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區域內農民種植面積比較大的幾個玉米新品種,依據各自品種特點特性的要求,采取一組重復并高密度和低密度分開種植的方式,通過在同一地點、同一種植小區面積、同一技術管理種植模式的種植,綜合不同品種的抗逆性、抗病性和對高、低不同密度的品種用不同的對比品種的考種、實收等對比試驗結果,找到適合區域氣候特點和土壤特性的玉米新品種。通過這個試驗,發現高密度組和低密度組各有三個品種在今年高溫、多雨的條件下表現較好。通過試驗為農民種植玉米選購玉米品種提供參考,避免因盲目選擇品種造成不必要損失。
關鍵詞:玉米;新品種;試驗
李公民. 安徽淮上區玉米新品種種植試驗[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08):23.
現在玉米品種的多樣性,廣告宣傳的夸大性對農民種植玉米的選種造成很大的因惑,因選種不當造成農民絕收和農民上訪維權的現象幾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因此利用科學技術對玉米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加大對農民選種的引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試驗點:淮河種業有限責任公司
1試驗前期準備
試驗地點:蚌埠市淮上區淮河種業新品種示范園。
填報日期:11月7日。
試驗標準:小區面積333 m2,行數10行,行長55.5 m,高密度:5000株/畝,低密度:3500株/畝。
對照品種:高密度組,鄭單958;低密度組,隆平206。
2 田間管理
前茬作物:小麥;播種方式(套種或直播):直播。
播種期:6月18日;間定苗日期:7月8日。
基肥:沃夫特黑珍珠復合肥(17-17-17)50 kg/畝。
追肥(次數,時間,肥料名稱,數量):7月4日追施尿素25 kg/畝,7月20日追施尿素10 kg/畝。
灌溉情況(時間,次數):8月1日噴灌一次,8月19日噴灌一次。
收獲期:10月7日。
其它:7月2日噴施苗后除草劑“耕杰”除草,7月15日再次噴施一次。
防蟲:7月25日噴施“杜邦康寬”防治玉米螟等害蟲。
3 試驗期間的氣候情況
以距試驗地最近的氣象臺氣象資料為準。本試驗地位于淮河北岸15公里處,6月1日到6月5日降水65 mm,6月11日整地,6月12號降水12 mm,6月15日雷陣雨降水16 mm,一直到6月17日重新規劃小區線,6月18日晚播種完成。6月20日晚開始降雨,到6月21號下午18點,兩天降水136 mm,試驗地普遍積水。6月23-24日再次降雨17 mm,6月26日降小雨,6月27日調查苗情,大部分土壤水仍處于飽和狀態。6月30日到7月22日一直是陰雨相間,陽光寡照,使得玉米幼苗生長發育受到影響,植株偏矮小,發育較晚。7月22日后一直到8月1日連續10天氣溫超過35℃,早抽雄吐絲的品種受影響結實不太好。總之,先澇接著高溫,后期干旱,對玉米生長發育極為不利,致使產量較往年有所降低。
4 觀察記載(物候期等記載)
5 結論
通過田間試驗,結合室內考種匯總,在今年多災的年份,實際畝產超過千斤,實屬不易。全玉1233,偉科966和廬玉9105三個品種,畝產均達千斤以上。在新品種展示試驗種,高密度組表現優異的前三位品種是廬玉9105,農大372和裕豐303;低密度組表現優異的品種是偉科966,全玉1233和橋玉8號。兩組試驗結果趨勢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