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忠+肖秀芳+葉波
摘要:倍澤微生物肥料是一種融有益微生物、有機肥、無機肥于一體的“三合一”肥料。施用復合微生物肥料有利于實現有機肥、無機肥和微生物的緊密結合,產生互促作用與效益。近幾年來,復合微生物肥料應用日趨廣泛,相關產品的開發應用使得肥料行業擴展進入到一個全新領域。為實地測試倍澤復合微生物肥料在黃陂區水稻上的應用效果,為其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依據,特進行了試驗。
關鍵詞:倍澤微生物肥料;水稻;產量;肥效試驗
黃建忠,肖秀芳,葉 波. “復合微生物肥料” 在水稻上的肥效試驗分析[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08):21.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與地點
試驗時間:2015年5月至2015年9月。
試驗地點:設在王家河街鳳凰村。
1.2 供試土壤
試驗地土壤屬黃棕壤土類,砂泥土土種,質地中壤,常規方法檢測耕層土壤:有機質12.3 g/kg,堿解氮66 mg/kg,有效磷7.3 mg/kg,速效鉀181 mg/kg,pH值7.3。
土壤測試方法:有機質—重鉻酸鉀容量法,全氮—凱氏蒸餾法,堿解氮—1N氫氧化鈉擴散法,速效磷—0.5M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1N醋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pH值—電位法(土水比1:2.5)。
1.3 供試肥料
復合微生物肥料(有效活菌數≥0.2億/g、總養分≥15.0%,武漢瑞澤園生物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1.4 供試作物
中稻(品種:紅香優68)。
1.5 試驗設計
處理1(對照):底施30%復混肥料50 kg/畝;
處理2(等量):底施復合微生物肥料50 kg/畝;
處理3(等價):底施復合微生物肥料42 kg/畝。
試驗設三個處理,3次重復,共9個小區,小區面積20 m2,筑隔離埂,埂高30 cm,寬40 cm,埂上覆尼龍以防串肥水。四周設3 m保護行。
追肥統一施用,即移栽后7-10天施尿素10 kg/畝作提苗肥,穗肥施尿素5 kg/畝、氯化鉀7.5 kg/畝。(注:1、30%復混肥料價格1850元/噸,復合微生物肥料2200元/噸。2、30%復混肥處理為1、5、9小區,等量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為2、6、7小區,等價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為3、4、8小區。)
1.6 試驗過程
1.6.1 播種與施肥。4月17日大棚播種育秧,畝播量3.5斤,5月20日施底肥,5月21日移栽,每畝插17600蔸(每小區528蔸)。5月29日施提苗肥,6月15日排水曬田,7月8日曬田結束后灌水施穗肥。
1.6.2 病蟲害防治。6月15日分蘗期防治稻縱卷葉螟及雜草,畝用福戈3代加二氯喹磷酸兌水60斤噴霧;8月6日抽穗期防治三代稻縱卷葉螟、飛虱及稻曲病,畝用稻騰30 mL、毒死蜱及三環唑各100 mL兌水100斤噴霧。
1.6.3 苗情調查。6月30日按小區進行定株調查,畝分蘗苗數為:1小區42.9萬,2小區29.5萬,3小區30.9萬,4小區33萬,5小區37.3萬,6小區27.8萬,7小區25.6萬,8小區26.4萬,9小區35.2萬。
2 結果與分析
2.1 經濟性狀分析
2.1.1 不同處理對有效穗的影響。各處理有效穗在20.1-15.8萬/畝之間,相差4.3萬,最高為30%復混肥處理的1小區,最低為等量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的3小區。各處理平均值:30%復混肥處理為18.3萬,等量復合微生物肥料為18.4萬,等價復合微生物肥料為17.4萬,最高和最低相差1.0萬;與30%復混肥處理相比,等量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畝增加0.1萬穗,等價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畝減0.9萬穗(見表1)。
2.1.2 不同處理對穗粒結構的影響。30%復混肥處理第3小區結實率最高為119.4粒,分別比其它區多3.7粒-16.5粒。各處理平均值:30%復混肥處理為108.2粒,等量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為110.8粒,等價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為115.0粒,30%復混肥處理最低(見表1)。
2.1.3 不同處理對千粒重的影響。在本次試驗中九個小區選用統一品種(品名為紅香優68),千粒重在28.1-28.6 g之間,相差不大,其中30%復混肥處理平均28.4 g,等量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平均28.6 g,等價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平均28.1 g(見表1)。
2.2 產量分析
各處理實際產量數據表明,30%復混肥處理平均畝產596 kg為最高,比等量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高18 kg,比等價復合微生物肥料處理高43 kg。方差分析顯示,各處理產量差異不顯著(見表2、3)。
3 結論與建議
方差分析表明,各處理間產量差異不顯著。
復合微生物肥料適宜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田塊使用,本試驗田塊肥力比較低,其作用未充分發揮。在中稻實際生產中,復合微生物肥料用量要根據田塊肥力適當調整。
復合微生物肥料在改善耕地質量,減少化肥用量,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等方面有積極作用,符合現代農業用肥要求,值得大力推廣。
本次試驗達到了總體設計施肥量。一是采取“一基二追”的方法,基肥為試驗對照肥,追肥為提苗肥及穗肥,二是氣候適宜,溫度適宜,光照充足,前期發苗早、分蘗多,但后期成穗不高,結實率普遍偏低,成熟后,熟相好、葉青籽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