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磊
豫東地區是河南省最大的小麥主產區和重要的商品麥生產基地。根據全省近幾年小麥品種布局原則,在堅持品種類型多樣化和高產穩產為中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優質麥種植面積,又加上當前我國普通小麥生產已經過剩,而優質小麥市場需求嚴重短缺,因此發展優質專用小麥生產勢在必行。而發展優質專用小麥,不僅要保證優質條件下的高產,更要保證高產條件下的優質,才會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優質專用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就是優質專用小麥品種與高產栽培技術有機結合的種植模式。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路河鎮地處豫東平原腹地,商丘古城西南7.5公里處,地理位置優越,土質肥沃,適宜種植優質高產小麥,千粒重高,小麥面粉品質好,多年來曾受到市區和周邊鄉鎮的青睞。經過連續幾年的試驗和推廣,本人摸索出一套適合豫東地區優質專用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1 播前技術
1.1 選用高產優質品種
根據本地實際,通過試驗、示范、推廣已篩選出鄭麥7698、西農979等高產優質專用品種,并且在我鎮和周邊鄉鎮已大面積推廣。
1.2 播前精細整地,耕深耙透
近幾年小麥受旱、受凍的經驗表明,精細整地至關重要,尤其是深松、耕翻后的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增強,抗旱、抗寒效果明顯。通過精細犁耙,保住口墑,達到表土墑情適宜。
1.3 平衡施肥
“麥要胎里富”,播種前一定要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農家肥3000~5000 千克。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廣優質小麥專用肥,667平方米施優質小麥專用肥75 千克,鋅肥1 千克、硼肥1 千克。
1.4 科學推廣秸稈還田技術
近幾年由于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小麥秸稈還田技術進入千家萬戶,但是大多數農民因為省事、省力沒有科學操作,造成因還田量過大或不均勻發生土壤微生物和幼苗掙養分使田間出現黃苗、死苗現象;還有由于還田中的秸稈帶有病菌、蟲卵沒有殺死,導致地下蟲和病害嚴重發生等情況。因此在秸稈還田時,一定要做到還田量適宜均勻,一般每畝不超過300公斤秸稈;秸稈直接還田翻入土壤前,撒施一些氮肥,一般每畝撒施5-10公斤尿素,加速其腐熟速度。
1.5 強化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技術
種子可使用專用種衣劑包衣,也可以采取藥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用50% 甲基異硫磷或70%甲拌磷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預防全蝕病、紋枯病,用15% 三唑酮(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或15%三唑醇(百坦)拌種劑或10%己唑醇拌種劑。也可將殺蟲劑和殺菌劑各一種混合,按種子重量的0.3%拌種,以達到病蟲兼治的目的。
2 播種技術
“好麥在種”,小麥播量的大小應掌握以下原則: (1)“中間密兩頭稀”即瘦田宜稀,中肥田宜密,高產田又宜稀。(2)分蘗能力強、成穗率高的品種,播量宜少。稀植大穗品種,播量宜大。(3)墑情好的稀,墑情差的密;播種早的稀,播種晚的密。優質專用小麥品種最佳播期掌握在10 月5~15日。為了提高產量,要實行精量播種,播種深度以3~4 厘米為宜。(4)確保優質專用小麥集中連片區域化種植:實現一村一品,確保優質小麥品質達標。注重發展訂單農業,和面粉龍頭企業聯合,做到優質優價,充分調動農民種植優質小麥積極性。
嚴防機械混雜:在收獲、晾曬等環節,防止異品種小麥混雜,確保優質小麥的商品性
3 田間管理技術
3.1 苗期管理:及時查苗、補苗,劃鋤松土,并噴施麥田專用除草劑,一般噴藥時間在年前小麥三葉后或返青后至拔節前,選晴朗天氣,無風、無露,氣溫較高時噴藥較好。春節前澆好越冬水。
巧施返青期肥:實施氮肥后移技術,改返青起身期追施氮肥為在小麥拔節期追施氮肥,提高小麥的品質等級。根據年后小麥的生長情況,因地、因時、因苗分類管理。對于大穗品種或群體小的麥田,重施起身肥,管理上一促到底。但對于苗數較多的一類苗,或偏旺而未脫肥的麥田,則不施返青肥。應推遲到起身時追施,以控制無效分蘗,達到提高分蘗成穗率,增加畝穗數的目的。
3.2 用好拔節肥。年前群體控制在667平方米80萬以內,年后最大群體數量不超過667 平方米120 萬。同時結合追肥進行澆水。對旺長的地塊,進行深耘斷根或者進行化控。穗期管理:做好小麥“一噴三防”,澆好孕穗、揚花及灌漿水。為了提高小麥品質,要結合防病治蟲,進行葉面噴肥。在開花后到灌漿初期667平方米施用濃度為0.2%~0.3% 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與殺蟲劑或殺菌劑混合噴施,連用2~3 次,能夠明顯地防止小麥倒伏,延長葉片的光合作用。
3.3 防治病蟲草害,預防干熱風,延緩植株衰老,提高小麥千粒重和子粒品質。 綜合防治病蟲草害:對小麥的紋枯病、赤霉病、銹病、白粉病及蚜蟲等病蟲害,應及時防治。每667 平方米麥田可用10% 己唑醇20~30 毫升或25% 三唑酮可濕性粉劑20~25 克對水噴灑防治紋枯病。用三唑酮10~20 克(有效成分)對水噴霧防治銹病和白粉病。用戊唑醇乳油1000倍液或用80% 多菌靈微粉劑50 克在齊穗期至花后5天噴施可預防赤霉病。用2.5% 撲虱蚜可濕性粉劑或10% 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 倍液,或5% 啶蟲脒浮油30~50毫升/畝噴霧可防治蚜蟲。對影響小麥產量的野生燕麥、節節麥等雜草,采用化學除草劑和人工拔除相結合的方法,及時清除。
3.4 適時收獲: 蠟熟末期及時采用聯合收割機收獲,因為這是保持小麥籽粒產量最高和品質最優的時期,在這個適宜的時期內 收貨宜早不宜遲,俗話說:麥熟一晌,八成熟,十成收,做到豐產豐收,顆粒歸倉。
作者單位: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路河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