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文++余曉紅++王佛桑
引言
黟縣蠶桑發展初期的桑樹育苗主要采用傳統袋接法,在室外進行,受天氣條件、嫁接時間、砧木粗細等因素的限制較大,影響了嫁接的速度與質量,每畝苗圃二年成苗出圃量基本上在8000株以內,由于培苗規模小、效率低、產量低、次苗多、效益差,不能滿足蠶桑發展需求。
為加快良種桑推廣速度,提高培苗的經濟效益,因此對桑樹袋接育苗技術進行了較大改進。在爭取嫁接適期,提高嫁接速度,增加單位面積苗圃合格桑苗出圃量方面取得較大突破。
1 前期準備
1.1 苗圃地精細準備
冬季土壤封凍前,選擇日照充足、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土質松軟、排灌便利、便于管理又沒有檢疫病蟲傳染源的地塊做苗圃地,精耕細作,下足基肥。耕地深度依土質而不同,砂質壤土稍淺,粘土要深。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一般每畝施腐熟廄肥1000kg和總養分45%硫酸鉀型復合肥30kg,結合深耕把基肥翻入土中。耕后先打碎土塊,耙勻基肥,然后起畦,要求做到畦面平、土粒細。一般畦高15-20cm,寬100-130cm,間距30-40cm。
1.2 實生苗室內催芽
冬季土壤封凍前,將沙2×倫109等品種的雜交桑實生苗掘起或購入,留30cm剪去苗干,按大、中、小分別捆扎,置密閉性好的房間或地窖內,防干、防凍。如放在房間內,則要在地面鋪墊、四周圍塑料薄膜,地面薄膜上鋪濕稻草厚20cm,再把整理好的實生苗整齊排放在稻草上,頂層壓蓋稻草后灑透凈水再覆蓋塑料薄膜,密閉門窗,保溫15℃。每天檢查一次,如過干即揭膜灑水,若有霉變就及時翻堆,并噴灑1000倍25%多菌靈液。
1.3 良種接穗選貯
元旦過后即可剪取育711、農桑12、農桑14、強桑1號、大十等有市場需求的良種桑接穗。要求采穗區域無疫病,上年秋季采葉不過度,不偏施氮肥,枝條無病蟲害、冬芽飽滿。剪下的接穗放在能密閉、便通風、較陰涼、保溫保濕房間內。房內地面先鋪10cm濕潤沙土或稻草,穗條成捆直立其上,四周和上面蓋稻草,密閉門窗,溫度5-10℃,相對濕度75%左右,保證穗條不干枯、不提前發芽、不霉變。每天檢查一次,如發現濕度過大,就開門窗排濕,天氣過干時,在地面灑水補濕,溫度過高則開北窗使熱量排出,如有萌發即加強通風,排熱、排濕。
2 室內袋接
2.1 室內保濕袋接
嫁接在初春進行。當雜交桑實生苗根部皮層可以捏開時,即可嫁接,嫁接操作與一般室內袋接法相同。嫁接時室內要避風,避陽光直射。實生苗根莖交界處剪去枝干和過長的根,保留10cm左右做砧木,接穗頭一芽一個削面三面露青。削好的穗頭和砧木用濕布保濕;插接穗時手捏使砧木剪口處的皮層和木質部分離形成袋狀,然后皮層對皮層插入接穗,插緊、不破,確保接穗和砧木形成層緊密結合。如果砧木不易捏開,可將砧木剪口背面在木板上按一下,再用手連捏帶推,即可使剪口皮層與木質部分開成口袋狀。暫時不用的削好穗頭可用塑料袋密封放陰涼處保存,保存期為12h以內。接好的嫁接體可直接移植苗圃地或扎成小束,保溫、防干貯藏。
2.2 嫁接體室內圍膜愈合
暫時不能移栽的嫁接體,取便于搬運的簍、桶等,內面用干凈塑料薄膜緊密鋪墊,底層先放少量浸透水的濕稻草,嫁接體每20個整齊捆扎,穗頭對穗頭或根對根整齊堆放,最上層放少量濕稻草后將塑料薄膜包嚴置室內存放待移植。如果是移栽到大棚,則保溫15℃催芽。
2.3 高密度移栽地膜覆蓋
當嫁接體萌芽脫包,接口愈合后即可往大棚移栽。一般苗圃,當地溫穩定在12℃以上,選無雨天移栽。當時嫁接的可當即移栽,但接好到次日仍不能移栽的必須按2.2的要求貯藏7d以上再移栽。一般在嫁接后20d內移植完成。栽植時,在預先整理好的苗床上,開栽植溝,以行距30cm、株距6-8cm栽植,根部踏實,再用細土蓋沒穗頭,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四周壓嚴。
3 苗期管理
3.1 揭膜通風
待桑芽出土時,及時揭去地膜,以防灼傷桑芽。如果是提前在大棚中移栽,苗出土后應加強通風,一般晴天上午9-10點到下午4點左右,通風口要大,陰雨天通風口小開,遇寒潮侵襲要加蓋草簾防凍,白天揭簾透光,夜間蓋好蓋嚴,當苗長到10cm高,且外溫穩定在10℃以上時,即可逐漸揭開棚頂薄膜練苗。
3.2 水肥管理
苗床非干得顯白不用澆水,如遇大雨,應及時排掉積水。除施基肥外,應根據苗木生長情況及時追肥,一般苗期追肥2-3次。追肥可用尿素或人糞尿,第一次追肥在幼苗長出3-4片葉時每畝用尿素3-4kg,以后根據情況在桑苗葉色變黃之前施用。追肥應于晴天下午桑苗不潮濕時均勻撒施,施肥后用樹葉將苗木抖動一次,避免肥料沾在葉片上將其灼傷,然后淋水。
3.3 除草除砧芽
草要“除早、除小、除了”,一般在揭去薄膜后及時除草,以后根據草害情況進行除草。勤掰除砧木上長出的側芽,如苗木過疏的地方可在雨后進行移苗補植。
3.4 防治病蟲害
如遇蟲害可噴灑80%DDV1500-
3000倍或40%樂果1000倍液防除。對地下害蟲如地老虎、螻蛄等,可用75%辛硫磷乳油0.1kg兌水2kg,拌沙或細土25kg,制成毒土,傍晚撒于桑根附近,效果較好。遇霉爛應立即用80%多菌靈1500-2000倍液噴灑1-2次,保證成活率。
3.5 摘芯調控群體
當少部分苗木長到50cm高時,就要對這些長得快的苗進行摘芯控長。摘芯程度視苗木大小而定,即大苗多摘。首次摘芯后要注意及時疏芽,對于長得過快的個體要在新芽長出5cm以前實行再次摘去頂芽2-3cm,這樣既可以抑制它的過快生長又可避免下部側芽再次萌發。通過多次看苗摘芯平衡群體,使各個體均勻生長。如采苗葉要留頂梢10片左右,以制造養分,促進生長,最終使出圃量和優質苗率提高。
作者單位:
1.安徽省黟縣西遞鎮為民服務中心;
2.安徽省黟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