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蘭
引言
為貫徹落實自治州黨委農村工作會議及農業工作精神,適應新形勢需要,做好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本文主要根據我市實際情況,關于農業供給側改革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議。
1 “十二五”期間農民學歷教育情況
2011~2015年“十二五”期間,全州各縣農廣校共招收中職教育學生336人,是“十一五”的4.3倍;農廣校與疆內高校合作開辦高等教育,招收以村干部為主要培養對象的大學、大專學員179人。開辦的專業有設施農業、畜牧獸醫、農經管理、蔬菜園藝等專業,開展農民職業教育的縣市5個,占縣市總數的55%。
1.1 存在的問題:一是總體來看,巴州農民職業教育規模仍然較小;二是從辦學管理角度看,傳統教學模式難以突破,仍然以固定課堂的灌輸式教學為主,參與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夠普遍,實踐教學環節指導不夠。三是因擔任授課的以維吾爾語、兼職教師為主,對其教育能力和水平還未能客觀評價,對兼職教師的能力提升培訓處于空白。四是個別縣校因力量弱,對學歷招生有畏難情緒,宣傳不夠;對需求底數不清,招生規模較小。
1.2 建議:盡快推動“農學結合”,鼓勵農民通過“半農半讀”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職業教育,并納入國家資助政策范圍。
2 農村實用人才培育
“十二五”期間,2011~2013年全州以農廣校為主的培訓機構,共承擔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20750人,其中創業培訓400人。2014年起轉型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2012~2015年,巴州農廣校系統組織全州農民合作社創辦人、大學生村官、種養大戶等共440人赴沙灣參加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并認真做好參訓學員的跟蹤反饋,參訓學員積極性空前高昂,在社會上反響熱烈。
2.1 建議:通過對沙灣培訓學員的跟蹤調查反饋,認為高層次的專家授課對于開闊眼界幫助較大,但課程安排建議進一步增強實踐性,盡量增加適宜新疆當地產業的課程。
針對少數民族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師資力量薄弱的現狀,一是要加強少數民族師資庫建設,注意聘請科研單位、農業院校、以及退休的少數民族專業技術人員為兼職教師,二是加大對現有的、懂雙語的專職教師培養力度。除發揮師資庫的作用外,盡力選聘當地土專家、生產創業方面的能人充實到教師隊伍當中。
2.2 “十三五”期間農村實用人才教育工作思路:發揮整體合力,實現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系統的整合和優化。以增加總量、改善結構、提高能力為目標,建立多層次的教育培訓體系。按照“教育先行、培訓常在”的理念,努力構建經常性短期技術培訓、系統農業培訓和農業職業教育互相補充的教育培訓層次。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資源和培訓資源,努力建立“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部門協同”的資源管理模式,形成全州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作“一盤棋”的格局;建立并完善有利于培養、選拔、使用農村實用人才的各種機制,努力激勵農村實用人才健康成長。統籌規劃,“十三五”期間力爭每年培訓農村勞動力數量達9.5萬人次,培養農村實用人才1萬人。
3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
3.1 “十二五”期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成效和問題
自2012年起,農業部開始在全國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庫爾勒市為全國100個試點縣市之一。2013年博湖縣成為全疆職業農民培育的6個試點縣市之一。2014年,全州經自治區農業廳認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構11個(州、縣農廣校共10個),其中4個縣承擔該項目。2015年,巴州有博湖、庫爾勒市、尉犁、和碩、且末等5個縣市承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其中全國示范縣1個、自治區級項目縣4個。各縣均制定了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辦法;全州共有3521人接受系統教育培訓,其中生產經營型占81%;由縣人民政府認定新型職業農民410人。
3.1.1存在的問題:一是各縣確定的新型職業農民條件不一,同一產業認定標準有較大差距。二是項目經費使用中,對用于教學組織管理的費用無明確規定,給基層廣校工作帶來不便;同時對于承擔教育培訓指導任務的地州農廣校,工作經費無從落實。三是關于新型職業農民的認定、后期動態管理,進度各不相同,導致教育培訓、認定管理、政策支持三個環節脫節,使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整體工作受到影響。
3.1.2建議:一是明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經費的使用范圍,特別是對于承擔組織管理、指導督查等任務的機構,給予一定的經費鼓勵。二是考慮教育培訓“從種到收、覆蓋整個生產環節”的需求,盡早下達項目,便于項目縣及早安排教育培訓。
3.2 “十三五”期間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
加大對全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指導,調研制定適合全巴州各優勢主導產業的新型職業農民認定條件和標準,指導縣級推動各教育培訓機構規范以農民田間學校為載體的培訓基地建設,充分運用互動式、參與式教學方法,提升教育培訓質量。同時,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農村實用人才中,重視農民精神的培養,培養農民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意識,還要突出維護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促進民族團結和長治久安的主題,全面提升農民綜合素質。
2016年2月2日巴州農業工作會議上,博湖縣作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典型進行大會發言,著重介紹了以參與式、互動式教學方法為主的農民田間學校如何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當天下午召開的巴州農廣校工作會議上,部署了貫徹落實中央農廣校、自治區農廣校《關于加強農民田間學校建設的意見》,按照國家級項目縣建設3個、自治區級項目縣2個、未承擔項目的縣建設1個農民田間學校的要求,年內實現規范化建設。
作者單位:新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巴州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