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修全
引言
自我國大力推行封山育林的護林政策以來,森林資源總量呈現出了上升趨勢,杉木林成林面積也逐漸增大,但是多以中小徑材為主,直徑大的杉木林卻非常缺乏,還需要我們加強杉木種植發展,注重種植技術的全面運用,選擇合適的苗木品種,科學規劃設計,加強生產過程的管理,扎實做好營林育林工作,為改善我國林業結構,促進林業技術的前進發揮帶頭作用。
杉木是我國重要的林業生產品種,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經濟效益高,在各林區均有大量的杉木種植面積,也是我國林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杉木的種植技術一直是營林造林工作的關注焦點。時至今天,我國的杉木種植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但是造林水平卻還有待繼續提升。因此,不斷地通過杉木種植生產來研究發展種植技術,是我國林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1 杉木的發展現狀
我國是杉木的主產國,杉樹在植樹造林工程中被廣泛種植,是重要的速生林木品種,在我國南北林區的生產中占比都很大。在建國初期,我國的杉樹林業資源為社會建設發揮了重大作用。從目前的林業發展來看,杉木種植面積不斷地擴大,產量也越來越高,栽培種植技術也日漸成熟,自我國大力推行封山育林的護林政策以來,森林資源總量呈現出了上升趨勢,杉木林成林面積也逐漸增大,但是多以中小徑材為主,直徑大的杉木林卻非常缺乏,還需要我們加強種植技術的發展,做好營林造林中的杉木生產工作。
2 杉木的種植要點
杉木的生產種植在我國非常有優勢,管理、技術體系都比較完善,生產周期相對于其他林木品種也比較短,如果把握好了種植要點,生產效益回報不但明顯而且豐厚。在杉木種植生產的實踐中具體應該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2.1 加強杉木種子的選育
種子是苗木生產的源頭,必選選育質量較高的種子,才能保證出苗率和出苗質量。杉木的種子宜從成熟的優良杉木林獲取,一般來講,生長年限在20至25年之間的杉樹所結的種子質量最高,而且質量比較穩定,應盡量從長勢優良,形態筆直的杉樹來采集種子。種子采集后應注意通風干燥,保持水分在9%以下,盡快播種。此外,也可以從專業的育種基地購買適合本地區的杉木種子,如果種植規模不是很大,還可以從苗圃直接引進杉樹苗種植,降低育苗成本。
2.2 加強生產種植管理
發展林業,植樹造林,非一日之功。只有穩扎穩打,加強生產種植管理,做好實踐中的各項工作,才能順利地達成目標。杉木苗種植好后,應根據其生長情況,及時合理地進行人工引導,做好苗木撫育工作,其中,頭兩年的主要工作重心應放在除草,加強自然災害防治上。根據杉樹幼苗的根系入土比較淺的生長特點,除草盡量采用化學方法,以免傷害杉樹幼苗的根系。在杉樹生長的中期,一般是第三年以后,要把施肥促長作為生產管理的重點來抓,有條件的林區最好對土壤進行肥力檢測,合理地制定施肥方案,這樣既高效又經濟,最后,要根據杉木的生長密度,及時做好生態疏伐工作。
2.3 做好營林育林工作
在杉木的生產發展中,營林育林工作至關重要。首先,應針對具體的生產種植項目,科學合理地制定發展規劃,明確生產目標和生產責任;其次,要圍繞發展規劃貫徹落實好各項政策,在營林育林工作中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不斷地完善工作制度,集中精力攻堅克難,解決好生產中的每一個問題;最后,要加強對成林的保護管理,加強護林防火工作,嚴格控制采伐指標,在爭取最大的造林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充分考慮林區的整體生態建設情況,決不能采取資源枯竭型的發展模式,要生產一批才能采伐一批,要保證森林資源的保有量穩中有升。另一方面,要生產經營一定比例的大型材積杉木林,改善林業發展結構,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儲蓄能量,維持我國生態環境的多樣性。
結束語
發展杉木種植,要注重種植技術的全面運用,選擇合適的苗木品種,科學規劃設計,加強生產過程的管理,扎實做好營林育林工作,為改善我國林業結構,促進林業技術的前進發揮帶頭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生態環境急需改變的情況下,建設生態林業,發展種植杉木對提升森林覆蓋率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是唯一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改善自然環境的有效方法。我國對杉木的生產種植歷來重視,在未來的生態工程建設中也將會是苗木主角,我們要繼續發展好杉木種植技術,讓杉木生產在我國的林業建設中發揮頂梁柱的作用。
作者單位:賓縣萬人歡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