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蓉
2016年5月,國務院發布28家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名單。今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92家。僅隔一年,我國雙創示范基地數量增長3倍多,總數達到120家。
“雙創”的首要在“創”,核心在“眾”。雙創示范基地建設,不僅需要各示范基地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同時也需要國家各部門、各地方在制度和政策上大力支持和配合,為雙創示范基地的改革創新之路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為此,筆者提出以下四點建議:
賦予雙創示范基地更多的改革創新自主權。建設雙創示范基地需要改革先行軍和創新實踐者,建議賦予120家雙創示范基地更大的發展自主權、改革自主權和創新自主權,同時在示范基地建立容錯免責機制,給具有創新勇氣、敢為人先銳氣、蓬勃向上朝氣的改革創新者撐腰壯膽,支持他們擼起袖子加油干。
加強國家各部門和地方的政策協調力度。《實施意見》中有些政策舉措,單靠雙創示范基地自身的力量難以實現,需要各部門和地方政府在財政、稅收、金融、統計等方面給予政策配套,及時解決改革中各部門舉措不匹配、政策不一致問題。
加大對雙創示范基地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建議選擇若干條件較為成熟的雙創示范基地,試點建設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同時,建議將雙創示范基地作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經費的優先考慮對象,推動示范基地參與國家自上而下的重大科技項目創新,促進基于技術創新自下而上服務億萬老百姓生活的商業模式創新。
構建多元化的雙創示范基地考核評價體系。現有雙創示范基地涉及不同的區域、領域、產業和企業,三種類型的示范基地內部之間差異也比較大。建議分類別、分階段制定立體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細化考評重點和具體流程,發揮考核評價對雙創示范基地的引導作用。通過考評及時梳理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創新創業經驗,扎實推進既定改革舉措和建設任務,推動各項雙創政策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