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華
引言
探討水稻穎殼張開、不灌漿,造成減產和絕收的成因和防治對策,確保糧食安全。
近年來貴州省甕安縣多個鄉鎮出現水稻穎殼張開、不灌漿,造成當地水稻不同程度減產,部分田塊甚至絕收。其癥狀為:病株在孕穗前沒有明顯的差異,在抽穗時,莖葉突然明顯變濃變綠、變粗變硬,抽穗速度較健株慢,有卡口和包頸現象;穗粒枝梗多呈“掃帚絲狀”,穗上混生少數健粒,多數穎殼畸形,內外穎尖彎曲,呈鷹鉤嘴狀,不能正常閉合;內外穎不在同一平面呈夾角,比例不協調或有外穎無內穎,或反之;雌、雄蕊退化,不能正常發育,護穎畸形增大,部分穎花退化,結實率低,減產嚴重;同一品種,同一地塊,發生程度也有差異,多表現為地勢低洼處發生不抽穗、穎殼扭曲現象多,而大田四周發生較輕。
水稻抽穗后穎殼張開、不灌漿的現象在甕安當地已經連續3年發生。由于不同年份這種現象均有發生,用藥與不用藥的田塊均有發生,同一品種,不同田塊,發生情況迥異,因此與氣候、品種和農藥藥害沒有太大關系。據調查,這幾年水稻上發生這種現象多局限在某些區域,發生過的田塊以后通常會年年發生。為此,筆者借2016年9月在湖南農業大學學習培訓期間,帶上水稻病株標本和圖片,咨詢了華智水稻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張建教授及其團隊專家,他們認為水稻出現穎殼張開、不灌漿的現象主要與土壤因素有關,但究竟是缺少某些營養元素還是砷中毒,目前還不得而知,需要進一步研究。他們建議出現水稻穎殼張開、不灌漿現象的田塊,最好改種旱作作物。
1 砷中毒可能致水稻穎殼張開、不灌漿
1.1 水稻砷中毒成因
砷中毒使水稻開花后出現重穎現象,穎殼畸形,不能完全關閉、彎曲,造成結實很少, 偶有一些很短的青粒米,也不會成熟。據實地查看,由旱地改成的田塊發生砷中毒的機率較大。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長期旱作的土壤中,砷的含量有可能比較高,并且富集到表層土壤中,特別是用長期種植高產蔬菜的旱地變成稻田種植水稻后,就會產生硫元素不足,硫、砷比例失調,引起水稻砷中毒。以前種植蔬菜、豆類的田塊,硫元素消耗多,砷元素富集,改種水稻后更易發生中毒現象。大田四周有溝系,硫元素多,砷元素相對少,水稻中毒較輕。
1.2 預防砷中毒措施
1.2.1 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有毒物質的活性,提高稻田的自身解毒功能。
1.2.2 增施硫基肥,由旱地改成的田塊種植水稻,在施基肥時要使用硫酸鉀復合肥。
1.2.3 調整水漿管理方法。“旱改水”田塊一般地勢較高,水資源不好;易因缺水而受旱:應在幼穗分化期之前保證淺水灌溉,從而降低該塊土地中砷化物的當前濃度,減少砷中毒的危害發生。
1.2.4 改變耕作制度。旱地種稻易造成砷中毒等危害,如有這樣的田塊宜改種,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2 其他原因導致的水稻穎殼張開、不灌漿
水稻在穗分化發育期遇不良環境條件,如異常高溫、異常低溫、雨澇等,或者受到一些藥物(赤霉素、2甲4氯等激素農藥)的刺激,都會出現穎殼畸形、結實不良等現象。
2.1 水稻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水稻對外界不良環境抵抗能力最弱,反應也比較敏感。在這時期,如果受到水澇、高溫等不利氣候的影響,會造成爛穗、空疪粒、畸形穗等。多數幼穗的穎花及枝梗會嚴重退化,抽穗后白稃多,甚至會產生只有穗軸,沒有小穗。
2.2 在水稻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和小孢子形成初期,如果遇到平均氣溫低于20℃或最低氣溫低于17℃,水稻生理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嚴重時將產生畸形谷粒和空疪粒。如氣溫過度偏低,持續時間長,危害更明顯。
2.3 稻田施用多效唑或2甲4氯鈉等激素型除草劑不當,特別是在水稻拔節后施藥、過量用藥,也會引起穎殼畸形。
3 水稻穎殼張開、不灌漿預防措施
筆者經連續兩年在永和鎮紅巖村、觀溏村、木孔村進行田間試驗和觀察記載,并通過咨詢專家和查詢相關文獻資料,特提出如下預防措施:
3.1 增施有機肥是前提
只有增加了有機肥的使用量,才能提高該類稻田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降低有毒物質的活性、提高稻田自身的解毒能力,從而達到防害增收的目的。
3.2 增施硫基肥是關鍵
由旱地改成的田塊種植水稻,在施基肥時使用硫酸鉀復合肥是最好的選擇。其目的主要是解決這類稻田硫元素不足,硫、砷比例失調,引起水稻砷中毒問題;特別是以前種植蔬菜、豆類的田塊,硫元素消耗多、砷元素富集現象嚴重,更應該注重硫酸鉀復合肥的使用,同時結合少施氮肥和磷肥。
3.3 調整水漿管理是巧勁
旱地改成的水稻田塊,其一般地勢偏高,灌溉條件也不好,多數是“望天水”田,所以容易因缺水、受旱、砷化物富集而產生危害!所以該類田塊應該在其幼穗分化期之前保證淺水灌溉、降低該塊土地中砷化物的濃度,從而減少砷中毒的危害發生。
3.4 巧施微肥是保證
歷年容易出現此癥狀的田塊,在水稻移栽后5-10d用“猛發兜”或“火苗”拌尿素撒施,在水稻分蘗末期和抽穗前后,葉面噴施“火苗”灌漿寶,能減少此病害的發生機率。
3.5 耕作制度改變是方向
由旱地改成的田塊種植水稻,由于長期旱作的土壤中,砷的含量有可能比較高,特別是用長期種植高產蔬菜的旱地變成稻田種植水稻后,就會產生硫元素不足,硫、砷比例失調,引起水稻砷中毒等危害的發生。這樣的田塊最簡單有效的選擇就是改為旱作,種植西紅柿、辣椒等經濟作物,其經濟效益也是非??捎^的。
作者單位:貴州省甕安縣永和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