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儀
(廣州市白云區第三人民醫院 廣東 廣州 510000)
芬太尼在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機械通氣中的應用
曾碧儀
(廣州市白云區第三人民醫院 廣東 廣州 510000)
目的 探討芬太尼在呼吸窘迫綜合征早產兒機械通氣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廣州市白云區第三人民醫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早產兒70例為研究對象,出生3 d內轉入NICU科室,均出現呼吸窘迫需進行機械通氣操作,根據患兒機械通氣出現對抗的時間分組,每組35例。對照組給予苯巴比妥鎮靜治療,觀察組給予芬太尼靜脈泵注鎮靜治療,記錄兩組患兒治療前及用藥后各時間段PIPP評分并進行比較。結果 用藥前兩組患兒的PIPP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用藥后30 min、2、4 h PIPP評分逐漸降低,與同期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芬太尼用于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早產兒的鎮痛效果確切,可消除人體抵抗,減少患兒的疼痛反應,安全性高,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芬太尼;機械通氣;早產兒;臨床研究
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早產兒往往需要接受大量致痛操作,機械通氣就是其中1種。新生兒對于疼痛的刺激比成人感受更加強烈,會對患兒產生近期及遠期的不良影響[1],造成患兒出現中樞神經永久損傷或情感紊亂,在治療操作中會使患兒煩躁不安,產生機體抵抗,反復的進行刺激性操作會嚴重影響新生兒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導致皮質脊髓傳導發育異常,使疼痛閾值明顯降低,造成大腦皮層結構及大腦白質及皮下灰質結構發生異常[2]。芬太尼屬于苯基哌啶類藥物,可抑制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有較好的鎮痛效果。本文對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早產兒采用芬太尼進行鎮痛治療,分析其臨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廣州市白云區第三人民醫院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早產兒70例為研究對象,出生3 d內轉入NICU科室,患兒為胎齡>28周,體質量>2 000 g,均出現呼吸窘迫,氣管插管出現對抗,需機械通氣48 h以上。排除先天性畸形患兒,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合并顱內感染患兒,意識障礙患兒[3]。根據患兒機械通氣出現對抗的時間分組,每組35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7例,日齡1~4 d,平均(2.34±0.77)d,胎齡28~33周,平均(32.43±1.45)周,出生平均體質量(2 432±234.33)g,Apger評分(7.68±0.56)分;觀察組35例中男17例,女18例,日齡為1~3 d,平均(2.24±0.56)d,胎齡28~33周,平均(31.33±1.23)周,出生平均體質量(2 378±214.13)g,Apger評分(7.56±0.23)分。兩組患兒性別、日齡、胎齡、體質量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兒均給予綜合性支持治療,根據患兒情況進行保暖、預防感染、維持電解質平衡、生命體征監測、營養支持、預防出血等治療[4]。給予對照組患兒苯巴比妥鈉20 mg/kg,2次/d,肌內注射進行鎮靜治療。給予觀察組患兒枸櫞酸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責任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2022076)加入質量分數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中,用注射泵以0.5~2 μg/(kg.h)速度持續靜脈滴注,根據患兒疼痛狀態調整注射泵輸注速度。兩組給予鎮靜治療時間為72 h,期間不再給予鎮痛劑、肌松劑、鎮靜劑等。
1.3 評判標準 患兒在接受治療時,由接受培訓的固定人員應用PIPP評分表對患兒用藥前、用藥后30 min、2、4 h疼痛程度進行評分并記錄。PIPP評分由皺眉、擠眼、鼻唇溝3個面部表情,心率、血氧飽和度2個生理指標,胎齡、行為狀態2個相關指標組成,總分為21分,重度疼痛>12分,中度疼痛7~12分,輕度疼痛<6分。

用藥前兩組患兒的PIPP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用藥后30 min、2、4 h PIPP評分逐漸降低,與同期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用藥后PIPP評分情況分)
對于早產兒在潛意識記憶中會形成疼痛的經歷,在呼吸窘迫患兒中采用機械通氣操作帶來的痛苦直接影響今后對疼痛的反應[5]。對于早產兒機械通氣鎮痛治療越來越受到臨床學者的重視,機械通氣會對患兒產生反復慢性疼痛,使患兒煩躁不安,產生人機對抗,使自主呼吸增強與機械通氣的節奏不一致。臨床上多采用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鎮靜藥物用于緩解機械通氣中的人機對抗情況。但是此類藥物起效較慢,對于肺順應性差、換氣障礙、呼吸機疲勞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在常用劑量下很難達到肌松效果,不能起到緩解疼痛,配合機械通氣。
芬太尼即枸櫞酸芬太尼,是強效的鎮痛藥,可直接作用于U型阿片類受體,具有鎮痛效果強、起效快、減少機體反應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鎮痛治療中。研究顯示,在機械通氣早產兒中應用芬太尼快速鎮靜止痛,順利解除人機對抗,使呼吸頻率與機械頻率相符合,對于患兒呼吸和循環系統無影響[6]。本次研究應用芬太尼鎮靜治療的早產兒,在用藥后各個時間段的PIPP評分均穩步下降,且低于同期對照組患兒的PIPP評分,表明芬太尼在早產兒機械通其中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這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7]。芬太尼比苯巴比妥對機械通氣早產兒的鎮痛效果好,并有鎮靜作用,有利于改善自主呼吸和機械通氣的相符率,提高呼吸系統的順應性,縮短機械通氣時間。
綜上,芬太尼用于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早產兒的鎮痛效果確切,使用過程安全高效,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1] 周平,張敏,林鴻志.新生兒機械通氣時鎮痛鎮靜劑的應用[J].兒科藥學雜志,2016,22(1):61-62.
[2] 黎清耀,曾秋月,劉經飄,等.芬太尼對機械通氣新生兒鎮痛作用的臨床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16):2267-2268.
[3] 陳姝姝,劉玲,石碧珍,等.芬太尼在機械通氣新生兒鎮痛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5,17(10):1045-1046.
[4] 吳捷,張建鳳,封海彬,等.芬太尼、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聯合右美托咪定在機械通氣患者中應用的比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22):2948-2949.
[5] 胡黎園,周文浩.新生兒機械通氣使用中相關藥物應用[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6,31(2):117-118.
[6] 秦明欽,陳蒙華,何亞軍.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與咪達唑侖復合鎮靜在ICU機械通氣患者中的鎮靜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3,24(3):363-364.
[7] 黎昌,周立新,方濱,等.機械通氣患者靶控輸注芬太尼和芬太尼的血流動力學比較研究[J].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2014,9(4):389-390.
R 722.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65
2016-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