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否(原創)
做自己的“燕千鳥”
伊否(原創)

論牙色,我還是很自豪的。雖算不上是暈著七彩陽光的皓皓貝齒,但兩排牙齒隊列整齊,尤其是笑起來的時候,習慣性地顯露八顆牙齒,巧妙地同我天生俱來的黃皮膚形成鮮明對比,特別亮眼。
從小媽媽就監督我刷牙,一旦步驟錯誤,便手把手地示范給我看。不過,要說我的口腔很健康,還遠遠算不上。
初中我念的是寄宿制學校,寄宿生的日程安排比較緊,早晚刷牙的時間從媽媽規定的五分鐘減至幾十秒。偏偏早上六點和晚上九點這兩個時段的水最冷,即便在夏天也不例外。不知不覺,刷牙這件日常小事竟然轉變成一場苦不堪言的折磨。剛開始還好,用冷水刷完后只是會迎來一陣刺痛,忍忍也就過去了,后來竟然發展到含一口涼水都能痛出眼淚。那天,生活老師恰好在盥洗室里檢查衛生,見我捂著嘴不停地呻吟,問:“怎么了?”我苦著臉回道:“這水好冷!”她半信半疑地用手捧了一捧水:“沒有啊,正常水溫。”
廣告里說:“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一想到今年暑假沒了甜筒和冰西瓜的陪伴,連媽媽最拿手的“山楂碎碎冰”也無福消受,我就覺得憋屈。無奈之下,我上網求助醫生,得到的結果是“牙本質過敏”。后來去口腔醫院,醫生說:“你的牙頸部有深楔狀缺損,牙本質小管外露導致內部神經與外界接觸,當它受到刺激時,酸痛感就會出現。”
醫生給我推薦了抗過敏牙膏,用過之后,效果不錯。這也提醒了我要更加注意平時的生活細節,比如,飲食要忌辛辣、宜清淡,這對我這個“無辣不歡”的人來說可真是煎熬;超市里賣的漱口水味道不錯,飯后記得來兩口;更重要的是盡量用溫水刷牙,早晚兩次,時限五分鐘。
事實上,牙齒白并不代表口腔健康。不管你的牙齒白不白,口腔內都會潛伏著或大或小的危機。在動物界,燕千鳥常常為鱷魚清理口中殘留的肉渣,稱得上是一位細心的“私人牙科醫生”。有時候,我也希望燕千鳥能為我護理口腔,這樣我就可以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學習上,但我又覺得自己做自己的“燕千鳥”更好,畢竟我的牙縫不像鱷魚那般會有肉沫啊!
(圖/小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