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典發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物特別是餐桌上的動物源性食品的品種和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目前,規模化養殖場的生產緩解了市場供求矛盾,但過分地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產品的質量,為了提高養殖戶養殖技術水平,做到生產優質、安全、畜禽產品,加強大寨肉牛養殖推廣技術勢在必行。同時進一步改善人類肉食結構,讓高營養、少脂肪的牛肉進入人們的餐桌,使其成為人民每天的肉食來源已成為當前及今后較長時期的任務。作為畜牧獸醫工作者,必須時刻清醒地認識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加快加強肉牛養殖是改善人類肉食結構必需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來,人群中三高人群逐漸增加,尤以中老年人多見,其次有不少青少年也大腹便便,這些都是身體不正常的表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痛風、腦梗塞等多個疾病以胖人多發,由于自身體重負擔大,表現為行動吃力、疲倦、困盹,屬典型的亞健康狀態。形成大胖子、大肚子的原因,除一部份其它原因(如疾病、遺傳)外,最主要還是因平時飲食上脂肪攝入過量。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放了生產力,加之生產關系的調整,人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由于人們的生活習慣,養殖業一直以重視發展生豬生產為主,糧食及農業副產物多了,生豬生產也得到發展,肉類增多,人們吃的也就多了,再由于農村實施土地承包種植責任制,在地里勞作時間大大縮短,上班族由于工資、福利收入被大大提升,百米路途也坐車,吃入的豬肉及脂肪被過多吸收,自然的就出現大胖子、大油肚。尤其是大量使用激素、添加劑等短期飼養、催肥的生豬肉品,吃的越多,對人的健康影響就越大。
1 加強大寨肉牛養殖推廣技術意義重大
野草、牧草是牛的主食,農作物秸桿等都是飼料來源,由于節約糧食,可以平抑糧價,從而促進社會穩定。改善人類單一的以豬肉為主的肉食結構,豐富人民“菜藍子”工程,促進人類身體健康,逐漸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的不斷增加,并結合人們出現的發胖等身體現象,改善肉食結構是廣大人民迫切的基本要求,人們需要吃牛肉(當然也包括羊肉、雞肉等),逐漸減少高脂肪含量的豬肉消費量,從而保障身體健康。牛肉、尤其是高檔牛肉,含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是今后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肉食品。但市場牛肉的銷售情況是,牛肉價高,但購買的人越來越多,供不應求。改善人民的身體素質:眾所周知,中國體育足球踢不贏西班牙、巴西等,除運動員水平外,最主要的是運動員的體質比不過人家,耐力較差,個子也較矮。巴西、西班牙等國家的人肉食以牛羊肉為主,牛肉中荷爾蒙含量高,長期吃牛肉,人的暴發力強,耐疲勞能力強。因此,改善肉食結構還能提高人體素質。
2 加強大寨肉牛養殖推廣技術的基本要求
從上到下,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增加投入。牛肉是人們越來越想消費的食品,需求量將隨著經濟的增收而增加。我國雖是畜牧業大國,其中肉牛業也有很大發展,牛的出欄量和牛肉量保持逐年增長勢頭,但牛肉產量只占世界上的11%,位于美國和巴西之后,雖居世界第三位,但以人均消費水平看,就落后得基本不可談了,城鎮居民人均購買約2.2千克,西藏自治區牛肉購買量最高,但也只達10.8千克,金額支出僅為50—100多元,而美國、巴西等國,人均購買肉牛達35—70公斤,金額為幾十至幾百美元,差距懸殊很大,根本原因是我國肉牛養殖落后,年出欄肉牛少,肉牛品種差,出肉率低。物以稀為貴,賣少買多,供不應求,自然價高,許多人又因經濟收入有限,買一斤牛肉的錢買兩斤豬肉都用不掉,自然又選擇食用豬肉了。因此,加快肉牛養殖,向市場提供量多質優的牛肉,是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的重要任務。各級政府必須加強領導與職能部門簽訂肉牛引種、繁育、飼養、出欄等責任狀,納入履職考核,兌現獎懲,將每年引種費、改良補貼列入財政預算或報請省、市支持,有條件時,對每年飼養5頭以上優良品種肉牛的農戶,給予適當的獎勵性補助或引導農戶購買養殖保險,以保證肉牛養殖快速發展。
3 我鎮肉牛養殖的存在問題
2016年大寨存欄牛6070頭,出欄:牛1811頭,牛肉產量235噸,產值635萬元。養牛帶來的經濟效益使養殖數量不斷提升,但是牛肉的質量卻不斷下降,且產品品質的口感嫩度、健康安全、藥物殘留等方面達不到人們的要求等,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所述。
3.1 肉牛養殖規模化程度不高,本鎮的肉牛養殖以散飼養為主,發展資金缺乏,養殖規模化程度程度低,發展受到約束,主要表現是抵御風險能力差,其次是不利于飼養調節和決策。
3.2 飼養技術水平低 ,由于專業技術指導人員少,制約了養殖戶科學養殖技術的提高,加之牛以千家萬戶飼養,統一飼養管理難度大,導致是育肥期長,肉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經濟效益不明顯。
4 加快肉牛養殖的措施
4.1 做好肉牛品種進行調查和鑒定,究竟有哪些品種,那些品種是優良的,哪些是應淘汰的,還要做好記錄存檔,還需哪個,哪幾個適合本地域養殖的品種,需要多少,引進作為本地黃牛的品種改良,以改善本地黃牛的產肉性能。
4.2 做好草地、輪歇地,地梗荒山荒地的面積調查,以最大限度地種植牧草等,滿足肉牛養殖的需要,指導農戶掌握秸桿氨化,飼料青貯技術,為肉牛飼養打基礎。
4.3 縣農業部門要加強對我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的管理。在肉牛飼養上,鎮站人員必須以書面形式,任務到人,責任到人,任務與年終考核,晉職、獎金、績效工資掛鉤,獎優懲劣,不予姑息。
通過上下努力,層層負責,真抓實干,各自發揮職能正能量,我縣的肉牛飼養一定能發展,一定能收到好效益,一定能為改善我縣人民的肉食結構做出應有貢獻。
作者單位:云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大寨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