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林
引言
基層農技推廣工作,為農技推廣員與廣大農戶搭起了信息交流平臺,讓科技充分發揮作用,助農增收。筆者以參與者的角度,拾取一些心得,旨在交流。
近年來,臨桂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工作頗具成效,項目的實施給廣大基層農技推廣員提供了展現自身能力的平臺,為農民增收提供了科學保障,促進了臨桂區水產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本人以專家組成員的身份參與其中,多年的基層農技推廣工作拾取了幾點心得體會。
1 農技推廣顯成效,領導重視很重要
臨桂區管轄11個鄉鎮,161個行政村,有12.3萬戶家庭,農業戶數占9.1萬戶;總人口49.2萬人,農業人口占39.5萬人。臨桂區水產畜牧業以生豬和家禽及“四大家魚”為主導產業,以牛、羊、鵝等草食動物和鱘魚、黃顙魚、鯉魚、山蛙等水產養殖為特色產業。建有13個水產畜牧技術推廣機構,其中區縣級畜牧站1個、水產站1個,鄉鎮水產畜牧獸醫站11個。聘用水產畜牧專家6人,技術指導員85人。全區年出欄生豬40多萬頭,家禽4000多萬羽,水產品總產量17000多噸,2016年臨桂區畜牧站獲得全國首批“基層畜牧技術推廣示范站”稱號。能有如此成就,得力于基層農技的推廣、得力于領導的高度重視。在領導的決策下,成立基層農技推廣領導小組,局長擔任組長,設立基層農技推廣項目辦公室,負責制定項目的實施方案,落實各項工作,制定了人員聘用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多元化推廣制度等針對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制定和執行的多方考評辦法。這些措施的制定和執行,有效確保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2 足額經費是鞏固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成果的保障
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首先是人才建設,合理確定人員編制明確工作職責和要求,理順人事管理體制,完善改革模式,切實保證對基層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的財政投入,保證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履行職能所需的足額經費,方能確?;鶎愚r技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3 要指導別人,先充實自己
基層農技推廣工作少不了為科技示范戶、農民養殖戶提供技術指導。想要指導別人,首先要自我更新,學好過硬本領,具備豐富的學識和科學的養殖理念。眼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網絡信息突飛猛進,這就要求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更新、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與時俱進,不能固步自封,知識的獲取來自三個方面:是書本、網絡書屋;是異地參加培訓學習;是走進養殖場、養殖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總結提高,充實自己。
4 基層農技培訓需要強化
在基層農技推廣項目實施中,除了利用電視、報紙、多媒體、技術明白紙等必要的宣傳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培訓過程中,不可單純采取走過場式的短期培訓方法,一堂課的培訓模式往往是不夠的,要視情況強化培訓,采取多次多天培訓方式,直至科技示范戶、農民養殖戶聽懂、掌握為止,方有成效,方能達到培訓目的。
5 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才是完整的科技
部分池塘養魚的養殖戶,缺乏科學的養魚技術,他們憑借經驗以魚塘大小來定量養魚,卻忽略了池塘的深度、池水肥力、水溫、酸堿度、混養品種搭配等因素都會影響到魚的生長。還有一位山羊養殖示范戶,他聘請了江西的一位技術員幫管理山羊場,該技術員有一些飼養綿羊經驗,可是管理山羊卻不生效,因為山羊與綿羊有所區別,生物學特性、營養需要、地理環境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他沒有因地制宜的調整養殖管理策略。光有理論不行,僅憑經驗不夠,要理論與實踐經驗相結合才是完整的科學技術。
6 基層農技推廣涌現一批致富能手
科技示范戶黃國欣,飼養生豬200多頭,從2012年起至今,在技術員的指導下,黃國欣學到了現代科學養殖技術,每年都能賺到10多萬元,他感慨的說“是技術指導員幫助了我,是基層農技推廣讓我走上致富路”。在他的帶動影響下,周邊的黃運華、李田龍、李英光等多名農戶紛紛跟他養起豬來,也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都成了致富能手,特別是李田龍,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年出欄肉豬2000頭左右。
7 基層農技推廣助推生態養殖
隨著養殖業的發展,養殖污染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顯突出,許多養殖戶為了獲取利益以犧牲、損害、污染周邊環境為代價?;鶎愚r技推廣工作中,除了指導科技示范戶、農民養殖戶進行科學養殖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導養殖戶走生態養殖之路,宣傳水產畜牧業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養殖戶的養殖行為,提高養殖戶的養殖理念,發展清潔養殖、生態養殖。
基層農技推廣完善了基層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構建了基層科技人員與廣大養殖戶的信息橋梁,采取“專家+農業技術人員+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可以使科技示范戶及廣大養殖戶掌握科學養殖技術,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使農民增值增收,更新和提高科技示范戶和農民養殖戶的養殖理念,走清潔養殖、生態養殖之路,促進臨桂水產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桂林市臨桂區畜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