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艷芬
(濟源市婦幼保健院 河南 濟源 459000)
先天性畸形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的臨床分析
常艷芬
(濟源市婦幼保健院 河南 濟源 459000)
目的 根據先天性畸形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分析聽力損失與先天性畸形之間關系。方法 選擇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濟源市婦幼保健院出生的190例先天性畸形性新生兒作為觀察組,同期選取正常新生兒210例作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以及觀察組單發畸形、多發畸形新生兒的聽力檢測通過率。結果 觀察組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低于對照組,單發畸形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高于多發畸形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先天性畸形新生兒聽力弱于正常新生兒,其聽力損失與先天性畸形之間存在一定聯系。
先天性畸形新生兒;聽力;篩查
先天性畸形新生兒的心血管畸形、聽力損失等疾病已經引起社會重視,但對于新生兒聽力損失等高危人群未予以足夠關注,缺乏對先天性畸形、聽力損失之間聯系的認知[1]。本研究根據先天性畸形新生兒聽力篩查結果,分析聽力損失與先天性畸形之間的關系。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濟源市婦幼保健院出生的190例先天性畸形新生兒作為觀察組,其中男95例,女95例;日齡為15~97 h,平均日齡(60.47±15.62)h;畸形部位:肝膽系統畸形44例,心臟畸形31例,大血管畸形36例,神經系統畸形39例,心血管畸形合并消化系統畸形30例,其他系統畸形者10例。同期選取正常新生兒21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05例,女105例;日齡16~97 h,平均日齡(60.49±15.58)h。兩組新生兒日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對兩組新生兒應用加強型耳聲發射儀,清理其雙耳后,對其實施聽力障礙檢測,應用6個頻率,范圍為1.5~6.0 kHz,信噪比在7 dB及以上,若有4個頻率達到信噪比標準,即可確診。將首次篩選中未通過有先天損傷高危因素者和正常新生兒轉送至聽力科就診,并采取畸變產物耳聲發射(DPOAE)、自動聽性腦干反應(AABR)法檢測。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新生兒的聽力檢測通過率;將觀察組190例新生兒按照單發畸形、多發畸形分組,并比較其檢測聽力通過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定性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聽力檢測通過率 觀察組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的聽力檢測通過率比較(n,%)
2.2 單發畸形、多發畸形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 單發畸形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高于多發畸形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單發畸形、多發畸形新生兒的聽力檢測通過率比較(n,%)
聽力障礙作為新生兒最常見的出生缺陷,其發生率為1%~3%[2]。聽力障礙不但可對患兒認知、語言發育造成負面影響,還可影響其未來教育、婚育、就業、心理健康等,為家庭及社會造成沉重負擔。據報道,新生兒聽力篩查有助于早期檢出聽力障礙者,對于永久性聽力損失的確診者而言,在其出生6個月內實施科學康復訓練干預,可減少聽力障礙對其神經、語言等造成的負面影響,促使大多數聽力障礙新生兒回歸主流社會[3]。
目前,國內對于新生兒聽力障礙的主要篩查方法包括DPOAE法和AABR法,還有瞬態誘發耳聲發射法。上述3種聽力障礙檢測法的預測能力類似,其中DPOAE法刺激強度大約為65/50(dB SPL),效果肯定,但其可伴隨聽力降低而提升。DPOAE法敏感性相對較強,能夠對個體進行篩選,但存在較大差異。研究發現,二次復選后可顯著提升聽力通過率[4]。部分新生兒的外耳道比較狹窄,出生后耳道、中耳腔內殘留羊水和污物可影響檢查結果,清理耳腔內污物,可提升新生兒初篩時聽力通過率。新生兒呼吸聲、哭鬧聲以及吸吮吞咽聲等均可影響初篩結果,此外還包括操作不規范、技術不成熟、測試環境不合格等因素。因此,在首次篩選時應選取合適篩查時間,并做好檢測前的清理工作,即選取安靜環境或者小兒熟睡時篩查[5-6]。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低于對照組,單發畸形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高于多發畸形新生兒聽力檢測通過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先天性畸形新生兒發生聽力障礙的概率高于正常新生兒,并以多發畸形者的聽力損傷發生率較高。因此,先天性畸形新生兒聽力弱于正常新生兒,其聽力損失與先天性畸形之間存在一定聯系。
[1] 魏幼華,王智楠,陳平,等.新生兒外科病房先天性畸形患兒聽力篩查結果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3,21(4):362-364.
[2] 王肅旸.甘肅省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病狀況及DPOAE聯合AABR聽力篩查成本效益分析[D].蘭州:蘭州大學,2014.
[3] 李絢,林志霞,曾曉麗,等.新生兒聽力篩查分析及聽力損失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廣州醫藥,2015,46(3):89-91.
[4] 黃美珍.缺氧缺血性腦病對新生兒的影響[J].當代醫學,2013,19(33):78-79.
[5] 劉梅,劉桂蓮,藺魯,等.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與影響因素相關性研究[J].濱州醫學院學報,2014,37(2):107-108.
[6] 李思杰.妊高征與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的臨床相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8):169.
R 764.7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7.066
2016-07-14)