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輝+趙小梅
摘要:立足澄城縣資源優勢,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推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以期促進農民增產增收,為新農村建設奠定物質基礎。
關鍵詞:資源優勢;特色農業;增收增效
趙小梅,陳麗輝. 陜西省澄城縣調整產業結構推廣特色農業[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08):6.
一、農業資源分析
1、氣候資源
澄城縣氣候特點是:光能豐富,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35 h左右,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為135千卡/cm2;熱量適中,年平均氣溫12.3℃,年平均≥0℃的活動積溫4615℃,≥10℃的活動積溫4060℃;無霜期,年平均200天左右。氣候資源能夠滿足多種作物種植,縣南可-年兩熟,沿山地區可-年-熟或二年三熟。
2、土壤資源
澄城縣土壤以婁土和黃土性土為主,占總面積的95%,土壤質地以中壤為主,通透性強,保水保肥,耕性良好,可適宜多種作物種植。
3、水利資源
經過多年的努力,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現有抽黃和石堡川兩灌溉條件體系,隨著溫泉抽水及小型水利設施的建設,機井不斷增加,微灌、噴灌等-批節水灌溉設施不斷完善和擴大,澄城縣的水利設施有了較大的提高,抗御干旱的能力不斷增強。
二、抑制農業發展的因素
1、農業科技投入量不足
澄城縣長期以來受傳統農業的束縛,加之近年來,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所剩勞動力都是年齡偏大和婦女,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不強,有的連常規的技術也落實不到位;還有-些村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不愿意組織培訓,或是使培訓流于形式,起不到培訓的作用,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新知識的傳播。
2、思想保守,商品意識不濃
地膜玉米是-項非常成熟的技術,它具有增溫保水的作用,-般年份可增產玉米150-200 kg,增收150元左右,除去地膜投資40元,凈增收100元以上,但多年來在澄城縣-直推廣面積不大,直接影響農民增收。
商品意識不濃,對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生產重視不夠。就拿蘋果來說,新西蘭、德國的出口量占總產的70%以上,而中國僅有10%左右,加之我們的農民不注意商品果的生產,而在銷售環節上摻雜使假,影響商品銷售。
3、廣種薄收,不注重效益
辣椒是我們過去幾年發展的一大經濟產物,在趙莊、羅家洼、劉家洼種植面積較大,曾經為農民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近兩年來,客商沒了,銷售困難了,效益不高了,究其原因:一是我們的辣椒種植面積大,農民不注意輪作倒茬,土壤中微量元素供應不足,病蟲害發生嚴重,導致產量低而不穩。二是品種混雜,品質下降。三是農民不搞精選,商品性明顯下降,影響客商的收購,也就直接影響到農民的收入。
三、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應把握的原則
1、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其要求我們的農產品按照國際市場的需要,生產無公害、綠色的高檔農產品。所以在調整產業結構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預測市場,引進新優品種,推廣無公害栽培技術,還要在提高質量品質、規模經營上做文章,按照市場需求組織生產。
2、堅持發揮地域優勢的原則
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戰略,根據各地實際著力發展果品、棉花、間套、大棚、優質小麥、玉米、畜牧養殖、種草等優勢農產品,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
3、堅持以效益為中心的原則
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心是提高經濟效益、增強農民收入。因此,要緊緊圍繞提高農業勞動產業率和經濟效益,縮減一些投資大、效益低的農產品種植面積,擴大有銷路、效益好的農作物,增加農民收入。在節本增效方面,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發揮肥料的最大增產潛力,減少化肥施用量,降低成本。
四、澄城縣農業結構調整的意見
1、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農民科技水平
農業科技工作要以市場為導向,以提高農業效益,改善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加大新技術的宣傳、培訓力度。每個村每年最少聘請有關技術人員對農民進行兩次以上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2、提高單產,穩定總產,適當壓縮糧田面積
澄城縣每年種植糧食面積不少,但單產低而不穩。澄城縣是渭北旱塬,旱是限制糧食高產的主要矛盾。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廣實用增產技術,大力推廣地膜栽培技術、節水灌溉技術、配方施肥技術,切實保住地下墑,為高產奠定基礎,提高糧食單產,保證糧食總產,就能拿出一定的面積發展多種經濟作物。
3、發展經濟林果,推廣高新農業
近幾年,桃、杏、核桃、葡萄等高檔雜果市場日漸升溫,呈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市場競爭力。澄城縣具有較大面積的荒山、荒坡,加之退耕還林項目的實施,為發展經濟林果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一是在水利條件好的小水灌區,發展設施農業,引進新、特、優品種,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二是開發臺源坡地,澄城縣有大面積的臺源坡地,利用退耕還林發展特色經濟林果。
4、發展立體農業、提高土地產出率
澄城縣多為一年一熟,要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就必須走立體農業之路,發展和推廣間作套種,改善種植業內部結構,變一年一熟為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澄城縣在間作套種方面有了成功的經驗,寺前鎮韓家洼村種植的西瓜套玉米,西瓜每畝收入2000元左右,玉米畝產1200斤,且種植的玉米投資少,不需要購買地膜,肥料投入也有所減少,這樣,每畝地的凈收入在2000元以上。還有西瓜套種棉花,西瓜收入2000元左右,棉花收入1000元以上,每畝地的凈收在2500元以上。澄城縣西瓜面積較大,大約3萬畝左右,如果將這3萬畝全部搞間作套種,將是一筆可觀的經濟收入。西瓜套種蔬菜及其它的套種方式在澄城縣都有,我們必須要加以總結,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