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鳴
DOI:10.19392/j.cnki.16717341.201720162
摘要: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高清的電子數碼產品不斷涌現;特別是當3D電影技術趨于成熟。人們在影院觀看電影的需求也在改變,走進影院觀看電影不再是過去單一的觀影感受。影院電影需要向觀眾展示畫面和聲音完美結合的立體空間,讓觀眾融入逼真的電影場景中,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和體驗;從而使觀眾真切感受到在電影院觀看電影的確與眾不同。本文從目前一些三四線城市的影院放映設備及影廳結構等現狀來剖析其存在問題,以此呼吁同行及行業(yè)建設者、監(jiān)管者引起重視。
關鍵詞:3D電影院;放映設備;存在問題
在縣市一級的同行應該有這樣一個感受,同樣一部3D電影在大都市專業(yè)電影院觀看和在自己的電影廳觀看感覺會完全不一樣,無論是畫面的清晰度還是立體聲的還音效果;如再從電影院的環(huán)境、座位的舒適度等等去感受,那真可謂是天壤之別。為什么同樣一部院線電影,在不同電影院觀影感受差距會這么大呢?問題主要在3D電影放映設備和電影觀眾廳(即銀幕與放映場所)這兩方面。
1 3D電影畫面亮度普遍不達標
首先,一個標準的3D電影院需要配置一套先進的3D電影放映設備非常重要,這直接影響到觀眾的觀影感受。目前有許多影院的3D電影放映設備是不達標的,主要是銀幕畫面亮度不達標,按照DCI(數字電影倡導組織)對影廳銀幕亮度的要求是:2D電影銀幕亮度是:14±3FL(FootLamberts銀幕畫面亮度測量單位),3D電影銀幕亮度是不低于4.5FL。研究表明,當2D電影銀幕亮度為14FL左右時,人眼對影像畫面色彩的辨識和對影像畫面細節(jié)的感受,以及人眼觀看畫面影像的舒適度等,達到了最佳狀態(tài)。而3D電影基于人眼雙眼視差的原理,這左右雙眼帶有視差的兩個畫面通過偏光屏同時呈現在銀幕上,再通過偏光眼睛還原成立體畫面。由于有視差的兩個畫面,分別經過偏光屏、銀幕,再通過偏光眼鏡觀看,這樣放映3D電影其亮度損失非常嚴重,一般放映3D電影時比2D電影亮度要損失80%左右。鑒于3D數字電影放映受此技術限制,其偏光式3D影像分離技術光效較低,大約在16%左右,高光效時也只有30%左右。這樣單機放映3D電影的銀幕亮度就很低了,國內DCI把3D放映的銀幕畫面亮度設定為4.5FL,是人眼可接受的最低畫面亮度;日前美國DCI已經把3D電影銀幕亮度設定為7±2FL。所以放映3D電影和放映2D電影的光效是不盡相同的;不少影院用放映2D電影的光效來放映3D電影,觀眾總是感覺到看3D電影畫面色彩暗淡不夠清晰,會時不時摘下眼鏡,以為是眼鏡問題,觀后感覺頭暈目眩;這都是3D電影畫面亮度不達標引起的。另外現在數字電影放映機從畫面清晰度又可以區(qū)分為1.3K、2K、4K技術的數字電影放映機,其相對應分辨率為1280×1024 131萬像素、2048×1080 221萬像素、4096×2016 825萬像素;當然這1.3K、2K、4K的數字電影放映機各檔次,以及各品牌的價格也不盡相同。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的話,配置一套目前比較先進的(例如由比利時巴可公司制造的巴可4K六色激光+杜比全景音響數字電影放映機)電影放映設備,問題就解決了。但是一些影院受經濟條件限制,有的為了節(jié)省成本降檔次購機、有的陳舊設備不及時更新等等;這種由于電影放映設備引起的銀幕畫面亮度不達標、立體聲還音效果不理想等現象在許多影院不乏存在。因此還是要強調標準的3D電影院需要配置一套先進的3D電影放映設備非常重要。但如何正確選擇3D電影放映設備這是一個非常專業(yè)的問題,主要是根據銀幕寬度和放映光原照射到銀幕的亮度來選配電影放映設備;同時也必須考慮電影放映距離等要素(由于選擇一套電影放映設備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在這里就不作展開)。
2 影廳建筑及建聲設計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縣市一級有不少電影廳,是早年電影院改建的比較多,這種電影院建聲設計還算規(guī)范,但其陳舊影院外觀、簡陋內飾裝修以及普通又不舒適的座位等現象基本存在;與大都市影院的漂亮時尚、溫馨舒適的確是無法比擬的。近幾年比較普遍的還有一些是商城改建的影院 ,凡是這種影院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由于受建筑客觀條件的限制,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影院建筑缺陷,而且影廳內的建筑聲學設計和影院還音系統(tǒng)設計一般都達不到要求。直接影響了人們的觀看電影的感受,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1)影廳層高和長寬比例都不達標的比較多。由于電影廳受到房子層高的限制。通過改造的電影廳,特別是一些租賃經營的影院是商業(yè)用房,房子層高基本不會超過5米,而且場地內的兩柱子間的凈距離基本小于8米,這樣就很難建設成比例標準的3D電影廳。根據這樣的層高和兩柱子間的距離,按照電影放映銀幕的比例,銀幕寬就根本無法做到10米。當一個電影放映廳的銀幕寬度小于6米(這是銀幕尺寸水平寬度的底線)時,3D電影的畫面就缺少了視覺沖擊力,立體聲還音系統(tǒng)也達不到明確的方位感。 由于電影廳層高低,整個電影廳有的還過于狹長;即影廳長寬比例不達標(廣電部2002年提出的《數字立體聲影院的技術標準》,明確了影廳長寬之比為(1.5±0.2)∶1)。這樣過于狹長的影廳,觀眾觀看電影的視場就會受到影響。由于影廳層高低,銀幕的高度和影廳地面坡度也受到了限制,后排空間壓抑不說,往往還存在著觀看視線遮擋等問題。
(2)承包人為了節(jié)省成本,增加座位數量,無視影院建設標準,造成無法彌補的一系列問題,主要有:a.過分追求座位數量,造成很多影廳座位排距不夠寬,走道狹小影響了觀眾行走和觀影的舒適度。過分追求座位數量,使得不少影廳最小視距也不達標。按GB/T355794的規(guī)定,最小視距為銀幕畫面寬度的0.6倍,最近為0.5倍。這樣的規(guī)定,目前多數影廳未能達標,當影院滿場時,第一排觀眾的觀影體驗將大大下降,無疑給影院帶來了負面的影響。b.為了節(jié)省成本、增加座位數量,無視影廳設計標準,省去了影廳門斗、玄關、聲閘等現象并不少見,而無視影廳設計標準,隨意將放映窗口放大開建(放映窗口設計標準是20cm*30cm)。先不說電影院不能上等級,這樣的觀眾廳往往會受到門廳或休息廳以及放映窗口等雜亂散光和噪雜聲的干擾,嚴重影響觀眾觀看。c.為了節(jié)省成本,在一些多廳電影院,影廳之間的隔音沒有做好,影廳之間相互串音現象時有發(fā)生,特別是當一些大片發(fā)出低頻效果聲時會越加明顯。等等這些為了節(jié)省成本而造成的缺陷,首先讓觀眾走進電影院感到簡陋,而走道狹小、雜亂散光、噪雜聲的干擾、隔音不好、相互串音等問題就更讓人觀看電影時無法忍受。
(3)影廳聽音效果差現象,墻面以及頂棚等設計不合理或吸音材料選用不當導致影廳混響時間過長或者過短的時有發(fā)生。混響時間過長,嚴重的甚至還有回聲出現,這就會導致觀看電影時聽不清;而混響時間過短會造成聲音發(fā)干,枯燥無味不親切自然。美國著名導演盧卡斯曾經說過:聲音是電影的另一半。可見在影廳還原電影中美妙動聽逼真的聲音是多么重要。所以觀眾廳聽覺條件的好壞,除還音系統(tǒng)的電聲質量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觀眾廳的建筑聲學質量。電影院觀眾廳有其自身的聲學特點,與其他演出建筑不同,混響時間只有在合適時聲音才能圓潤動聽(見附表)。因此通過類似這種普通商城改建的電影廳一般很難達標;在這樣的影廳觀看電影,無論是畫面和聲音也都會給觀眾帶來負面影響。
以上幾點就是目前三四線城市影院的基本結構現狀和主要存在問題。倘若我們的電影觀眾走進這樣的影院,觀后肯定會不盡人意,和在電腦、手機、電視前觀看區(qū)別不大。如果再有影院電影畫面亮度低下,清晰度不高等問題;那么觀眾真不如在自己高清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看得適宜。法國作家羅蘭·巴特曾經說過:“電影院是適合做夢的地方,因為電影就是為你造的一場夢”。那么我想說這做夢的地方不僅需要漂亮時尚的外觀吸引做夢的人,更需要讓做夢的人在這里感到溫馨舒適,并通過清晰逼真的立體畫面和在悅耳動聽的立體聲中感到3D時空的存在,并為之感動。
電影新技術的日新月異,從膠片電影到數字電影,電影畫面從2D電影到3D電影再到3D IMAX(巨幕立體電影),我們的3D影院迫切需要提升空間。在建造和改造影院時,既要考慮對影院外形美觀進行工藝設計,還要按照標準對電影觀眾廳進行建筑聲學設計和還音系統(tǒng)電聲設計,同時應對影院建設進行工程監(jiān)理;施工完成后,還要對影院進行必要的綜合技術檢測,使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在人民群眾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精神生活渴望提升的當下,建設一個高標準的3D影院并配置一套先進的3D電影放映設備是十分必要的,必須引起同行及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