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回放】
有網友爆料,2017年清明小長假,在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有游客追逐孔雀、拔孔雀尾巴毛”。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宣傳負責人曹志杰表示,并不清楚網友爆料的情況。動物園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稱,園方正在了解核實相關情況。這名負責人稱,園中孔雀可以近距離接觸,喂食和照相,“如果我們發現有游客傷害動物會馬上制止,園區內也有告示牌提醒”。
【素材解讀】
愛的最好方式,未必是擁有,讓其歸屬于公眾,歸屬于大自然,或許才是愛的最好存放結果。在野生動物園里拔孔雀尾巴上的毛,顯然就不是愛。想一想就知道,當孔雀沒了羽毛,光禿禿的,哪還有美感可言?所以,這樣的愛,實在是葉公好龍。從孔雀身上拔羽毛,也是殘忍的行為,會傷害到孔雀,孔雀也會痛。所以,愛它,請呵護它!愛它,就請不要傷害它!同時我們更應該認識到教育不僅博大精深也細致入微,它不僅存在于高深的書本中,也時刻流淌在瑣碎生活中。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對于孩子的成長比起書本和學校的教育更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恐怕沒有家長期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自私自利、不守公德違法亂紀的人。那作為家長,首先就應該以身作則,牢固遵守自律意識、公德意識、法律意識,樹立“家長權威”,以言傳身教引導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適用話題】
文明;愛護動物;以身作則;美應該靜靜欣賞;制度和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