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教學及業務拓展三個關鍵環節;理論教學的學時學分占整個培育課程的比重較大;理論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培育結果的成敗。該文就如何做好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的理論教學工作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職業農民;培育項目;理論教學;方法技巧
安延清. 淺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工程理論教學環節的方法與技巧[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08):8+11.
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教學及業務拓展三個關鍵環節;理論教學的學時學分占整個培育課程40%的比重;理論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培育結果的成敗。新型職業農民是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具有一定的產業規模、較好的文化素養、較高的實踐技能、較強的職業素質,但同時存在著年齡結構偏差太大(18-55歲)、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初中-本科),接受知識的能力反差較大等特點,為理論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在新型職業農民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與方法,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達到滿意的培育效果。在此,筆者就三年來在新型職業農民理論教學過程中所總結的一些技巧與方法與讀者進行交流。
一、課前準備疏而不漏
沒有準備就是準備失敗,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不打無準備之戰,教學也是如此。首先要做好調研工作,摸清農民的培訓需求,是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理論教學的基礎。在做調研時,要制作好相應的表格,如職業農民培訓需求表、職業農民基本情況調查表等。
其次是做好每門課程教學計劃、教學方案、教學課件(PPT)、作業及考試安排等細節性的準備工作。
第三是選聘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優秀教師。職業農民由于他的特殊性,在選聘職業農民教師時,需要選聘哪些既擁有農業專業方面的知識、又要有教育方面的經驗,還要懂得農民心理方面的知識等諸多因素為一體的綜合性復合型優秀教師。由于農廣系統的人員配備與工作的特殊性,具備上述特點的教師為數不多,所以必須從社會上擇優選聘,務必多方了解,方能聘到優秀教師。
第四是教材的選擇。公共基礎課一般選擇國家或省編統一教材,專業理論課宜選擇具備符合當地產業發展的地方性教材。
第五是培訓場所(教室)的選擇要考慮周到。各地農廣校在為職業農民理論課程教學時,大多是采用學員免食宿高強度集中培訓,一般都是在商務酒店舉行,培訓場所穩定性較差。在開課前一天一定要檢查培訓場所的投影、音響、燈光、桌椅板凳等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確保教學能夠如期順利進行、保質保量完成理論教學任務。
二、教學內容簡單實用
在教學內容的編寫與安排上,要盡量做到簡單實用。由于農民的直線思維模式比較直觀,在對待學習的態度上與在校學生有很大的區別。他們想到的是來學習能夠收獲到些什么?能得到什么結果?所以,一些理論研究性的知識,高深的理論,他們不感興趣,他們想要的是簡單易于接受,在生產中能夠馬上解決問題和見到效益的實用技術,和對生活能夠有所幫助的社會知識。
另外,農民家中的雜事非常多,在時間上都不想瞎耽誤工夫,對他們不適用的課程安排及不實用的技術知識,引起不了他們的興趣,也是不會買帳的。這也是不少大學教授為農民授課,效果較差的原因,因為他們所講的知識屬于研究性范疇,農民理解不了。因此,我們教師在做課件時盡量要多用圖片說明,直觀明了,使學員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學了能用,這樣就能夠發揮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三、室內教學氣氛活躍
農民學員,每天在廣闊田地里生產勞作,呼吸的是田間的新鮮空氣,看到的是遼闊的天空和大自然賦予的自然美景,習慣于人身行為的自由性。一旦把他們組織起來坐在教室里,幾十個人甚至上百人在一起,其氣氛對他們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思想上會有一種壓抑感。所以,在室內授課,教師要注意調節課堂氣氛,一定要做到學習氣氛活躍。
怎么才能做到氣氛活躍呢?首先,要掌握熟練的授課技巧,懂得學員的心理。課堂上怎樣才能夠引起學員的重視?教師在出場時,就要體現出精氣神的沖力,要以飽滿的熱情和信心亮相;第一聲問候聲音一定要嗓音洪亮,以自我為中心形成一個巨大的能量磁場,一下子就把全體學員的目光和注意力吸引到身上。不少專家缺乏專業教學的經驗,雖然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非??赣?,但忽視了課堂氣氛的調節,在第一聲問候時底氣不足,聲音低沉,以至于整節課下來,課堂秩序混亂,教學效果不好,玩手機、相互聊天等現象屢見不鮮。
在教學內容備課上,整門課程的框架內容要背的滾瓜爛熟。在內容安排上,每節課要有兩個提問的問題,有兩個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兩個故事,還要同時感謝兩個對象(比如感謝政府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交流學習的平臺云云)。在教學形式上,不拘一格,不呆板、不照本宣科,多注意互動交流。
四、教師形象平易近人
人的第一印象關乎著別人對你是否認可、是否信任。教師形象在教學過程中直接影響著授課效果,如果教師形象不合時宜,得不到學員的認可,那么你上的課學員也就不會認可,授課效果自然會大打折扣。教師的授課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自我銷售的過程,你的理念和知識讓學員買賬,就必須首先樹立一個好的形象。人們一般都喜歡和自己處在同一級別、比較熟悉的人在一起交流溝通。所以,給職業農民授課,也要講究入鄉隨俗,打扮上不要過于正統,西裝革履、濃妝艷抹都會疏遠你與學員之間的距離。做到平易近人,面帶發自內心的微笑,臺下多與學員交流溝通,和學員打成一片,會給學員一種真實親切的感覺,你的授課效果自然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在學員心中的地位也會不斷的提升。
五、教學語言通俗易懂
為職業農民上課,在語言上一定要多用樸實口語化的語言,少用書面專業術語,語言要平實、直白,通俗易懂,便于記憶。盡量用普通話,少用方言,吐字要清晰準確,語調要抑揚頓挫,突出要強調的內容,不能長時間用一個頻率的聲調,避免學員產生聽覺疲勞打瞌睡。課堂上可以恰當運用幽默詼諧的語言來調節課堂氣氛,講講與課程內容相關而又寓意深刻的小故事或者與課程有聯系的社會話題,都可以引起大家的興趣和共鳴,起到很好的傳播知識的良好效果。
六、課堂秩序松緊有度
課堂秩序是理論教學成敗的關鍵,課堂秩序好,可以提起教師的授課積極性,可以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相反會搞的一團遭。農民是組織性相對較差的一個群體,思想得到統一性和遵守規矩的程度都不及在校學生,不能像要求中小學生那樣要求職業農民坐在課堂上。有很多地方用不允許學員帶手機,接打電話,來回走動等條件來約束學員的行為,一開始就把學員推到了教師的對立面,給某些學員造成逆反心理,可想而知授課效果是否會達到如期的目的?因此,對待農民學員要維持好課堂秩序,必須要做到松緊有度,正確引導學員自覺遵守課堂紀律。
首先要打預防針,比如手機問題,可以先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趕緊用手機處理最為緊要的事情;然后讓大家把手機放在關閉或振動狀態。針對學員之間相互說話的現象,可以提醒學員,邀請他們站起來先說,這樣相互溝通后會讓學員感覺到及民主又受到尊重,違反課堂紀律的現象會大大降低,課堂秩序自然會顯得井然有序。在授課時間上,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時間的和準確度,一般每節課以50分鐘為宜,要準時上下課,做到不遲到、不拖堂,讓學員形成一個守時誠信的良好習慣。
七、學考結合注重效果
考試和考核是檢驗理論教學水平高低的尺度,所以,建議在職業農民培育過程中理論教學的每一門課程都要及時進行考試或考核。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檢驗學員的學習程度,二是為培育項目留下重要的文字資料培訓證據??荚囶}以面廣簡單為宜,主要目的是促進學員對知識的掌握,考核以學用結合、解決生產或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主。同時做好文字材料的收集工作,最為重要的是報到冊、簽到冊、試卷、音響資料等檔案資料。要去掉以往不少單位培訓完就完事,什么資料也沒留下的不好習慣。
八、跟蹤服務學以致用
銷售不跟蹤等于一場空,教學也是一樣,不做好跟蹤服務,學員回去后,一個月會把學到的知識忘得一干二凈,所以,做好跟蹤服務工作非常必要。學員學習主要是學以致用,要把科學(或實用)技術轉化為生產力,解決實際生產或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才是我們培育職業農民的教學目的。我們培育單位也要樹立起客戶思維,處處為我們的學員著想,時時為客戶服務,幫助他們得到他們所想要的,我們就會得到我們所想要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