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亮 郭長青 郭一帆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消化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52;2.新鄉醫學院基礎醫學院 臨床醫學系 河南 新鄉 453000)
腸胃舒膠囊在幽門螺桿菌相關胃潰瘍治療中的應用
李可亮1郭長青1郭一帆2
(1.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消化內科 河南 鄭州 450052;2.新鄉醫學院基礎醫學院 臨床醫學系 河南 新鄉 453000)
目的 探討腸胃舒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Hp)相關胃潰瘍的效果。方法 收集并隨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2—2014年因消化道癥狀經胃鏡檢查確診胃潰瘍并伴Hp感染的患者共382例,隨機分為3組,其中腸胃舒組127例,鉍劑組127例及標準三聯組128例。標準三聯組: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腸胃舒組:標準三聯組方案加腸胃舒膠囊;鉍劑組:標準三聯組方案加枸櫞酸鉍鉀,治療后所有患者均接受13C-尿素呼氣試驗檢測Hp及胃鏡檢查。結果 腸胃舒組、鉍劑組、標準三聯組的Hp根除率分別為78.0%(99/127)、86.6%(110/127)、60.9%(78/128);潰瘍愈合率分別為73.3%(93/127)、80.3%(102/127)、60.9%(78/128)。腸胃舒組Hp根除率和潰瘍愈合率與鉍劑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腸胃舒組Hp根除率和潰瘍愈合率明顯高于標準三聯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腸胃舒膠囊聯合三聯療法治療Hp感染及胃潰瘍療效明顯高于標準三聯療法,與含鉍四聯療法相近。
腸胃舒膠囊;胃潰瘍;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消化性潰瘍的重要病因,根除Hp是預防潰瘍復發的重要手段,同時根除Hp治療還可降低其胃癌的發生率。Hp感染的治療是Hp研究領域的重點課題,Hp根除治療方案主要包括三聯和四聯療法。隨著臨床藥物的大量應用,Hp對抗生素耐藥率越來越高,導致Hp根除率越來越低,如何提高Hp根除率,選擇更有效的治療方案是當前臨床醫生普遍關注的問題。在三聯療法的基礎上增加鉍劑,可以提高Hp耐藥菌株的根除率,因此國內外的共識意見中均推薦可以將鉍劑用于Hp的根除治療中,由于鉍劑的一些不良反應使其不宜長期服用,有些患者可能對鉍劑過敏,腎功能不全患者也慎用,而且在有些國家和地區鉍劑還被禁止應用于臨床。中國的傳統醫學中,有很多治療胃病的良方,我國的共識意見中也推薦中藥用于Hp感染的治療,本研究在以質子泵抑制劑(PPI)為基礎的標準三聯療法中加用中藥腸胃舒膠囊對患者進行Hp根除治療,觀察其聯合PPI三聯治療Hp感染與單用PPI三聯比較是否能提高Hp根除率,并與含鉍四聯治療相比較。
1.1 一般資料 收集并隨訪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2—2014年因消化道癥狀而接受胃鏡檢查且伴有Hp感染的門診患者。共有382例符合入選標準的患者納入,其中男203例,女179例。入選標準:經胃鏡檢查確診胃潰瘍患者;快速尿素酶試驗或胃鏡檢查前后1周內尿素呼氣試驗陽性者;既往未接受過Hp根除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治療前2周用過抗生素、鉍劑、H2受體阻滯劑(H:RA)、PPI和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同時存在其他影響本研究評價的嚴重疾病或者不能正確表達自己主訴,不能合作者。終止研究標準:病情惡化或出現嚴重并發癥;治療期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無法耐受者;治療期間出現其他疾病干擾本觀察者;失訪者;治療期間妊娠者。
1.2 分組方法 將382例患者隨機分為腸胃舒組、鉍劑組和標準三聯組3組。腸胃舒組127例,男78例,女49例,平均年齡(42.5±11.9)歲;鉍劑組127例,男76例,女51例,平均年齡(42.2±12.4)歲;標準三聯組128例,男79例,女48例,平均年齡(42.8±12.2)歲。3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標準三聯組:奧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療程10 d(d1~d10);腸胃舒組:標準三聯組方案加腸胃舒膠囊4粒/次,3次/d,d1~d10,d10~d28;鉍劑組:標準三聯組方案加枸櫞酸鉍鉀220 mg,2次/d,療程10 d,d1~d10,d10~d28。各組入選的胃潰瘍患者經根除Hp治療10 d后,均繼續服用奧美拉唑20 mg/次,2次/d,d10~d28。
1.4 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各組Hp根除率、胃潰瘍治愈率及癥狀改善情況。①凡內鏡下快速尿素酶試驗陽性或胃鏡前后7 d內呼氣試驗陽性者可判斷為Hp感染。患者停藥后至少4周進行13C尿素呼氣試驗(深圳海得威公司試劑),陰性者判斷為Hp根除。②胃潰瘍治愈為通過胃鏡復查,潰瘍完全消失,局部輕度充血,沒有明顯水腫現象。③癥狀改善情況:采用嚴重度指數的方法進行評估,患者癥狀程度根據無、輕、中、重分別計為0、l、2、3分,癥狀頻度分別根據無、偶爾、經常、頻發計為0、1、2、3分。對治療前后所有觀察的癥狀計算其癥狀指數(程度×頻度),積分值為0分表示癥狀消失,1~2分表示顯效,3~4分表示好轉,5~6分表示改善。有效率=(顯效+消失)例數/總例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樣本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分類用χ2檢驗,不符合χ2檢驗條件的行精確概率法檢驗。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Hp根除率 腸胃舒組、鉍劑組、標準三聯組Hp根除率分別為78.0%(99/127)、86.6%(110/127)、60.9%(78/128)。腸胃舒組Hp根除率與鉍劑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腸胃舒組Hp根除率與標準三聯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潰瘍愈合率 腸胃舒組、鉍劑組、標準三聯組潰瘍愈合率分別為73.3%(93/127)、80.3%(102/127)、60.9%(78/128)。腸胃舒組潰瘍愈合率與鉍劑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腸胃舒組潰瘍愈合率與標準三聯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癥狀改善情況 腸胃舒組癥狀改善有效率與鉍劑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腸胃舒組癥狀改善有效率與標準三聯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n,%)
2.4 不良反應 標準三聯組1例患者服藥第1天藥物過敏(皮疹);鉍劑組l例患者頭痛,3例患者頭暈、惡心,其中1例伴有嘔吐;腸胃舒組無不良反應發生。
腸胃舒膠囊主要由草果、木香、蜘蛛香、紫地榆、草血竭組成,組方嚴謹,選藥精當,對治療消化道潰瘍有獨到之處。諸藥合用,起到了健脾、消食、燥濕、化瘀、開痞散結、止痢、止血、止痛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木香可顯著增強小鼠胃腸推進運動,使離體大鼠回腸收縮幅度明顯增大[1];草果不同炮制品水煎液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對離體腸管標本均具有拮抗腎上腺素引起的回腸運動抑制作用,改善乙酰膽堿引起的回腸痙攣,草果單用,對于腹部手術后腹脹的治療效果十分顯著[2];蜘蛛香水提液具有非常顯著的鎮痛、鎮靜、增加小腸炭末推進率作用,對家兔離體腸肌亦有非常顯著的興奮作用[3],地榆可明顯對抗蓖麻油和番瀉葉造成的動物實驗性腹瀉,可抑制小鼠腸推進運動,對乙醇所致急性胃黏膜損傷有明顯保護作用,減小潰瘍面積[4]。諸藥合用,具有解痙止痛、保護胃黏膜、促進消化吸收、雙向調節胃腸運動的作用。同時藥理研究表明該藥對各種原因所誘發的胃潰瘍均有良好的保護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腸胃舒組與鉍劑組比較,Hp根除率及潰瘍愈合率效果相當,并優于標準三聯組,證實腸胃舒在根除Hp及胃潰瘍治療中效果顯著。
自Hp發現至今,鉍劑在根除Hp的領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抵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面的侵蝕,并能夠促進前列腺素釋放、增加黏膜血流、刺激黏膜分泌,加速黏膜上皮修復[5],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鉍劑的不良反應,包括比較常見的不良反應,如頭暈、惡心、腹瀉[6],鉍劑可以提高Hp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從而增加Hp根除率,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因不良反應退出研究,除標準三聯組中l例患者表現為過敏反應外,另外4例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均為鉍劑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生考慮可能與鉍劑有關。腸胃舒組無1例患者發生不良反應。這提示采用腸胃舒膠囊聯合三聯療法的治療方案比含鉍四聯療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不良反應小。
中藥腸胃舒膠囊聯合PPI三聯療法是治療Hp相關性胃潰瘍及根除Hp的有效方案,其療效優于標準三聯療法,與含鉍四聯療法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對患者癥狀的改善優于含鉍四聯療法及標準三聯療法,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借鑒及推廣,為今后消化道潰瘍的治療又提供了新的臨床選擇。
[1] 吳承艷,李振彬,石建喜.木香、丁香和威靈仙鎮痛及胃腸動力作用的實驗研究[J].江蘇中醫藥,2005,26(12):6l-63.
[2] 高嘉駿,王洪圖.草果古今藥方縱橫[J].天津中醫藥,2007,24(1):15-18.
[3] 毛曉健,李靜平,王軍.蜘蛛香鎮痛、鎮靜作用及對胃腸運動的影響[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08,31(3):34-37.
[4] 袁振海,孫立立.地榆現代研究進展[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7,14(3):90-92.
[5] 楊桂彬,胡伏蓮,金哲.膠體枸櫞酸鉍鉀預防阿司匹林所致大鼠胃黏膜損傷的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02,11(6):452-454.
[6] 劉芳勛,張晶,張華,等.鉍劑在幽門螺桿菌根除中的不良反應及預防[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14,12(5):59-62.
Application of Changweishu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Li Keliang1, Guo Changqing1, Guo Yifan2
(1.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52,China; 2.DepartmentofClinicalMedicine,SchoolofBasicMedicalSciences,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Xinxiang453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angweishu capsule combined with tripl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associated with Helicobacter pylori (Hp). Methods A total of 382 patients diagnosed as gastric ulcer associated with Hp were recruited and followed from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from 2012 to 2014. The patient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 Changweishu group (127 patients), bismuth-containing group (127 patients) and standard triple group (128 patients). Standard triple group: omeprazol, oxicillin and clarithmmycin. Changweishu group: Changweishu capsule and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Bismuth-containing group: bismuth+standard triple therapy. After treatment, all patients received13C- urea breath test to detect Hp and gastroscopy. Results The eradication rates of Hp in Changweishu group, bismuth-containing group and standard triple group were as follows: 78.0%(99/127), 86.6%(110/127), 60.9%(78/128). The healing rates of gastric ulcer were as follows: 73.3%(93/127), 80.3%(102/127), 60.9%(78/128).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eradication rates of Hp and the healing rates of gastric ulcer between Changweishu group and bismuth-containing group(P>0.05). The eradication rates of Hp and the healing rates of gastric ulcer of changweishu group were higher than standard tripl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Changweishu capsule and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p patients is similar to bismuth and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and superior to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changweishu capsule; gastric ulcer; Helicobacter pylori
R 5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04
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