,必須具備完善的職業素質、良好的個人素養、得體的儀表、良好的應變能力,還需要掌握全面的專業知識,使這項工作不斷發展和完善。
在這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良好的職業道德主要體現在對旅游講解工作的熱愛,在實際工作中對游客有愛心并始終保持足夠的熱情,無論何時不能被自身情緒所左右,更多的為游客提供超值的個性化服務。在景點的導游講解過程中,由于其經常對同樣的旅游景點進行講解和重復,因此在講解過程中,很難真正對同一景點保持更高的熱情和新鮮感。但是對于一個真正熱愛自身工作的導游員來說也應該在實際進行講解的過程中不斷挖掘景區自然景物或人文歷史內涵。在實踐中豐富導游內容。只有對導游講解工作保持新鮮感和熱情,才能有更加溢美的感情對景物進行描繪[4] 。
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以蓬萊閣景區為例子。在對這一景點進行介紹的過程中,導游應該通過與游客在短時間的交流對實際情況就有初步了解。對于時間上不太充裕的游客來說,講解也應該做到簡明扼要。一般情況下游覽者會對神話傳說和故事進行了解,但是對于文化水平相對較高的游客來說,反而會對道教文化、建筑風格或詩詞碑刻更有興趣。在這種前提下,就需要導游在講解的過程中,適當的進行虛實結合,并相應的在講解過程中插入歷史故事,對于某一專題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展開系統性的講解。在進行講解的過程中,為了將團隊的氣氛進行充分活躍,還可以運用設問的方式,進一步增強游覽者對景點或展陳的興趣。如果在講解的過程中,遇到了難以解答的問題,有經驗的導游通常會在現場進行靈活處理,并在事后通過學習或是查找相關資料對問題進行解決或滿意回復。從而滿足游覽者的求知欲和好奇心[5] 。在這個過程中,導游的語言運用方式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可以說其在一定意義上,導游的語言表達方式也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對景點或是展覽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導游主要需要通過語言的講解進行知識的表現,所以,語言的藝術是每個導游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導游應該側重對語言能力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提升,保證這項工作得到更好的發展。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背景下,旅游已經逐漸成為現代人們對生活壓力進行釋放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在這種前提下,對于文物景點中的導游講解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近年來旅游行業飛速發展,同時對導游講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點導游講解員要樹立主動深入學習的自覺性,在實際進行景點知識講解的過程中,做到心中對景點和文物知識的了然于心,才能更好的傳播文化發揮靈魂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蕓.文物景點導游講解初探[J].四川文物,2013,25(1):76-77.
[2] 季飏.互文性視角下的中外導游詞翻譯——以山西省景點導游詞為例[D].太原理工大學,2014,43(2):159-160.
[3] 劉云云.不良旅游行為問題的成因及對策分析——從文化傳統的角度看[J].科教文匯,2016,41(2):189-190.
[4] 劉嬋.基于WIFI定位和通信的智能導游系統設計與實現[D].重慶大學,2015,27(2):47-48.
[5] 胡曉虹.來華日本游客旅游消費決策行為模式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36(1):156-157.
作者簡介
遲金光,女,山東省蓬萊,蓬萊閣景區管理處文宣中心副主任,大學本科,研究方向: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