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引言
國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經濟發展支撐,農村經濟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做好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最近幾年,隨著農村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大眾高度關注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農村財務管理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在全新的歷史實際,農村財務管理工作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在管理中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一定幫助。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高度重視農村經濟建設和發展,農村地區經濟形式進一步好轉。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大眾對農村財務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視。農村財務管理是整個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基礎,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農村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當前在一些地區農村財務管理依然比較混亂,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監督乏力,存在很多問題,我們重視現階段農村財務管理面臨的多種難題,采取措施促進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更好的開展。
1 農村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財務管理混亂,制度落實不到位
農村財務管理必須按照相應的規章制度開展工作,村集體日常開支、審批、資產管理都有其自身的制度,但是在很多村集體中,村干部在思想上存在對農村財務管理不重視,財務制度落實不到位,相互之間責任不明晰。在很多村集體中,村干部掌握村集體的財政大權,會計人員看村干部的眼色行事,導致會計核算不規范、財務信息不準確,不能真正反映村級財務情況。村干部離職時不進行財務交接,常常出現斷頭帳、呆賬和死賬現象。
1.2 農村財務管理約束機制有待健全,違法違紀現象屢有發生
對于農村財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建設比較晚,農村財務管理約束機制還不是很健全,再加上農村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水平有限,導致財務管理各項機制落實難度大,落實不規范。村干部違法亂紀現象屢禁不止。個別村干部不遵守財經紀律,借助職務之便,存在非法挪用、侵占集體資金的現象,一些工程項目的開支另行建賬甚至不登記。村干部在經手土地開發,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時,采取虛假保障、冒領資金、重復報賬和重復報銷等非法手段竊取集體資金,從中謀取利益。此外,一些村干部還存在坐收坐支的現象,將村集體的一些零星收入據為己有,隨意占有村集體籌集的資金,嚴重損害村民的切身利益。
1.3 農村財務公開不規范,群眾參與監督意識不足
農村財務公開是確保農村財務管理科學規范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具體農村財務管理公開過程中卻存在公開不及時,不全面,避重就輕的現象的,能不公開的就不公開。民主理財往往只是一個口頭上的說法,難以切實發揮出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形同虛設。在民主理財監督小組中,真正具備較強的財務知識的工作人員較少,能夠開展科學規范的理財監督人員更是少之又少。很多小組成員都不知道民主理財小組的作用,多數小組成員難以起到真正的監督作用。
2 農村財務管理對策分析
2.1 完善代管,規范農村財務管理
全面實行農村財務會計委托代理制度不僅是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而顯是開展農村集體財務公開和“三資”管理的堅實基礎。要積極規范完善財務帳薄單據,加強農村財務會計帳薄單據監督。年末要進行財產清查,確保帳實相符。要努力探索村集體資產資源的流轉機制,確保其保值增值。建立健全資產管理臺帳,在農廉網信息化管理系統逐條錄入,實行動態管理,不斷提高監管水平。通過三資管理系統,逐步實現對農村“三資”在線分析、實時監控、自動預警和信息反饋。代理機構要充分履行代理職能,資金、資產和資源等要全面代理。要進一步完善委托手續,明確崗位職責,嚴格操作流程,強化內部監控,落實責任追究,切實提高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2.2 進一步完善農村財務管理約束機制
首先,嚴格落實村集體財務開支審批制度。指導督促村集體完善財務開支審批制度,對村主管財務負責人、證明人簽名,按照規定的權限審批,履行民主理財程序后方可入帳。對確實無法取得正規發票的小額支出,須使用鄉(鎮)級統一規范的報銷單入賬;其次,嚴格實行村集體非生產性開支限額制度。交通差旅費、招待費、外出學習考察、報刊訂閱以及捐助贊助等各項村級非生產性開支,堅持量入為出、厲行節約、因地制宜原則,實行“定向、分類、限額”管理,禁止亂發津補貼;再次,嚴格規范集體資產資源、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和工程發包要按規定程序交易或實行招投標,簽訂的經濟合同必須報送鄉(鎮)代理機構登記備案。各鄉(鎮)要及時進行建賬和報賬,加快進入農村集體“三資”信息網絡監管平臺。各村建賬和報賬工作必須每月一次,禁止坐收坐支,確保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堵塞財務管理漏洞;最后,嚴格控制費用開支。嚴格控制學習、考察費用和其它管理費用等非生產性開支。不準開支行政招待費,嚴格執行村級招待費“零”開支制度。規范專項建設資金報賬工作,不得用于發放獎金福利或以勞務費、評審費、鑒定費、驗收費等名義變相發放獎金福利。
2.3 加強村級財務監管,力求實效
根據鄉鎮村級財務管理專項治理方面的問題,通過下發整改通知單的形式責令各鄉鎮限期整改。規范村級財務收支管理,設立村財鄉代管中心,村級各項資金全部納入專戶管理,實現實時跟蹤問效,杜絕一切不合理的支出,確保村級財務管理專項整治工作落到實處。同時,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依職責對財務進行監督,建立村務監督QQ群,群管理員將財務報表及時上傳至群共享,接受在外務工村民的監督。村民主理財小組對入賬憑證、支出條據進行嚴格把關,對財務收支有知情權、審核權、決策權。對不合理支出經查證屬實不予核準報銷,發現違反村內財務制度有關規定的應及時上報主管部門進行處理。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雙堠鎮經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