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泉 常耀輝 閃康
(博愛縣人民醫院 骨科 河南 焦作 454450)
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觀察
秦海泉 常耀輝 閃康
(博愛縣人民醫院 骨科 河南 焦作 454450)
目的 觀察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方法 選取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82例,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實施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觀察組采用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指標及并發癥情況。結果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切口長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住院時間及愈合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治療效果確切,可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關節功能恢復。
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療效
股骨頸基底至股骨小粗隆間的骨折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是一種常見的老年復雜骨折,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及保守治療,但保守治療易對肢體活動造成限制,且易引發各種并發癥,嚴重者將危及患者生命[2]。本研究對博愛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分組實施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及動力髖螺釘內固定,觀察其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博愛縣人民醫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82例,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各41例。對照組男15例,女26例;年齡55~77歲,平均(68.8±5.2)歲;體質量為55~71 kg,平均(61.8±4.3)kg。觀察組男15例,女26例;年齡57~79歲,平均(69.2±5.7)歲;體質量55~73 kg,平均(62.1±4.1)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實施動力髖螺釘內固定治療。觀察組采用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治療,取仰臥位,實施全麻,之后于C型臂X光機透視下將正復骨折閉合,保證患肢為內旋內收位,并對其進行固定。做3~5 cm切口于股骨大轉子上方,平行于股骨縱軸,將筋膜切開,并對臀中肌實施鈍性分離,使大轉子頂點顯露。進針點選在大轉子頂點偏外側緣,通過C型臂透視將導針順著股骨干髓腔方向打入,導針方向準確后,使用三棱錐實施近端開窗及適當擴髓。通過瞄準器拿取主釘,于股骨近端髓腔處徒手插入主釘,禁止重力擊打。經瞄準器對主釘深度及旋轉角度進行調整,使前傾角在10 °~15 °范圍內,保持旋轉刀頭處于股骨頸中央略偏下,使用空心鉆沿導針將股骨外側皮質鉆透。之后將螺旋刀片打入,保持刀尖和股骨頭軟骨的距離在5~10 cm范圍內,對插入器實施順時針旋轉,并鎖定螺旋刀片。在遠端瞄準器下將遠端鎖定螺釘安裝。固定滿意后安裝尾帽。對切口進行沖洗,逐層進行縫合。1.3 評價指標 記錄兩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等臨床指標,并采用Harris評分對髖關節功能進行評估,以下肢畸形、活動范圍、功能、疼痛為主要觀察內容,共計100分,得分越高髖關節功能恢復越好[3]。統計術后6個月患者褥瘡、內固定松動等并發癥發生率。

11月8日,一〇四團四道岔社區黨支部開展了主題黨日活動,活動由新一屆黨支部書記郭鋼主持。活動中,黨員們集體重溫了入黨誓詞,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內容。自10月份上任以來,郭鋼為了更好更快地勝任社區書記的崗位,充分利用八小時以外的時間,積極主動向社區原主任陸攀峰學習交流群眾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晚上積極走訪入戶,爭取一切時間聯系群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對社區進行了全面了解,為今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奠定了理論和群眾基礎。
2.1 臨床指標 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及切口長度均優于對照組,Harri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愈合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2.2 并發癥 對照組褥瘡1例,下肢深靜脈血栓1例,內固定松動1例,股骨頭頸切割3例,髖內翻5例,總發生率為26.8%(11/41);觀察組僅出現褥瘡1例,髖內翻3例,總發生率為9.8%(4/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98,P>0.05)。
企業通過工作室將實際項目技術服務外包,將大大降低企業用人成本,同時解決企業項目集中時的用人問題。在合作過程中企業通過跟工作室合作更深入考察培養的學生全方面素質與能力,同時加強與學生溝通了解,對于企業適用的人才企業可以提前選定,降低企業招人培養的周期與投入風險。
股骨近端髓內釘固定是髓內固定的一種方式,因其微創操作、設計合理等特點在臨床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中得到廣泛應用[4-5],且效果較好。本研究中,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較對照組明顯改善,Harri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表示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可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手術耐受性,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股骨近端髓內釘手術創傷較小,可減少術中出血量;此外,股骨近端髓內釘固定術無需剝離軟組織和骨折端骨膜,將骨折的血腫保留,有效減少出血量,有助于骨折早期的成骨過程加快[6],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動力髖螺釘是一種髓外內固定方式,通過股骨外側皮質固定股骨距、頭頸部骨小梁壓力系統,此種結構方式較為堅固,操作簡單。但動力髖螺釘手術切口較大,力臂較長,易破壞股骨距,造成內側壓縮,增加術后髖關節內翻等并發癥。而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治療是以股骨近端加鎖髓內釘為基礎的一種方式,其刀片表面積大,進而較多的和骨質接觸,減少破壞骨質;股骨近端髓內釘抗旋、加壓功能較為顯著,可更好的鎮壓骨質,有效提高安全性及穩定性;此外,股骨近端髓內釘在符合生物力學要求的基礎上,無需對復位部位進行強行解剖,可促使骨折部周圍神經、血管、軟組織產生的繼發性損傷減少,降低局部感染發生率,進而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預后。
[1] 鄒守平,黃強,譚小云,等.PFNA與DHS內固定治療老年人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3):508-509.
[2] 季英楠,阿良,趙忠海,等.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與動力髖螺釘治療外側壁危險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療效比較[J].大連醫科大學學報,2016,38(1):32-36.
[3] 馬俊,王衛明,張佳田.應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效果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16):2509-2512.
[4] 張偉強,祁寶昌,鄧鵬飛,等.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的臨床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266-268.
[5] 張俊,蔡禮濤,任洋良,等.防旋股骨近端髓內釘微創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4):101-103.
[6] 吳玉輝,平少華.抗旋轉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術聯合阿侖膦酸鈉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2015,10(11):1641-1643.
R 68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42
2016-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