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成
摘 要:砼小型空心砌塊又稱為“砌塊”,是近些年在建筑領域廣泛使用的一種新型建筑材料。通過對砼小型空心砌塊墻體出現的裂縫等質量問題的分析,總結出砼小型空心砌塊填充墻裂縫的分布規律及對裂縫產生機理進行分析,制定出解決砼小型空心砌塊墻體裂縫、滲漏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砼小型空心砌塊;裂縫;滲漏;控制
隨著我國禁止使用粘土磚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砼小型空心砌塊(以下簡稱砼砌塊)得到了積極的發展,逐漸成為建筑體系中優質、價廉、環保、施工快速簡便的墻體材料。墻體材料雖然改變了,但與之相配套材料和相適應施工方法未能及時調整,其砌筑方法仍沿用傳統粘土磚的砌筑方法,加之干縮系數大、孔隙率大、吸水性強等這些砌塊本身性能因素的影響,使得在砌筑過程中,灰縫特別是豎縫的砂漿很難做到飽滿和擠揉密實,在墻體與鋼筋混凝土梁柱、窗框的連接處等部位,往往因兩種材料性能上的差異而產生裂縫,形成滲漏水的通道,嚴重影響建筑物的耐用年限、使用功能和裝飾效果。
一、裂縫的分布規律
通過對以往工程的實踐及調查,總結出砼砌塊墻體裂縫發生的主要部位有:
1、在框架梁、柱(或剪力墻)與砼砌塊填充墻交接處出現水平和垂直裂縫;
2、在門窗洞口(外縱墻尤為突出)上方出現斜向上發展的裂縫、窗臺下方出現斜向下發展的裂縫,底層窗臺下有豎向裂縫;
3、砼砌塊周邊產生裂縫;
4、頂層墻體裂縫;
5、部分墻長過大的砼砌塊墻體中部出現豎向裂縫。
二、裂縫產生原因分析
(一)砼砌塊干燥收縮裂縫
砼砌塊是由骨料、水泥石、氣體、水分等所組成的砼材料,在溫度、濕度變化條件下,混凝土逐步硬化,同時體積產生變形。試驗研究表明砼干燥收縮值隨時間變化而變化,齡期越短,收縮變化越明顯;齡期越長,收縮變化越緩慢。在正常生產工藝條件下,砼砌塊的最終干燥收縮約為0.37mm/m,經28天養護后收縮值可完成60%,而砌塊變形要完成穩定需要3~5年時間。
(二)溫差裂縫
砼砌塊砌體的線膨脹系數約為1.0×10-5,而粘土磚砌體的線膨脹系數約為0.5×10-5,即在相同溫差情況下,砼砌塊砌體的變形要比粘土磚砌體的大一倍,因此砼砌塊砌體很容易受溫度變化引起變形而導致墻體開裂。
(三)施工中產生的裂縫
由于砼砌塊塊體豎向高度大,豎向灰縫不易飽滿;由于砌塊孔洞大,壁較薄肋較窄(壁厚只有30mm),水平灰縫的接觸面積小,不易鋪砌,導致水平及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達不到要求,從而減弱了墻體抗剪、抗拉和抗變形能力,引起墻體開裂。
(四)設計方面因素
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建筑物的墻體結構內的附加應力,而砼砌塊砌體的抗剪性能遠遠低于粘土磚,從而導致墻體產生剪拉斜向開裂或垂直彎曲開裂。
(五)另外,現場材料的堆放不采取有效防潮措施,受潮后仍上墻,引起二次干縮;砌塊本身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幾何尺寸誤差太大,缺棱掉角,破碎,也是引起墻體開裂的原因之一;砌塊在運輸過程中,因振動會產生細小的裂縫,上墻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就會產生墻體上的宏觀裂縫;水電線管預埋位置不準,事后在砌好的墻上胡剔亂鑿,造成墻體嚴重受損等引起裂縫。
三、砼砌塊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一)砌筑工人應持證上崗,無上崗證者不得上崗,上崗前應做好技術交底,要求每一層的同部位墻體由同一人施工。
(二)材料選擇
1、嚴格控制砼砌塊齡期不得低于28天;
2、砼砌塊強度應大于5.0MPa;
3、干燥砌塊送到現場后,盡量放在室內,砌塊不能受潮,如不能放在室內,露天堆放場地的四周要開排水溝,雨天要遮蓋;嚴禁雨天施工,小砌塊表面有浮水時,也不準施工;
4、砌筑前不必預先濕潤砌塊,這是與粘土磚的不同之處,夏天天氣干燥時允許少量灑水。
(三)墻體拉結筋
1、當砌體與剪力墻、柱交接時,應在剪力墻、柱內設2φ6@400/600拉結筋(末端應設置90°彎勾),伸入砌體長度為1000mm(不足1000mm長的墻體拉結筋按墻長設置),兩側拉結筋重疊的搭接長度為15d,拉結筋置于砌塊坐漿面的灰縫內;
2、拉結筋與剪力墻或柱拉結,拉結筋施工應選用有資質的隊伍采用化學植筋;
3、打孔深度必須大于15d(90mm),種植φ6鋼筋的孔徑不宜小于10mm,用毛刷或專用鼓風機徹底清孔;
4、鋼筋在墻體植筋長度范圍內必須清理干凈,確保植筋質量;
5、結構膠必須按比例混合,攪拌均勻,植筋孔內采用擠膠法注膠,灌注密實后方可植入鋼筋;
6、植筋應進行隱蔽驗收,符合質量驗收標準后,方可進行砌筑。
(四)砂漿設計配合比應有良好的和易性,砂漿稠度宜控制在50~70mm,分層度不得大于30mm,施工配合比必須準確,保證砂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五)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h和4h內使用完畢,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在2h和3h內使用完畢;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5℃或當日最低氣溫低于0℃時,砌體工程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砌墻過程中嚴禁使用隔夜砂漿。
(六)衛生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地面以及伸出墻外的雨篷、敞開式陽臺、空調機隔板、水平裝飾線腳、外樓梯根部等處,為了防止滲水應在墻身下鑿毛接漿現澆190mm高度C20砼導墻; 其它房間(居室、廳臥室、儲藏間)墻身底部用1:2水泥砂漿或用C15砼找平后砌190mm高度的砼空心砌塊,孔內灌C20細實砼。
(七)頂層所有墻體及其它樓層外墻每個孔洞、內墻門窗洞口兩側各1孔、與砼柱(或剪力墻)相連砼砌塊第1孔等必須用C20細石混凝土灌實。
(八)砌體中不夠整塊砼砌塊的采用切割砌塊,內用砼填充的方法來補砌。
(九)砼砌塊墻體應對孔錯縫搭砌,搭砌的長度不應小于90mm,如無法保證搭砌長度時,應在灰縫中設置2根φ6拉結筋或φ4的鋼筋網片,但豎向通縫仍不能超過兩皮砼砌塊。
(十)砌筑水平灰縫時用座漿法鋪漿,水平灰縫應平直,砂漿飽滿,按其凈面積計算的砂漿飽滿度不宜低于90%。
(十一)砌筑豎向灰縫時,應將砌塊豎起,滿鋪砂漿后再橫過來,與前面砌塊用橡皮榔頭撞緊,豎向灰縫砂漿飽滿度不應低于80%。
(十二)水平灰縫厚度、豎向灰縫厚度控制8mm≤h≤12mm。
(十三)砌筑時,墻面必須用原漿作隨砌隨勾縫處理,缺灰處應補漿壓平、壓實,并作成凹縫,凹進墻面2mm。
(十四)填充墻、隔墻砌至接近梁底部或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30~40mm,待1周后再用C20細石砼填實。
(十五)砌墻時一層不能1天砌到頂,常溫條件下,砌塊墻體的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8m內。
(十六)所有窗臺都預留100高砼壓頂,壓頂伸進兩邊墻體60mm。
(十七)墻體的轉角處和內外墻交結處應同時砌筑,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墻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筑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
(十八)填充墻高度≥4m時,應在墻高的中部設置通長現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高度宜為砌塊高度的模數(190×墻厚),配筋4Φ12,箍筋φ6@200,并和鋼筋混凝土墻柱的植筋連接。
(十九)填充墻墻長≥5m時,應每隔5m設置構造柱;構造柱的截面不應小于190㎜×190㎜,配筋4Φ12,箍筋φ6@200,混凝土強度為C20;構造柱上下端應與各樓層梁板或基礎整體連接。
(二十)帶構造柱的填充墻應采取先砌墻后澆注的施工順序,并設置馬牙槎,沿墻高每400mm設2φ6拉結筋,每邊伸入墻內不宜小于1m。
(二十一)墻體中作為臨時施工通道的臨時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的墻面不應小于600mm,并在頂部設過梁,填砌臨時洞口的砌筑砂漿強度等宜提高一級。
(二十二)電線管宜預埋在砌塊內,如用切槽法埋入,應注意砌體上不應斜割槽和水平割槽。如有必須開水平原槽的位置,該部位必須用實心混凝土砌塊砌筑。
(二十三)在水電線管布置較密的位置(如管弄井墻)將砌塊墻改為現澆砼墻,內配φ8@200雙層雙向鋼筋網片。
(二十四)砌塊墻體粉刷時間應盡量延后,在墻體干縮基本穩定后進行;粉刷時,墻體不可澆水。
(二十五)頂層的內粉刷應在屋面保溫層施工完畢后進行,以降低溫差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杜春雷,姜濤.小型空心砌塊施工技術要點[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8(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