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倩
引言
休閑農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主要形式和內容,農業文化產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方向,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文化的滲透與浸潤?!八崂婧t草莓采摘基地”和“本農佳開心農場”,就是榆陽區較典型的休閑農業發展形式。本文就休閑農業助推榆陽現代農業水平發展展開論述。
1 榆陽休閑農業發展的必要性
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滲透文化,把農業與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對于全面提升農業發展水平與層次,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都具有積極作用。榆陽區具有發展休閑農業的自然資源和有利條件,潛力較大。一是人文資源豐富。有紅石峽、鎮北臺等歷史古跡,文化底蘊深厚;城郊水塘、湖泊較多,廟宇群集,發展農業文化產業的特色資源富集。二是市場需求旺盛。榆陽區是榆林市政府所在地,隨著能源化工基地建設的推進和榆林百萬人口中心城市的建設,外地來觀光的人逐年增加,加之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大自然景觀和田園風光的渴望和追求越來越強烈,為發展休閑農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三是交通便利。全區村村通油路,日益完善的交通網絡為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較好的交通條件。
科學引導和發展休閑農業有利于促進農業集群發展,降低交易成本,獲得規模發展,推動技術創新;有利于增強區域競爭力,拉長農業產業鏈;有利于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2 榆陽休閑農業發展現狀
據初步統計,城郊以“農家樂”為主的休閑農業有100多家,主要集中在距市區30公里范圍內的榆陽、牛家梁、芹河、金雞灘、小紀汗、孟家灣、麻黃梁等鄉鎮。經營形式主要有三大類:一是休閑山莊類。以企業老板投資為主,主要提供特色食品、體驗農家生活、水上娛樂、文藝表演、垂釣和住宿等服務。如牛家梁的常樂堡山寨、聚景灣度假村、荷塘月色,芹河的“塞外家園”等。二是休閑農舍類。以農民為投資經營主體,利用自家庭院,主要提供觀賞田園風光、品嘗農家小吃等服務。如牛家梁的“雀攆樹”、“農家燉土雞”等。三是“開心農場”。以農場主投資為主,通過吸納會員和社會力量,集觀光、采摘、體驗、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家庭農場”,讓市民變地主,體驗耕作過程,享受綠色農產品。例如芹河的本農佳開心農場、桃花湖等。
總的來看,我區城郊休閑農業產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雖然數量多,但發展規模小,文化底蘊淺薄,大多數投資者缺乏周密的市場論證和發展規劃,造成投資決策的隨意性和開發的盲目性,致使同一區域內休閑農業項目開發模式雷同,除了有特殊的風景或人文風貌,其余都大同小異。從經營層面來看,一是定位不清晰。企業老板投資興建的“農家樂”,往往追求豪華,棄土從洋,破壞了“農”的環境,失去了“家”的氛圍,丟掉了“土”的情趣,背離了“農家樂”的內涵。二是特色不鮮明。多數“農家樂”側重于餐飲和住宿功能,觀光、采摘、體驗等內容少,鄉土風情、民俗傳統、名勝古跡等文化內涵難以體現。三是管理不規范。從業人員沒有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素質普遍不高;管理者對于如何經營、如何發展缺乏經驗;一些活動設施存在安全隱患,沒有安全制度和相應的安全措施。四是季節性明顯。我區“農家樂”經營受氣候因素的制約,有明顯的淡旺季,5至9月為旺季,營業收入占全年的85%以上,尤其在雙休日和節假日,接待能力接近飽和,其余時間則車少人稀。加之,受今年整體經濟運行低迷的影響,我區現有“農家樂”大多經營蕭條。
3 榆林休閑農業的發展思路措施
發展農業文化產業,必須以全新的理念為指導,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實現農民增收為核心,充分運用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的成果。
一是要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則,編制我區休閑農業發展整體規劃。定位應突出“農”字特色,做到樸素、自然、協調。把發展“農家樂”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發展“農家樂”要堅持以農民為主體,以農民家庭為基礎,同時,積極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發展休閑娛樂項目,逐步形成以休閑度假山莊為龍頭、綜合經營戶為骨干、單一經營戶為補充的產業格局。把發揮“農家樂”優勢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相結合。圍繞“農家樂”中“吃”的要素,發展壯大農村土雞、特種畜禽、漁業養殖,綠色蔬菜種植和小雜糧生產加工等產業。
二是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就我區城郊而言,根據自然優勢和人文特色,城區周邊以紅石峽、鎮北臺、青云寺等歷史古跡和廟宇為依托,突出邊塞文化、黃土文化和廟會文化,吃農家飯菜,攬榆陽勝景,發展旅游農業;東部以古塔、余興莊為中心,突出杏產業文化,吃農家飯,住土窯洞,發展生態農業;南部以魚河鎮金沙灣、寺伙溝為中心,建立時令性水果和特色瓜果基地,發展觀光、采摘農業;西部以芹河鄉酸梨海則村為中心,建成草莓、芝麻香瓜、綠色蔬菜采摘基地,開辦家庭農場,建設觀光、休閑、體驗、娛樂為一體的休閑農業;北部以牛家梁為中心,以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為依托,以荷塘湖泊為資源,發展水產業、苗木花卉等創意農業。
三要政策引導,資金扶持。休閑農業雖然具有第三產業的一些特征,但仍屬于現代農業范疇,要制定優惠政策和扶持辦法。政府要在土地使用、稅費、資金扶持等政策上給予優惠和傾斜,以文化引領休閑農業升級。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岔河則區域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