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繡金匾》這首鋼琴曲作品以鋼琴的演奏技巧充分地體現出了人民對毛主席、朱總司令和八路軍將士的愛戴之情,同時也將我國傳統民間音樂的特色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演奏者在演奏這首曲子時需要注重從各方面加以把握,這樣才能收獲最佳的演奏效果。
【關鍵詞】鋼琴曲;《繡金匾》;演奏方法
【中圖分類號】J648 【文獻標識碼】A
我國鋼琴曲的創作在五六十年代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個時期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鋼琴曲作品。而后進入“文革”時期,改編鋼琴曲成了主要一種被允許保留下來的鋼琴藝術創作形式。鋼琴曲的改編,主要是以古典傳統民族樂器和民歌及其旋律為主,其中陜北民歌被用以改編的數量比較突出,如《翻身的日子》、《《山丹丹開花紅艷艷》、《蘭花花》、《繡金匾》等。鋼琴改編曲在我國改革開放后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展現出來。下面本文就以王建中先生的鋼琴改編曲《繡金匾》為例展開分析。
一、民歌《十繡金匾》和鋼琴曲《繡金匾》簡介
(一)民歌《十繡金匾》的創作歷程
1936年,汪庭友通過借助甘肅慶陽民間歌曲《繡荷包》的曲調及其結構創作了《十繡金匾》這首曲子。起初,這首曲子主要是描述男女愛情的,后經改編被人們廣泛傳唱。曲子有80句民歌,多數是歌頌人民對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及其八路軍子弟兵的喜愛。
(二)鋼琴曲《繡金匾》的由來
我國著名鋼琴家、作曲家王建中先生于1972年至1974年間根據陜北民歌《十繡金匾》的曲調和旋律進行了改編,并形成一首新的鋼琴曲。這首改編的鋼琴曲作品篇幅不長,旋律明朗清晰,結構為三部曲式,保留了原來民歌的曲調,以鋼琴創作技法展示了新穎、獨特的藝術效果。根據民歌改編成為鋼琴作品,這一做法在20世紀70年代尤其盛行,王建中先生在這一時期創作出了許多優秀的鋼琴改編曲,如《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繡金匾》、《翻身道情》以及根據民族器樂曲改編的《梅花三弄》、《百鳥朝鳳》等。他所創作出的鋼琴作品在我國鋼琴曲庫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作品所呈現出的不同和聲運用、三度和弦、多音和弦、簡潔的織體結構等特征,使得我國民間音樂又能得以鋼琴的形式形象生動、聲情并茂地展現出來,這是非常值得專家和學者重視的。
二、鋼琴曲《繡金匾》的結構闡述
《繡金匾》這首鋼琴曲的結構主要是復三部曲式,調式是降B商調式,四分之二拍子,一共61個小節。其中,第1—26小節為第一部分,基調稍緩,速度較慢,采用了模仿古箏撥奏時的音色;第27—47小節為第二部分,基調歡快、清晰,速度有所提高,主要為F羽調式,模仿了揚琴這一民族樂器的演奏效果,呈現出更多的民族化風格;第48—61小節為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重奏,采用了古箏撥奏的方法??傮w來看,作品在結構上緊密相扣,邏輯清晰,演奏起來更加靈動和華麗。
三、鋼琴曲《繡金匾》的演奏方法
(一)正確把握韻律感
民歌有一個較為顯著的特點,就是韻律感較強,唱起來朗朗上口,感情豐富,對這首由民歌改編而來的鋼琴曲《繡金匾》在演奏時亦如此。演奏者要正確掌握樂段中樂句的劃分,做到連貫、流暢,充分體現出韻律感。在演奏第一部分時,要嚴格按照樂譜標記進行演奏,做好句子之間的劃分以及此起彼伏的銜接。之后還要多了解我國民族民間音樂的特色,以情感飽滿的狀態進行演繹,這樣演奏起來才能有效地體現出作品所呈現的主旨。
(二)加強裝飾音的演奏
在演奏此作品時,不難發現在主要曲調中夾雜著一些裝飾音,在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中都有出現,作者將民族器樂的音色與鋼琴音色相融合,在鋼琴上模仿古箏撥奏時的音色。演奏的過程中,我們要格外注意彈奏時的觸鍵方式,與一般西方鋼琴作品的裝飾音稍有不同,此曲中的裝飾音,有充當著一部分曲調的作用,為作品潤色。因此在演奏的過程中不可彈得過輕,一帶而過。在第一個曲調音降B彈奏時,力量要落實,并將力量充分灌入到指尖。接下來演奏的裝飾音,用腕部力量稍作帶動,將力量在掌心中作轉移。演奏時不可彈得生硬、尖銳,更不可模糊帶過。手腕在演奏中起到一個力量銜接的作用。根據旋律的走向,靈活配合。
(三)做好左右手拇指的快速交替
這一音型出現在作品的中段,左右手的拇指快速在同一音上彈奏。彈奏的程中,經常會出現吞音的現象,影響音樂的質量。彈奏時,左右手拇指觸鍵一定要快,用大拇指內側稍靠前的位置快速彈奏、下鍵動作敏捷迅速、觸鍵面積小。聲音干凈、利落、毫無拖沓感,確保不丟因、落音。旋律曲調歡快、活潑,加之同音的快速交替出現,猶如鼓點聲聲推動著整首作品進入全曲的高點。樂曲中段演奏得輕快,靈動、有氣氛,在一連串快速跑動的音符中感受音樂的變換。
四、結語
總體來看,王建中先生改編的鋼琴曲作品多是保留了原著的旋律和曲調,同時通過借助西方鋼琴演奏手法來進行創作?!独C金匾》這首鋼琴曲作品的演奏技巧充分地體現出了人民對毛主席、朱總司令和八路軍將士的愛戴之情,同時也將我國傳統民間音樂的特色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演奏者在演奏這首曲子時需要注重從各方面加以把握,這樣才能收獲最佳的演奏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冰冰.鋼琴曲《繡金匾》的音樂結構與演奏教學分析[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12):144-146.
[2]宋麗麗.將情境教學引入高中英語寫作之研究[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203.
[3]李虻,任紅軍.鋼琴曲《繡金匾》音樂分析[J].音樂生活,2013(11):18-19.
[4]張筱茜.淺析由民歌《繡金匾》改編的鋼琴曲的創作與演奏[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60-61.
[5]袁艷超.中國鋼琴作品《繡金匾》演奏淺析[J].北方音樂,2016(05):15.
作者簡介:張寧靜(1983—),女,甘肅山丹人,2007年11月入黨,群文館員,大專學歷,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學前藝術教育專業,工作于山丹縣文化館,多年從事縣級文藝演出及幼兒鋼琴啟蒙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