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溪的冰

中考結束,同桌楊泉沒有考上高中。我去省城上高中的那天,她來送我,悄悄對我說:“我夢想在省城開一家進口化妝品店。”
我驚訝。她家經濟條件不好,何況,她一小鎮姑娘連進口化妝品的影子都見得少,怎么開?可她的眼神那么閃亮,我還是忍不住與她擊掌加油。
過些日子,她給我打電話,說到了省城,在一個商場做保潔員。周末,我去看她,沒想到她正挨主管罵。
原來,在某化妝品柜臺前,她聽導購員向顧客介紹產品,著了迷,拖把不小心把化妝品掃到地上,打碎了,要賠2000多元,相當于她兩個月的工資。
主管氣沖沖地走了,她卻朝我露出開心的笑:“今天我在導購那悄悄學了好多。”她跟我介紹起各種護膚品與化妝品……我很難相信,短短幾個月,她竟然偷學了這么多。“可你沒錢了,怎么辦?”“沒事,每天吃幾個饅頭就行。”她眼睛一挑,滿臉陽光。
大概一年多后,她說她要到一家化妝品店打工了。在店里,她最賣力,什么事都搶著做。漸漸地,老板告訴她一些進貨渠道以及代理事宜。
我高中畢業那年,她終于在大賣場的角落里有了一個小店,4平方米。我去時,她正耐心地向顧客講解著,妝容精致的臉上帶著微笑。那一片她的店最小,但生意最好。
大二暑假,我再去看她,她的店面擴大了100倍,而這不過兩年時間。我看著她進行員工培訓、任務分配,難以相信眼前的她是那個沒考上高中的小鎮姑娘。
一天,我們逛街,廣場中心的液晶廣告牌正播放某位明星吹彈可破的美肌,做的廣告正是她代理的化妝品品牌。我說:“看,你的偶像。”她笑:“我不是她的粉絲。我只做夢想的粉絲。”
最近,她又有了新的夢想,去印度學習瑜伽,然后回來開了一家印式瑜伽館。瑜伽館坐落在臨江高檔寫字樓的48層,落地玻璃墻仿佛就架在江上,船只在江面前行,隔著近200米的高空距離,高遠壯觀。
她說,這風景就像夢想,以為很遠,其實近在咫尺。我說,可很多人終究還是邁不開這咫尺。
“那是因為他們對夢想不夠愛,還不是狂熱粉絲。”她一邊系起雅致的藕荷色窗簾,一邊隨口而出。
這個初中畢業的小鎮女孩,何時成了人生的哲學家?大概,認真追夢的過程,自帶強烈的治愈力吧,治愈自卑、迷茫、弱小,還有與生俱來的偏見。
(摘自《伴侶》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