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騁
“如果把無父無母的孩子稱作‘孤兒的話,就把有父母卻覺得缺愛的孩子稱作‘新式孤兒吧!”
在我說出這句話時,南小島沖著我笑了笑:“可能我就是‘新式孤兒。”我嬉笑著推搡她:“切,看你成天笑得跟瘋子似的……”但就在這一瞬間,我卻突然看見了她笑里的蒼白。
南小島是個家教很嚴格的孩子,從第一天上幼兒園起,她媽媽就教她如何把一筆一劃寫得好看,如何拼湊成一個大方優美的字。每一個筆畫、每一個字都被要求寫上百遍,若有一個字未達到要求,重寫。
上一年級時,小島一手標準得體的楷書贏得了各位老師的青睞,這樣的字自然也使小島的媽媽十分滿意。接下來媽媽就要求小島的考試了——必須考100分。小島是個聽話的好孩子,所以媽媽的要求她都做到了。
但這是一個沒有色彩的童年。沒有媽媽溫暖的擁抱,沒有爸爸悉心的陪伴,甚至她的腦海里只有媽媽怒斥的臉龐和爸爸若有若無的模樣。爸爸打電話給媽媽時,得先聽完他們談論家里的開銷,才輪到小島接電話。爸爸的聲音比媽媽溫柔些許:“小島,最近學習情況怎么樣?”小島含含糊糊地應付過去,寥寥幾句后,就結束了談話。
南小島的世界里大多是她媽媽的聲音。
“小島,這幾題做完后吃飯!”
“南小島!你到底有沒有用心?”
“南小島,你馬上就要上課了,磨蹭死了!”
“小島,今天挺乖,看的內容記住了嗎?來,復述一遍。”
……
南小島低著頭,眼睛耷拉著,完全看不出她平日里是怎樣的瘋癲。她緩緩抬起頭,陽光灑在她的臉上,卻暖不到她的眼神,她的心。她說:“你覺得呢?我……算‘新式孤兒嗎?”
我張了張嘴,沒有發出聲音,只是把目光投向了高遠的天空。
【評點】
作者行文簡潔,用身邊的人物詮釋了一個全新的名詞——“新式孤兒”,文章具有很強的社會現實意義。這很值得我們深思,一位家長應該怎樣去做才是合格的家長?我們的教育,應該怎樣尋求更有利于孩子成長的方式?簡單的描寫之中,包含著作者自己的觀點——父母機械的愛有時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陳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