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 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古意
與《靜夜思》一樣,這是一首游子思鄉之作。全詩緊扣一個“聞”字,抒發了詩人在夜深人靜之時郁結心中已久的思鄉情懷。誰家的玉笛在春夜悄然響起,清遠而動聽。笛聲悠悠,飄散在春風里,又隨著春風彌漫在整個洛陽城中。在這飄蕩的笛聲里,又有懷鄉思歸的《折柳曲》傳來。此情此景,誰不想念自己的故鄉呢?
本詩中的“折柳”一句為點睛之筆,亦“聞笛”的題義所在。第一、二句從寫景入筆,第三,四兩句寫自己的情懷。“何人”一句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而說“一切人”,更見“我”的感觸之深,思鄉之切。
今思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漁火;我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那是正對船頭的一叢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經去游玩過,還看見破的石馬倒在地下,一個石羊蹲在草里呢。過了那林,船便彎進了叉港,于是趙莊便真在眼前了。
(選自魯迅《社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