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
淑女必書女。
閱讀是一種精神的按摩。當合上書的時候,你一下子蒼老又頓時年輕。菲薄的紙頁和人所共知的文字只是由于排列的不同,就使人的靈魂和它發生共振,為精神增添了新的鈣質。
——畢淑敏
運用點撥:了解了畢淑敏的多重社會身份及她的創作情況,相信每個人都會心有所動,經歷對我們的寫作是一種財富,我們要努力讓經歷豐富起來。我們在看似固定的生活中,也要盡可能地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多一種身份,就會多一種經歷;多一種挫折,就會多一種閱歷;多一份學習,就會多一份積累。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
畢淑敏的散文,講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平常小事,具有真情實感,同時又能揭示生活的豐富底蘊。在生活中,我們也要熱愛生活,勤于思考,學會觀察、善于分析,捕捉一些獨特的寫作素材。
當然,這些寫作能力不是一蹶而就能學到的,需要做到厚積薄發,多閱讀,多思考,多積累,多動筆;做到熱愛生活,用心寫作,相信你的寫作水平能大大提升。
2.很多讀者跑來問我,在電子書橫行的今天,我的創作,有沒有受到影響?而我,有沒有把閱讀方式變一變?其實,很多東西一旦發明出來,是很難再被取代的。在我看來,書也一樣。握著手機看書和捧著書本讀書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當然,在電子書城里看評論去下載一本書,和在書店的書海里翻到一本書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書店里的書,開放程度是毫無保留的。你可以不聽任何人的意見,去尋找一本你真正喜歡的書;你可以通過自己的審美,去翻一翻其中的段落;你可以通過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看精美的裝幀,甚至可以湊上去聞一聞,書頁間那一股泛著歲月溫潤的暗香。
——一路開花
運用點撥:隨著電子時代的到來,閱讀變得更加便捷,只需用手指輕輕一點,就能在手機等工具上完成閱讀。正因為此,書店也在城市的繁榮中逐漸式微。可是作者卻認為書是無法取代的知識載體,而書店也只是暫時遠行,總有一天還會回歸生活,支撐起人們的精神世界。那么,對你來說,你更支持哪種閱讀方式呢?
(曹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