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春
摘 要:如今武術散打運動是享譽國際的重要競技運動項目,我國高校學生對其十分熱愛,我國高校更是設置了武術散打課程,在我國高校武術散打運動教學中,學生經常會有運動損傷的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更對其內心產生了影響。該文首先分析了我國部分高校在武術散打運動中存在的損傷現狀,重點論述了導致我國高校武術散打運動員造成運動損傷的主要成因及預防對策。
關鍵詞:武術散打 運動損傷 預防
中圖分類號:G853/G8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009-02
為了滿足運動時代的發展潮流,我國高校也都紛紛設立了該項課程,有的學校有武術散打選修課,部分學校還設置了武術散打專項課,為高校學生提供了學習武術散打的好平臺。但是學生解決該問題的能力與武術散打的發展不相適應,有時就會耽誤受傷者最佳的診療時間,更影響了武術散打的訓練效果。
1 高校武術散打運動損傷研究現狀
筆者經過對我國部分高校中選修武術散打課程的5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后發現,男生與女生的受傷概率是不同的,由于男生本身活潑好動,能夠掌握更加標準的武術散打動作。因此。其更不容易受傷,其運動損傷率為21%,但是女生的運動損傷率卻高達53.6%,這也與女生本身的溫柔特點有關。
學生在接觸武術散打運動初始,學生的各種動作不到位,基本功較差,技術能力較弱,更是缺少自我防范意識,其心理乃至身體素質都不能達到標準,所以初學者會在腿部、膝關節、腳踝處等下身部位常常受到運動損傷,學生經常會有肌肉、韌帶拉傷的情況[1];此外,他們在進行訓練時還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不具有較強的抗打擊能力,其打擊力量也較小,但是他們所受到的運動損傷并沒有像長期學習者那樣嚴重,一般不會有骨折類的運動損傷出現。
2 高校武術散打運動損傷的成因分析
2.1 武術散打課程安排缺少合理性
由于受到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的共性,而卻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這種教學理念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教育思想也影響了武術散打教育的發展。由于在高校的武術散打課程安排方面缺少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更別提專業性的動作標準上,部分教師并不能提出先進的教學意見,缺少為學生主動提出建設性意見的思維。因此,在該種學習氛圍下,學生的武術散打運動更是不能得到發展,白白浪費了學生的時間,使得學生在訓練時出現了運動損傷。
2.2 學生自身心理、身體素質較低
一些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不能靈活地控制自己的力度與靈活性,學生本身的柔韌性較大,那么其動作肯定是十分死板、僵硬,如果與技術較強的對手進行對決,在學生心理素質較低的情況下,其必定會手忙腳亂,乃至出現運動損傷。部分學生的領悟水平較低,那么其掌握技術要領的速度也會比常人低,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學生運動損傷的問題。
2.3 武術散打課前準備活動不充分
無論什么課程都需要課前的鋪墊,武術散打課程也不例外,武術散打課程的課前準備活動在該課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大多數的教師缺少對該項準備活動的重視,學生在運動時由于前期的準備活動沒做足,導致之后出現的運動損傷。武術散打教學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基本功,在經過苦練才能達到一定的層次[2]。因此,教師在教學或者訓練活動進行之前,要采用專業的訓練項目讓學生充分熱身,讓學生身體的細胞與肌肉處于興奮狀態,這樣學生訓練時就不容易造成肌肉拉傷的情形。特別是在冬天北方的高校,學生身體各項技能處于低水平階段,散打教師一定要監督好學生做足準備訓練,該項準備訓練也要采取適當的原則,不能過分消耗學生的體力,影響之后學生在武術散打課程上的學習。
2.4 缺少及時全面的醫務監督
學生在發生運動損傷情況之前教師本應認識到,但是部分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力度不夠,對學生的生理乃至身體情況并不是很理解,學校內部的醫務監督制度不完善,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并不能及時得到治療,常常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體育教師作為體育課上最直接的掌控者,也沒能作為醫務監督的主體,及時發現學生身體、心理的不適,以致學生發生拉傷、骨折等情況。
3 高校武術散打運動損傷的預防對策
3.1 開展科學合理的武術散打教學活動
優秀的散打教師應該為學生量身定制科學的教學與訓練計劃,該計劃一定要保證每位學員能夠學習到武術散打的動作要領,更要深刻理解,還要合理地控制學生的運動量,讓學生的身體在最興奮的狀態下來進行學習。當學生學完本節課程內容時,散打教師要做好學生訓練后的放松工作,使得學生緊繃的神經與肌肉得到放松。為了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一定要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技術水平,散打教師要課前對學生講解對容易受傷身體部位的安全防范,還要對身體的各個關節進行不同強度的硬度訓練,進行提升其適應外界刺激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防范面部等身體較易受沖擊部位的防范能力。武術散打教師要從整體來對整個散打教學活動進行把握。
3.2 提升武術散打學生的自身素質
武術散打教師要想提升武術散打教學的自身素質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
首先,強化學生的心理建設,教師為學生講解關于武術散打的基本知識,讓學生對武術散打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讓學生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明確認識武術散打的技術動作,對每個動作的技術要點要進行準確把握[3];教師要為學生講解預防運動損傷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學會自救方法,散打老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指引,讓學生對運動損傷有了正確認識,運動中發生意外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事,不能因為發生意外就產生不學習散打的想法;散打教師要讓學生樹立學習武術散打的自信心,訓練其不怕苦、不怕累的優秀品質,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散打課程,還有利于學生今后的人生旅程。
其次,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由于學生身體素質較低,動作不到位,不能一定量的散打練習,所以,教師乃至學校要注重學生平時的體育鍛煉,例如進行晨跑、瑜伽等鍛煉活動,來增加學生體力與耐力,為學生學習散打課程打下基礎。
3.3 教師重視準備活動,嚴控學生運動量
散打課程的準備活動也就是人們俗稱的熱身運動,由于武術散打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其要求運動者的身體一定要靈活、要有力度。因此,體育教師要嚴格依據本節教學標準來做好該節課的準備活動的計劃,教室在帶領學生進行基礎熱身運動之后在做一些專業的預備活動,體育教師要根據學生情緒的高低來安排準備活動,當學生情緒較大且所學動作較為簡單時,可以適當延長學生的活動時間,反之教師就要減少學生的運動時間與運動量。此外,教師可以針對水平較高的學生設計針對性的訓練計劃,進一步提升其武術散打的運動水平。
3.4 建立完善的醫務監督制度
為了保證學生進行武術散打訓練的人身安全,醫務監督是必不可少的,其監督主體不僅包括體育教師、醫務人員,還包括學生自己,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對自己的體溫、脈搏等方面進行自我檢查;體育教師要在課上觀察學生的表現情況、在課下關心學生的心情、睡眠等方面,若發現學生有所異樣,一定要立即采取措施,自救或者呼叫校醫院;體育教師要經常對訓練場所與器械進行檢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運動環境。
4 結語
高校武術散打運動損傷問題需要學生、教師、學校這三方面共同來解決,運動損傷在一定條件下是能夠有效避免的,學生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素質,教師也要增加自己的職業技術水平,時常關心學生,學校要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訓練環境,讓學生在武術散打運動中學到真本領,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參考文獻
[1] 陳志強.淺析高校武術散打選修課運動損傷的原因及預防[J]. 商,2015(51):204,212.
[2] 李科.高校武術散打教學中常見的運動損傷與預防[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3):127-130.
[3] 陳江.部分高校散打專選學生常見運動損傷及成因分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4] 李鑒慧.江西省普通高校散打訓練損傷成因及對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