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標

摘 要:本文以鐵路貨運業作為第三方物流參與企業汽車零部件VMI服務模式做出了可行性分析,并構建以鐵路貨運業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介入的VMI服務模式。
關鍵詞:VMI;第三方物流
一、研究背景
自2006年以來鐵路開展商品汽車物流運輸服務,鐵路總公司充分發揮了18個鐵路局和中鐵特貨公司的優勢打造全國鐵路貨運汽車物流網絡,建立108個商品汽車物流基地,依托商品汽車物流基地作為節點可為企業提供汽車零部件VMI服務,將鐵路貨運業作為第三方物流引入VMI策略,為制造企業降低成本并為鐵路開展新型增值服務提供了思路。
二、鐵路貨運業作為TPL參與VMI可行性分析
汽車零部件供應物流是典型的以制造商為核心的VMI模式,在這種供應商—制造商模式中,無論對制造商還是供應商來說,它的核心競爭力主要是體現在其生產制造上,而不是物流配送上。也就是說其核心業務為汽車的設計與生產而不是物流配送。在這種背景下,鐵路作為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者為其管理倉庫最合適不過了。鐵路參與VMI必須具備以下可行性:
(一)經濟可行性。VMI能夠順利的實施,主要是形成了節點企業的合作聯盟,企業通過合作共享利益。制造商、供應商和鐵路通過建立戰略合作伙伴的方式可大大提高物流效率,實現物流效益最大化,同時也可以將整個供應鏈的物流成本降到最優,在經濟方面具有可行性。
(二)技術可行性。第三方物流參與VMI要求能使服務方利用網絡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因此需要強大的信息技術的支撐。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制約著VMI實施的發展。VMI實施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各方還需要不斷地更新信息使系統得到完善。而單個的汽車制造商或汽車零部件廠商的核心競爭力不在此,很難在短時間內更新自己的資源和技能。而第三方物流企業在這方面則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利用規模優勢、資金、技術力量支撐信息平臺的運行。
(三)信任機制可行性。在VMI的世紀運作過程中,供需雙方存在信任不足的問題,第三方物流企業參與則能有效的從中消除雙方疑慮,幫助完善聯盟各方的義務和權利,同供需雙方建立起更為健全的信任機制。在物資管理方面,第三方物流企業按三方的合作協議負責物資的檢驗以及按照制造企業的要求對供應商的庫存進行監督與控制,這樣不僅提升了服務質量而且也加強了雙方之間的信任。
三、鐵路貨運業作為TPL參與VMI服務模式的構建
在VMI模式中,制造商與供應商、第三方物流企業共同組成一個系統,供應商按照戰略合作協議負責管理汽車制造商的庫存,第三方物流企業負責零部件從供應商到制造商的包裝、運輸、儲存、配送等物流活動的組織以及實施,并依靠強大信息網絡實現訂單處理的信息化、標準化,以此降低汽車制造商的訂貨成本,通過鐵路干線集裝運輸、配送路線優化等降低企業運輸成本。
基于第三方物流的VMI模式如圖1。
供應商、制造商、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VMI系統連接,進行信息共享。
首先,第三方物流企業將制造商需求預測系統、生產系統以及各供應商的生產系統相連,深度參與供需雙方的需求預測,評估供應商生產能力。然后,根據需求預測庫存量、安全庫存水平等確定各供應商向倉庫的補貨時間和補貨量,供應商通過鐵路干線將零部件運輸至鐵路貨場,鐵路貨場根據合作協議,以及零部件質量標準進行檢驗,合格方可入庫。最后,汽車制造商通過VMI系統下訂單,鐵路倉庫接受訂單信息,對零部件進行分揀、配送至汽車制造商生產線。
四、鐵路貨運業介入VMI模式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VMI管理模式是一種集成化的供應鏈管理思想,比傳統的庫存管理思想更能具有價值。VMI要求上下游企業生產與庫存信息共享,供應商能快速反應制造商的庫存調節,極大的降低了各方的庫存成本。但在實際運作中,VMI可能會存在以下問題:
供應鏈信息系統不能完全做到無縫連接。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制約整個系統的準確運行,信息的不完全透明也影響了VMI的實施效果。要想使雙方相互信任,必須建立利益共同體,整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并與他們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并參與企業需求預測、生產、運輸計劃以及競爭戰略的研究,實現企業利益總和的最大化。
第三方物流企業信息化水平不高或供應鏈規劃管理能力不足。鐵路剛剛向第三方物流企業轉型,對信息系統以及供應鏈規劃方面人才經驗不充足,同時VMI的實施對硬件設施、軟件設施要求也較高,這些因素不健全也會影響VMI的實施效果。
一般來說,VMI會給汽車制造商節約大量的庫存、運輸成本,但這就會嚴重壓縮供應商的利潤空間,供應商在VMI模式中加大了庫存成本、產品運輸陳本等,資金風險,但并未因此獲得更多的利潤。因此,VMI的實施效果受到了這種收益與投資不匹配的制約。要想使VMI能順利實施,必須對供應商制定可行的激勵措施,使收益能得到共享,汽車制造商將因此節約的物流成本轉移一部分給供應商來克服短期經濟收益分配不均衡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于李,陳麗蘭,黃文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管理策略探究[J].信息化建設,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