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偉
(通許縣中醫院 骨科 河南 開封 475400)
溫針灸聯合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觀察
耿偉
(通許縣中醫院 骨科 河南 開封 475400)
目的 分析溫針灸聯合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通許縣中醫院收治的84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各42例。對照組采用溫針灸治療,研究組采用溫針灸聯合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治療,兩組均持續治療10 d。分析對比兩組治療前后JOA評分,統計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JOA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JOA評分均較治療前明顯提高,且研究組JOA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40/42)高于對照組76.19%(32/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溫針灸聯合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可顯著提高臨床效果。
溫針灸;頸椎枕頜吊帶牽引;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一種由脊髓供血障礙或頸椎退行性改變而導致出現不同程度脊髓功能障礙的疾病。CSM發病隱匿,病程漫長,易貽誤最佳治療時機,導致脊髓長期受壓而發生不可逆損傷,治療難度較大,即便經手術治療,脊髓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復[1]。本研究選取84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通過分組,探討溫針灸聯合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通許縣中醫院收治的84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兩組,各42例。研究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41~67歲,平均(52.31±7.24)歲。對照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42~68歲,平均(52.36±7.45)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研究價值。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溫針灸治療,取患者俯臥位,消毒后以毫針(1寸)直刺0.8寸左右,以提、插、捻、轉手法得氣后留針,取阿是、風池、頸夾脊、天柱等穴,于針柄上放置艾條(約2 cm),點燃行溫針灸,留針約30 min,1次/d。研究組聯合采用溫針灸與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治療,溫針灸用法同對照組,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每次牽引重量為體質量的15%~20%,每牽引30 s間歇10 s,每次20 min,1次/2 d。兩組均持續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協會評估治療分數(JOA)對兩組分別評分。②統計兩組臨床治療效果,JOA改善率=(治療后JOA評分-治療前JOA評分)/(17-治療前JOA評分)×100%,根據JOA改善率對療效進行分級:JOA改善率≥50%為顯效;JOA改善率25%~49%為有效;JOA改善率<2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

2.1 JOA評分 治療前,兩組JOA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JOA評分較治療前均提高,研究組JOA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JOA評分比較分)
2.2 治療效果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對照組為76.1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CSM主要病理為頸椎退變,隨病情進展會繼發軟組織與鄰骨退變,進而引起脊髓慢性損傷及周圍神經組織一系列病變,最終導致產生功能障礙。CSM臨床癥狀存在明顯差異且進展速度不同,易造成漏診或誤診。因此,CSM患者應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而無法根治。
中醫認為,CSM屬“痹證”范疇,多因外邪入侵、肝腎虛虧、慢性勞損所致,CSM為本虛標實之候,氣血雙虧為本,經絡痹阻為標,應以溫經通脈、活血益氣為主進行治療[3]。溫針灸治療將針刺與艾灸相結合,能使熱力經由針身傳入體內,起到行氣活血、溫通經脈的作用;針刺能直接刺激脊神經后支,不僅能鎮痛,還可促進微循環,起到通絡止痛的作用;風池穴主少陽膽經,對其行針刺有調節頭部陰陽氣血之功效[4]。頸椎枕頜吊帶牽引屬于小重量牽引,能調整頸椎小關節,使頸部肌肉緊張狀態得到緩解,同時可減輕椎間盤內壓力,且間歇牽引能使頸椎局部組織通過緊張與松弛的交替作用,促進局部微循環,此外還可減輕局部肌肉運動負荷,使受壓而扭曲的頸動脈得以伸展,有效改善大腦與肌肉的血液循環[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JOA評分均明顯提高,且研究組JOA評分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76.19%),提示聯合采用溫針灸與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治療CSM可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可知,采用溫針灸聯合頸椎枕頜吊帶牽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臨床效果顯著。
[1] 黃娟,趙凱.青年頸椎病牽引治療的對照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6,31(6):674-676.
[2] 高峰,楊喜兵,樓志勇.施氏溫針灸合穴位貼敷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2):289-291.
[3] 李俊杰,趙寶力,白罡,等.脊髓型頸椎病中醫綜合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32):77-82.
[4] 張秀琢.溫針灸配合頸椎操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7例[J].環球中醫藥,2015,8(7):852-854.
[5] 葛琴.桂枝加葛根湯配合枕頜牽引、外敷中藥治療痹痛型頸椎病[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5):45,50.
R 246.9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45
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